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泉

印度泉

印度泉又名泥淤泉,其位於柳埠鎮西南7.5公里的泥淤泉村中, 泉邊有一株胸圍2.8米、樹幹洞穴累累的古槐,鄉人稱其為“唐槐”。

基本信息

印度泉-簡介

印度泉,又名泥淤泉,在柳埠鎮西南7.5公里處的泥淤泉村內。以前多次被山洪沖

印度泉印度泉

積的泥沙淤塞,經人們掏挖復又成泉,故名。

據村中老者介紹,此村歷史悠久,早年稱印度泉村,後稱緘泉莊,再後來才稱泥淤泉村。該村皆因泉取名,而泉之名亦屢有更替。泉被淤塞後,緘而不涌,所以才改稱“緘泉莊”;當泉挖浚復涌後,又改稱“泥淤泉村”。因此,此泉當即清郝植恭七十二泉記》所稱之“印度泉”。

崇禎乾隆歷城縣誌》和道光《濟南府志》俱載:“印度泉,在梨峪龐家莊。”縣誌又載:“閻家河在梨峪中,源出印度泉,流入錦陽川。”除龐家莊今為何村已不詳外,泥淤泉村恰處於梨峪的東側,其北有閻家河村。

今泉池位於街旁,有三眼,相距不足5米,呈“品”字形布局。水質甘冽,水勢極佳,四季噴涌不已,夜間可聞“突突”上奮之聲。其東側之泉為主源,池深10米,底部向北斜下有洞穴,深不可測,傳與海底相通,故又俗稱“海眼”。泉旁有一株古槐,胸圍2.8米,乾雖枯朽,仍萌新枝,被鄉人稱之為“唐槐”。泉西北側曾有九聖堂古廟,廟前植五棵古柏,村民雲四五個人方能摟抱一周,皆毀於“文化大革命”前。此泉不僅滿足全村人畜吃水需要,還被用來灌溉農田。

泰山名泉概覽

泰山,通常指我國的五嶽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譽,又稱東嶽,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自然景觀雄偉高大,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著名風景名勝有天柱峰、日觀峰、百丈崖、仙人橋、五大夫松、望人松、龍潭飛瀑、雲橋飛瀑、三潭飛瀑等。泰山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數千年來,先後有十二位 皇帝來泰山封禪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