印製電路組件裝焊工藝與技術

印製電路組件裝焊工藝與技術

元器件引腳與焊盤的焊接工藝要求 元器件安裝保護工藝要求 元器件的固定工藝及要求

1. 圖書信息

作 者:李曉麟 編著
出 版 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4-1
版 次:1
頁 數:164
字 數:278000
印刷時間:2011-4-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121131349

2. 內容簡介

印製電路組件裝焊工藝與技術》以大量精美彩圖加文字說明的形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PCB的組裝工藝技術,呈現了以下主要內容: PCB機械裝配工藝方法;PCB裝配前的操作工藝和要求;通孔插裝(THT)工藝;表面貼裝(SMT)工藝;PCB組件返修工藝技術及方法的選擇;PCB的清洗要求和工藝方法;PCB的質量檢驗要求及檢驗方法等。
《印製電路組件裝焊工藝與技術》適合電路設計師,電子裝聯工藝師,無線電裝接工、PCB質檢人員等的閱讀和使用。對PCB組件產品也可作為其驗收的參考培訓教材。

3. 前言

無處不在的電子產品已經改變了人類的社會和生活,它不僅促進了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同時也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在給人們提供享受的同時,也常常潛藏著不少隱患——電子產品質量的可靠性問題。
為了儘量減少這些隱患,提高電子產品的製造質量與可靠性,“電子裝聯工藝技術叢書”從電子裝聯用材料、元器件、板級電路、模組電路、線纜裝焊到整機電子設備的布線及可靠性焊接,全方位地將電子產品裝聯中常用的技術與操作,結合彩色圖片做了較為詳細地講解與評說。
電子產品是由阻容元件、變壓器、線圈、大的電晶體及帶散熱器的電晶體組件、電源模組、微波組件(或模組)、母板型機箱底座的連線、各種印製電路板插座,焊/壓接電纜座的連線等電子元器件和零部件組成。怎樣將這些電子產品按設計圖紙要求進行組裝連線,以滿足設計電路各項電氣指標性能的最大實現,這就是裝聯工藝技術,即生產製造技術。它是圖紙無法表達的一種專門技術,它把設計要求的質量有效地體現在產品上,從而使產品獲得穩定的質量。矚目世界製造業,同樣一張圖紙,同樣是生產電視、冰櫃、空調、電子設備,可裝焊後的整機,有的好調,不費事,不費時,而有的就是調不出來,或技術指標達不到設計要求,以此造成電子設備的壽命指標和可靠性產生極大的差異,這種現象在裝聯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是電子產品製造業中的“常見病”、“多發病”。因此,要避免或減少這些“病因”的產生,就必須從裝聯工藝技術、生產製造技術的環節來提高產品的製造質量。
低素質的員工是很難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的,因此,必需大力發展面向“世界工廠”的職業教育和培訓,建立一支 龐大的技工隊伍,培養出大量技術嫻熟、手藝高超的一線操作人員,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才能打造出更多“中國製造”的產品來。而技能人才是國家人力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進步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國家的進步。一個人具有90%的技能是在工作崗位中獲得的,現代社會知識更新換代快,因而對工人進行不斷的、甚至是終身的培訓是必不可少的。實踐已充分證明,在企業職工的技術培訓上,一份投入可以換回十倍乃至一百倍的效益。
對專業人材的教育和培訓離不開教材,為了更好地為企業提供大量有用、好用的技能人才,筆者在畢身從事的電子裝聯技術工作的基礎與經驗上,編寫了這套“電子裝聯工藝技術叢書”。以期為職業教育、技能人才提高勞動力素質,為電子裝聯業內人士們提高技能,為工藝工作上的參考與方便,提供一份可指導性、可操作性、有價值的彩色圖文並茂的工藝技術書籍。
本套叢書共分四冊,分別為《整機電子裝聯工藝與技術》;《印製電路組件裝焊工藝與技術》;《多芯電纜裝焊工藝與技術》;《電子裝聯常用元器件及其選用》。
本叢書是筆者近三十年電裝工藝實踐的總結,也是筆者退休後受工程技術界專業培訓機構——北京中際賽威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邀請,在其舉辦的“電裝工藝系列高級研修班”中所主講課程的升華,以及在廣大工程師、電子裝聯業界內眾多同仁、曾經的同事、朋友們的幫助支持和期盼下完成的。同時得到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總經理劉烈宏的熱情鼓勵、關心與支持,在此向他表示誠摯的謝意!

