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郎薹草

卡郎薹草

卡郎薹草(拉丁學名:Carex karlongensis Kukenth.),為單子葉植物綱莎草科薹草屬的草本植物。產於中國四川西部。生長於河灘地或高山草甸,海拔3200-4000米。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卡郎薹草 卡郎薹草

具長而匍匐的根狀莖。稈高20-25厘米,纖細,扁三棱形,平喙,基部葉鞘淡褐色。葉長於稈,寬1.5-2毫米,平張,下面粗糙,上面平喙,邊緣具鋸齒,頂端漸尖。苞片葉狀,短於花序,具鞘,鞘長0.5-3毫米。

小穗3個,稍遠離,均為雄雌順序,狹圓柱形,長2.5-3厘米,雄花部分線形,密生花,與雌花部分等長或稍長,雌花部分花稀疏,柄纖細,長1-3厘米,最下部的小穗柄極長,長3.5-10.5厘米,粗糙。雌花鱗片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8-3毫米,頂端急尖,具短尖,淡褐色,中間綠色,中脈明顯,邊緣為寬的白色膜質。

果囊與鱗片近等長,倒卵形,三棱狀,長3-3.5毫米,無脈,遍生微毛,尤以上部為甚,黃綠色或橄欖綠色,基部楔形,上部急縮成喙,喙長約1毫米,喙口斜截形,白色膜質,具2齒。

小堅果緊包於果囊中,倒卵形,三棱形,長約2毫米,褐色,基部具短柄,柄長0.5毫米;花柱直立,基部不膨大,柱頭3個。花果期6-8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200-4000米河灘地或高山草甸。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四川西部;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康定。

異種區別

本種與C. tatsiensis (Franch.) Kukenth.相近,不同在於果囊遍生微毛,上部尤甚,具短喙,喙長約1毫米。

參考文獻

Carex karlongensis Kukenth. in Acta. Horti. Gothob. 5: 47, 1929; 橫斷山區維管植物下冊: 2380, 199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