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雷爾·道爾曼級護衛艦

荷蘭皇家海軍“卡雷爾·道爾曼” (Karel Doorman Frigate) 級多用途護衛艦建造於1985-1991年,於1991-1995年間分別編入艦隊服役(首艦“卡雷爾.多爾曼”號於1991年5月服役)。該級護衛艦由於裝備有艦對艦飛彈,防空飛彈,反潛魚雷以及1架反潛直升機,因此它們才是名副其實的多用途戰艦。該級戰艦在設計時注意降低雷達截面積和紅外信號,擁有廣泛的核生化防護措施,能夠在核生化污染區執行作戰任務。

發展歷史

1984年2月29日荷蘭官方公布了建造“卡雷爾·道爾曼”級護衛艦的意向

1985年6月29日簽訂了建造契約,而此時業已完成了設計工作。

1986年4月10日又簽訂了建造另外4艘艦的契約。最終該級艦共建8艘。

1992年1月至1994年中期,荷蘭海軍對“卡雷爾·道爾曼”級護衛艦進行了一系列的現代化改進,安裝了1套新型的“斯瓦克”8(A)型系統(即“感測器系統,武器系統和指揮系統”,並於1994年升級為8(B)型)。此外,還安裝了DSBV61型拖曳式陣列聲吶,一套“阿派克斯II”電子戰系統和其他一些新型系統。

1993年,1部“艾爾斯坎”紅外探測器安裝在“威廉·范·德·贊恩”號用於試驗,後來逐漸擴展到該級所有護衛艦。這部探測器為“守門員”近戰系統提供了有關目標的數據。

1997年,裝備1套超高頻衛星通信系統,以及1部安裝在艦橋頂部的“偵察”雷達。

1998年,該級護衛艦進行安裝4部主動拖曳式陣列聲吶的試驗。

從2007年開始荷蘭使用的20架“大山貓”直升機將逐步被NH90型直升機替代。

基本參數

“卡雷爾·道爾曼”級護衛艦
122.3米(401.2英尺)
14.4米(47.2英尺)
吃水4.3米(14.1英尺)
滿載排水量3320噸
航速 30節(燃氣輪機) 21節(柴油機)
續航力5000海里/18節
人員編制156人(其中16名軍官)
鋪位163個

主要配置

武器裝備

“卡雷爾·道爾曼”級護衛艦上裝備的飛彈有:

反艦飛彈--麥·道公司 “魚叉”艦對艦飛彈發射裝置,主動雷達尋的,飛行速度0.9馬赫,射程130千米,戰鬥部重227千克。

防空飛彈--雷聲公司的“海麻雀”MK48艦對空飛彈垂直發射裝置,半主動雷達尋的,飛行速度2.5馬赫,對空射程14.6千米,戰鬥部重39千克,共載16枚飛彈。

艦炮主要有:

1門“奧托·梅臘拉”76毫米緊湊型 MK100炮,仰角85°,射速100發/分,對艦(岸)射程16千米,對空射程12千米,彈重6千克,該炮是最新型的艦炮,提高了射速。

1座荷蘭電信公司的 SGE30“守門員”近程防禦武器系統,其7管30毫米炮是通用電氣公司製造的。

2門“厄利孔”20毫米炮。

魚雷發射裝置:

2座美國雙聯裝324毫米MK32魚雷發射管(安裝在後部上層建築內),用於發射霍尼韋爾公司的Mk 46 Mod 5型魚雷。

誘餌:

2部落拉爾·海柯爾SRBOC Mk 36 6管固定式干擾發射裝置(四聯裝)SLQ-25“水精”拖曳式反魚雷誘餌發射裝置

電子設備

“卡雷爾·道爾曼 ”級護衛艦上裝載的雷達有:

荷蘭電信公司的“機警”三坐標對空/對海搜尋雷達,F波段。

荷蘭電信公司的LW08對空/對海搜尋雷達,D波段。

雷卡·德卡公司的1226導航雷達,I波段。

2部荷蘭電信公司的“斯特”火控雷達,I/J/K波段,對1m2的目標探測距離為140千米。

艦載聲納主要有:荷蘭電信公司的PHS36艦殼聲納,主動搜尋與攻擊,中頻。湯姆遜·辛特拉公司的DSBV61拖曳陣聲納,低頻。

作戰數據系統有:荷蘭電信公司的“錫瓦科”ⅦB作戰情報指揮系統,11和16號數據鏈。衛星通信系統。

火控系統為荷蘭電信公司的“伊爾斯坎”紅外指揮儀,僅安裝於 F829號艦上,用於試驗。

對抗措施有:2座洛拉爾·海柯爾公司的SRBOC6管固定式箱形MK36誘餌發射裝置,紅外曳光彈和箔條彈的發射距離為4千米。

阿古系統公司的APECSⅡ(包括AR700電子支援措施)電子偵察和干擾設備。

荷蘭是北約成員國之一,荷蘭海軍被賦予的使命是提供編隊防空 。因此,荷蘭海軍護衛艦在幾個型號中,都以防空能力為主。如 70年代建造的“特羅姆普”級和“科頓艾爾”級護衛艦,以及80年代開始建造的“雅克布·范·赫姆斯科克”級護衛艦,都裝備有防空飛彈,數量在 16~40枚。雖然這些護衛艦裝載的防空飛彈數量多,但發射裝置都是雙聯裝和八聯裝迴轉式飛彈發射裝置 ,發射角度有限,反應時間偏長。

F827KarelDoorman卡雷爾·道爾曼,退役後出售比利時 F827KarelDoorman卡雷爾·道爾曼,退役後出售比利時

隨著高新技術在海軍中的套用,飛彈垂直發射裝置不斷出現在美 、俄等國水面艦艇上。由於這種發射裝置反應快,飛彈發射出去後可轉向任意方向攻擊,因此深受各國海軍的青睞。90 年代,荷蘭海軍也將飛彈垂直發射裝置套用於新一級護衛艦上,這便是這裡所要介紹的“卡雷爾·多爾曼”級。

動力裝置

F828Van Speijk馮·斯派克 F828Van Speijk馮·斯派克

“卡雷爾·道爾曼”級護衛艦採用柴燃聯合動力裝置(CODOG)。主機為2台羅一羅公司的“斯貝”SM1C燃氣輪機,持續功率33800馬力。該級早期護衛艦安裝的是SM1A燃氣輪機,持續功率只有30800馬力。2台斯托克·瓦特西拉公司的12SW280柴油機,持續功率8700馬力。雙軸推進,可調螺距螺旋槳。

空中支援

直升機:1架韋斯特蘭SH-14D“山貓” 反潛/搜尋直升機(智利海軍裝備的是NAS 332SC“美洲獅”直升機)

總體布置與性能

“卡雷爾·道爾曼”級護衛艦採用平甲板船型,首舷弧從艦體中部開始出現,直至艦首,使得整體看去首舷弧並不明顯,但艦首的高度已增加不少,以減小甲板上浪的機會。艦首尖瘦,艦體中部略寬,下設減搖鰭。折角線從艦首一直到艦尾,使主甲板與上甲板之間的艙室舷側壁與甲板垂直,有利於各種裝備和生活空間的布置。這種作法與現代隱身艦艇正相反。上層建築位於艦體中部,較長,約占全艦長的一半以上,但高度較小。前部為艦橋和塔式桅,中部主要布置有煙囪和反艦飛彈,後部是機庫。前主炮布置在上層建築之前的上甲板上,機庫後設有直升機起降甲板。16個艦對空飛彈垂直發射筒位於機庫左舷側。艦尾主甲板布置有拖曳聲納設備。

本級艦

智利1艘

“布蘭科·恩卡拉達海軍上將”號(原阿布拉漢·范·德·赫爾斯特號Abraham van der Hulst F832)

荷蘭8艘

“卡雷爾·道爾曼”號Karel Doorman(F827)

“范·斯佩克”號Van Speijk(F828)

“威廉·范·德·贊恩”號Willem van der Zaan(F829)

“傑克·希德斯”號Tjerk Hiddes(F830)

“范·阿姆斯特爾”號Van Amstel(F831)

“阿布拉漢·范·德·赫爾斯特”號Abraham van der Hulst(F832)

“范·內斯”號Van Nes(F833)

“范·加倫”號Van Galen(F834)

比利時2艘

利奧波德一世Leopold I(原卡雷爾·道爾曼”號Karel Doorman F827)

路易斯·瑪麗Louise-Marie(原“威廉·范·德·贊恩”號Willem van der Zaan F82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