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說淨土

印光大師說淨土

《印光大師說淨土》是2006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印光大師。

圖書信息

出版時間:2006-06-01 版 次:1 頁 數:410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宗教 > 佛教

內容簡介

《印光大師說淨土》譯註的印光大師的文字,皆選自李淨通居士所編的《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是李淨通居士於1952年從《印光法師文鈔》正編、續編、三編中選出的精粹部分,分為十類,一共有333則。

李淨通居士說:“今為便利閱讀《文鈔》計,擷其至精至要之言,編此《菁華錄》一書。有志淨業者,如無暇詳閱《文鈔》,但將此《菁華錄》息心研究,而淨土文義洞若觀火矣。”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可以說是印光大師淨土思想的簡要讀本。

同時,該書由瞭然、德森兩位法師鑑定。在有關印光法師的資料中,德森與瞭然兩位法師編的《中興淨宗印光大師行業記》以及《大師史傳》,是最完整的、能夠多方面呈現印光大師一生的行跡的讀本。他們追隨印光大師日久,影響至深,比較透徹地了解印光大師。《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由這兩位法師鑑定,自然能夠符合印光大師的原意。從這個角度來說,《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又是準確反映印光大師淨土思想的讀本。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出版後,圓瑛法師為之作序推廣,他在序言中說:“師之文鈔,雖處處指歸,而人事倥傯,欲求一目全豹,涵泳有得者,則以李淨通居士所編《文鈔菁華錄》尚矣。是書都三百三十三則,理顯真常,語無重見,至精極粹,世鮮其儔。而居士重道尊師之心,尤所難能。吾知一捲風行,萬流蒙益。正人心而輔郅治,其在斯乎!”

台灣淨土宗大德李炳南老居士也作序加以推廣,他說:“淨宗十三祖印公,以今文時言,宏此當信易行之道;被化者廣,得度者眾。人集其言,曰《文鈔》,篇短簡要,已風乎海內外;而鈍根猶畏其繁,不能受之,寧非憾事耶?有先進淨通開士,摘其簡者之簡,擷其要者之要,匯而刊之,曰《菁華錄》。契機矣,利生矣!”兩位大德的話,可以說是對《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的最好印證!

印光大師離開我們已經半個多世紀了,而在這半個多世紀裡,我們的社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文化領域。近幾代人讀到用文言文寫的文章,總有不方便感、距離感,因而不能完全從中受益。為了讓現代讀者更多、更完整地了解印光大師的淨土思想,我直接參照《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所選的印光大師的文字,加以譯註。希望,不管是今天的宗教實踐者還是學術研究者,都能從中得到淨土宗的真諦,佛學的真諦,獲得法喜,真正受益。

·查看全部>>

作者簡介

印光大師(186l—1940),中國蓮宗十三祖。名聖量,別號常慚愧僧。俗姓趙,名紹伊。陝西郃陽人。二十一歲出家於終南山蓮花洞寺,次年受具足戒,遍參南北叢林,歸心淨土宗。以後隱居終南入念佛三昧,又去普陀山閉關,朝夕念佛,深入大藏,幾達三十年,韜光養晦。徐蔚如、高鶴年二居士得遇,取其文刊行於《佛學叢報》,名聲大震。度生緣熟,大眾推出,弘揚淨土。以後又到蘇州報國寺閉關,初不見客,四方信眾,歸往日多,才接客開示。一九三七年,避戰亂於蘇州靈岩山寺。雖德行聞名四方,仍粗衣淡飯,灑掃洗滌。與常人無異。開示四眾,不論等級,不厭其煩,至誠懇切,出自肺腑。遇有不檢者,雖顯貴仍直言相勸。胸無城府。創辦南京念佛放生道場、佛教慈幼院、上海弘化社。流通法典四、五百萬冊,其《印光法師文鈔》流傳甚廣,影響最大。一九四○年十一月初四日,曉雞乍嗚,住世緣息,喚水盥漱,預知時至,跏趺端坐說:“念佛見佛,決定生西。”說完大聲念佛。沒有多久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廣贊淨土法門

第二章 生信與發願

一、示真信切願

二、勸祛疑生信

三、勉具足信願

第三章 淨土修持方法

一、示念佛方法

二、勸兼念觀音

三、明對治習氣

四、論存心立品

五、評修持各法

六、勉行人努力

第四章 論生死事大

一、警人命無常

二、教專仗佛力

三、示臨終切要

第五章 心誠則靈

第六章 論因果

一、明因果之理

二、示戒殺之要

第七章 禪與淨土

第八章 釋普通疑惑

一、論理事

二、論心性

三、論悟證

四、論宗教

五、論持咒

六、論出家

七、論謗佛

八、論戒律

九、論中陰

十、論四土

十一、論舍利

十二、論臂香

十三、論境界

十四、論神通

十五、論外道

十六、論勝緣

第九章 在家人修行

一、敦倫盡分

二、在塵世中如何學道

第十章 淨土典籍

後記

·收起全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