4. 圖書目錄

第1章 印製電路板組裝工藝簡介
1.1 概述
1.2 印製電路板與印製電路組件
1.3 印製電路板的分類
1.3.1 按用途分類
1.3.2 按結構分類
1.3.3 按基材分類
1.3.4 按特殊性分類
1.4 印製電路板的組裝類型
1.5 印製電路板的組裝工藝簡介
第2章 印製電路板中的機械組裝
2.1 PCB常用緊固件及安裝要求
2.1.1 常用緊固件
2.1.2 緊固件安裝的電氣絕緣要求
2.2 鉚接緊固件的安裝要求
2.3 元器件帶散熱裝置的安裝要求
2.3.1 散熱裝置的合格安裝
2.3.2 散熱裝置的不合格安裝
2.4 印製電路板上插拔件的安裝要求
2.5 緊固件點漆要求
2.6 印製電路板組件的機械損傷要求
2.6.1 對印製電路裸板的外觀檢查要求
2.6.2 加工及存儲過程的機械損傷
第3章 印製電路組件裝焊前操作工藝和要求
3.1 常規焊接工藝要求
3.2 焊料要求
3.2.1 合金焊料成分要求
3.2.2 膏狀焊料
3.2.3 焊膏使用和儲存的注意事項
3.2.4 焊膏的選用
3.3 焊接溫度要求
3.3.1 焊接基本要求
3.3.2 手工焊接
3.3.3 設備焊接
3.4 焊接時間要求
3.5 焊劑要求
3.6 裝焊工具和設備
3.6.1 焊接工具
3.6.2 PCB組裝設備
3.7 關於鍍金引腳器件的處理條件
3.7.1 元器件鍍金引線“去金”的問題
3.7.2 元器件鍍金引腳為什麼允許不“去金”
3.7.3 元器件引腳不去金的條件
3.8 對ESD/EOS的防護要求
3.8.1 靜電防護的提出
3.8.2 電氣過載/靜電放電的防護要求
3.9 阻焊膜與塗覆要求
3.9.1 阻焊膜
3.9.2 裝焊操作對阻焊膜的要求
3.9.3 塗覆要求
3.10 印製電路板的?求
3.11 元器件要求
3.12 金屬化孔焊接要求
3.12.1 金屬化孔透錫率問題
3.12.2 影響通孔插裝元器件金屬化孔透錫率的主要因素
3.12.3 焊料的滲透影響
3.12.4 元器件處理不當對透錫率的影響
3.12.5 焊接溫度偏低對透錫率的影響
第4章 通孔元器件(THT)裝焊工藝要求
4.1 印製電路板的預烘要求
4.2 元器件預處理
4.2.1 元器件搪錫工藝
4.2.2 元器件的成形
4.2.3 元器件引腳成形的要求
4.2.4 元器件成形時的安裝方向要求
4.2.5 元器件引腳成形時的?傷要求
4.3 插裝型(THT)元器件的安裝工藝
4.3.1 插裝型(THT)元器件的安裝
4.3.2 水平安裝件—一邊引出腳元器件的安裝
4.3.3 立式安裝件-軸向引腳元器件的安裝
4.3.4 立式安裝件-非軸向雙引腳元器件的安裝
4.3.5 立式安裝件-徑向引出腳的元器件安裝
4.3.6 電連線器插座的安裝
4.3.7 安裝電連線器時對引腳要求
4.3.8 分立元件引腳套絕緣套管要求
4.3.9 雙列直插封裝器件的安裝要求
4.3.10 排電阻元件的安裝要求
4.3.11 元器件引腳套管顏色要求
4.4 THT?器件的焊接要求
4.4.1 焊接的潤濕要求
4.4.2 元器件引腳與焊料接觸要求
4.4.3 帶套管引腳或導線在焊盤孔中的焊接要求
4.4.4 元器件引腳焊接後伸出PCB長度的規定
4.4.5 元器件引腳/跨接線在PCB上的打彎要求
4.4.6 元器件引腳與焊盤的焊接工藝要求
4.4.7 PCB上元件引腳修剪要求
4.4.8 彎月形引腳元器件的焊接要求
4.4.9 導線或元器件引腳在雙分叉端子上的焊接要求及判定
4.4.10 導線或元器件引腳在塔形柱狀端子的焊接要求及判定
4.5 通孔元器件的焊接合格條件
4.5.1 焊點外觀要求
4.5.2 焊點外觀不合格的焊接判定
4.5.3 焊接時印製電路板板面的不合格判定
4.5.4 元器件引腳與焊料、焊盤不合格的判定
4.6 元器件安裝保護工藝要求
4.6.1 元器件引腳承重要求
4.6.2 元器件體積重心要求
4.6.3 元器件的固定工藝及要求
4.6.4 元器件散熱裝置安裝工藝
第5章 表面組裝元器件(SMD/SMC)裝焊工藝要求
5.1 對表面組裝元器件的要求
5.2 PCB的預烘工藝
5.3 膠粘工藝
5.3.1 貼片膠的黏結
5.3.2 貼上位置及膠量要求
5.3.3 元器件膠粘工藝的判定條件
5.4 片式元件裝焊工藝及合格條件
5.4.1 片式元件的外形及發展
5.4.2 矩形片式元件的貼裝位置要求與合格與否的判定
5.4.3 矩形片式元件的焊接要求與判定
5.5 矩形片式元件的堆疊安裝要求
5.5.1 片式元件堆疊安裝說明
