卮言自紀

103《士與中國文化》自序(1987) 148《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自序(1992) 152《錢穆與中國文化》自序(1994)

作品目錄

【余英時自序】
北京大學出版社和彭國翔先生合作,決定為我出版一套別出心裁的“作品系列”。這一系列包括一部散文集、一部自序集、一部懷舊集,也許還加上一部訪談錄。我為什麼說,這一系列是別出心裁呢?因為其中所收都是我個人所感所思之作,與我在一般史學論著中儘量將自己放逐在外的風格,適成鮮明的對照。如果借用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的概念,前者屬於“有我之境”,後者屬於“無我之境”。這“有我之境”便是本系列的別出心裁之所在。一九四九年秋季,我在燕京大學歷史系讀過一學期,燕園的師友和風景後來一直縈系在我的心頭。一九七八年十月我隨美國漢代研究代表團訪問北京大學,其他團員當然都認為到了北大,只有我一個人感覺是回到了離別二十九年的母校。我清楚地記得,在我們一夥人經過未名湖畔時,我還極其匆忙地獨自跑到當年的宿舍(燕大第二食堂)去探望了一下。現在北京大學出版社為我刊行作品系列,我卻仿佛感到:這是母校對於一個遠方校友的親切照顧。彭國翔先生費了極大的心力編選這一系列,我對他的感激不是一句尋常道謝之語能夠表達於萬一的。是為序。
余英時
2012 年2 月10 日於美國普林斯頓
目錄
建立新的革命精神!
——《民主革命論》自序(1953) / 1
《到思維之路》再版自序(1981) / 7
《文明論衡》自序(1955) / 9
《自由與平等之間》自序(1955) / 11
《方以智晚節考》自序(1972) / 13
實證與詮釋
——《方以智晚節考》增訂版自序(1986) / 15
《方以智晚節考》新版序(2011) / 20
《論戴震與章學誠》自序(1975) / 22
《論戴震與章學誠》增訂本自序(1996) / 31
《歷史與思想》自序(1976) / 36
《紅樓夢的兩個世界》自序(1977) / 47
《中國古代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自序(1980) / 51
從史學看傳統
——《史學與傳統》自序(1981) / 55
《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自序(1986) / 68
“士魂商才”
——《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日譯本自序(1988) / 88
“明明直照吾家路”
——《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新版自序(1986) / 92
《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增訂版序(1997) / 100
陳寅恪研究的反思和展望
——《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新版序(2010) / 103
《士與中國文化》自序(1987) / 119
《士與中國文化》新版自序(2003) / 129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自序(1987) / 137
《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自序(1988) / 144
《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新版自序(2011) / 146
《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自序(1991) / 148
《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自序(1992) / 152
《錢穆與中國文化》自序(1994) / 154
中國現代的文化危機與民族認同
——《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自序(1995)/ 159
《現代儒學論》自序(1996) / 184
《論士衡史》自序(1998) / 192
《朱熹的歷史世界》自序 / 194
北京三聯書店“余英時作品系列”總序(2003) / 207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余英時文集》總序(2004) / 216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余英時文集》新序(2006) / 218
《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自序(2004) / 220
《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自序(2007) / 231
《會友集》自序(2008) / 234
《中國文化史通釋》後記(2009) / 253
《人文與民主》自序(2010) / 256
《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的起源試探》跋(2011) / 259
編後記 / 26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