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河豚

印河豚

印河豚為瀕臨滅絕的豚類之一,也是近年來唯一的一種數量呈上升趨勢的河豚。印河豚是鯨類家族中小個體成員,屬於喙豚科,屬恆溫動物,用肺呼吸。拉丁名為 Platanista minor,英文名為 Indus River dolphin 。身體呈紡錘形,全身皮膚裸露無毛,具長吻,喜歡群居,視聽器官嚴重退化,聲納系統特別靈敏,能在水中探測和識別物體。

基本信息

印河豚

【名稱】 印河豚〔Indus River Dolphin〕

印河豚印河豚

【學名】 Platanista minor

【大小】 初生70~90公分,成年1.5~2.5公尺

【體重】 初生重量7.5公斤,成年重量70~90公斤

外形特徵

初生印河豚70~90公分,成年豚1.5~2.5公尺,初生重量7.5公斤,成年重量70~90公斤。頷細長,牙齒非常尖利頭小、體形粗壯,體呈均勻灰褐色,背鰭的位置有三角形的隆起 ,寬寬的鰭狀肢好像船槳,眼睛很小,幾乎不見。是生活在淡水中的海豚之一,和生活在印度恆河中的海豚是親緣動物。

生活習性

人們正在搶救一隻印河豚。人們正在搶救一隻印河豚。

印河豚依靠回聲定位尋找食物。不停地游泳與發聲,沒有明顯的休息時段,在水面上露出的身體部分似乎比其他的淡水豚類多,有時會以嘴喙出水的方式游泳。

雌性淡水豚類會將新生兒托在背上使其露出水面,浮出水面的間隔約為30至45秒。

常單獨或生活在非常小的群體,最多30隻聚合。

印河豚是食肉動物,口中約有130個尖銳牙齒,為同型齒。常在晨昏時游向岸邊淺水處進行捕食,一般以整條吞食體長小於6.5厘米的淡水魚類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蟲。生性膽小,容易受到驚嚇,一般都遠離船隻,很難接近。

分布範圍

印河豚分布於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爾與不丹的印度河、恆河、布拉馬普得拉河與美格納河,廣泛地分布在布拉馬普得拉河和它的一些支流,範圍僅限於中下游。

生存現狀

由於人類對其棲息地的破壞,包括河上建立海壩和攔河壩,攔截住了印海豚的洄游路線,會使種群數量有所下降,另外水污染、漁業影響以及其他水利設施對河豚棲息地的破壞也比較嚴重,導致印河豚種群在一段時期內數量持續減少,2001年經過多方動物保護人士及相關國家的保護,印河豚數量有上升趨勢。

細數世界上著名的淡水豚

2010年7月12日人民網訊息,在巴西亞馬遜河內生活著一種非常可愛的粉紅色“淡水豚”。每當這種動物從渾濁的亞馬遜河中探出頭來張望,總會讓目擊者讚嘆不已。不過,由於這種淡水豚性格太過溫順,對人類更是毫不防範,它們不斷遭到肆無忌憚的捕殺,以致其可能要瀕臨滅絕的境地。而在中國,在長江中生存了2500萬年的白鱀豚,或成為世界上第一種因為人類活動而導致滅絕的豚類動物。如今,被稱作白鱀豚“醜表妹”的江豚也遭遇種群數急劇下降的危機。
亞河豚| 拉河豚| 恆河豚| 印河豚| 白鰭豚| 江豚| 亞馬遜河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