5.5.2 PCB上片式元件常規堆疊工藝要求
5.6 柱狀元件的裝焊工藝及合格條件
5.6.1 柱狀元件的安裝工藝
5.6.2 柱狀元件的焊接工藝
5.7 小外形短引腳元件的貼裝焊接工藝及合格條件
5.7.1 貼裝工藝
5.7.2 焊接工藝
5.8 “L”形和鷗翼形引腳器件裝焊工藝
5.8.1 “L”形和鷗翼形引腳積體電路(IC)
5.8.2 “L”形和鷗翼形引腳器件引腳安裝位置工藝要求
5.8.3 “L”形和歐翼形引腳器件焊接工藝要求及判定
5.8.4 GJB和IPC標準的工藝判定
5.9 “L”形和鷗翼形四邊引腳器件裝焊工藝
5.9.1 QFP器件簡介
5.9.2 QFP器件引腳貼裝位置工藝要求
5.9.3 QFP器件引腳貼裝合格與否的判定條件
5.9.4 “城堡”形無引腳器件裝焊工藝要求
5.10 “J”形引腳器件裝焊工藝及合格條件
5.10.1 “J”形引腳器件
5.10.2 “J”形引腳器件參數概念
5.10.3 “J”形引腳器件安裝焊接條件
5.10.4 “J”形引腳器件焊接判定工藝
5.11 面陣列引腳器件的裝焊工藝及合格條件
5.11.1 面陣列引腳器件簡述
5.11.2 面陣列引腳器件裝焊工藝及合格條件
5.11.3 X-射線檢查不合格判定
第6章 印製電路組件返修工藝
6.1 返修的定義
6.2 印製電路板的返修要求
6.2.1 返修常規要求
6.2.2 返工修復限定條件
6.3 返修準則
6.4 返修限制
6.4.1 返修數量的限制
6.4.2 改裝
6.4.3 焊點數返修限制
6.5 返修工具及設備簡介
6.5.1 返修工具
6.5.2 返修設備
6.5.3 主要返修設備簡介
6.6 返修工藝
6.6.1 返修的基本分類
6.6.2 返修工藝過程的特徵
6.6.3 返修工藝的基本要求
6.6.4 幾種返修工藝方法
6.6.5 返修方法選擇原則
6.7 返修質量保證
6.7.1 返修質量總要求
6.7.2 返修質量保證措施
第7章 印製電路組件清洗工藝
7.1 清洗概述
7.2 污染物及其影響
7.3 清洗劑
7.3.1 醇類清洗
7.3.2 有機矽清洗
7.3.3 N-甲基-2-吡咯烷酮清洗
7.3.4 氯化溶劑清洗
7.3.5 乙二醇醚及其他
7.4 清洗工藝
7.4.1 半水清洗技術
7.4.2 水清洗技術
7.4.3 免清洗技術
7.5 清洗工藝方法
7.5.1 噴洗
7.5.2 浸洗
7.5.3 汽相清洗
7.5.4 手工刷洗
7.5.5 超音波清洗
7.6 清洗後PCB的“泛白”問題
7.7 裝焊後清洗效果的檢驗
第8章 質量檢驗
8.1 檢驗基礎知識
8.1.1 質量檢驗概念及定義
8.1.2 質量檢驗基本要點
8.1.3 質量檢驗的必要性
8.1.4 質量檢驗的主要功能
8.2 檢驗步驟
8.3 檢驗的幾種形式
8.4 質量檢驗的分類
8.4.1 根據產品階段分類
8.4.2 按產品場所分類
8.4.3 按產品數量分類
8.4.4 按檢驗人員分類
8.4.5 按檢驗方法分類
8.4.6 按檢驗產品損壞程度分類
8.5 印製電路組件質量檢驗保證
8.5.1 裝焊質量檢驗
8.5.2 手工裝焊或焊接設備裝焊的質量檢驗
8.5.3 仲裁檢驗
參考文獻

5. 作者簡介

李曉麟,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29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電子裝聯整機工藝。
獨自建立起29年電裝工藝專業,並在此專業獨立工作達十三年,連續工作27年多。
編制了29年的質量程式檔案中的電裝質量控制檔案(老版和新版)
獨立編寫了Sj20882-2003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行業軍用標準《印製電路組件裝焊工藝要求》,2004年3月1日起實施(註:該行軍標是我國首例彩色版圖文並茂的行軍標)
應國家科工委要求,2005年7月被所人事處推錄為“科技高層次人材”
2007年1月報批了由其本人主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行業軍用標準《多芯電纜裝焊工藝要求》
2007年4月-2010年2月由工信部4所聘任,主編了國軍標GJB《印製電路組件裝焊工藝要求》和《多芯電纜裝焊工藝要求》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