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斯三世

卡洛斯三世

卡洛斯三世 Carlos III (英語文獻中常寫作:查理三世 Charles III;1716年1月20日—1788年12月14日)波旁王朝的西班牙國王(1759年—1788年在位),即位前封號為帕爾馬公爵(稱卡洛斯一世,1731年—1735年)。他也是那不勒斯國王(稱卡洛七世,1735年—1759年)和西西里國王(稱卡洛四世,1735年—1759年)。

卡洛斯三世

人物事跡

早年事跡:卡洛斯三世是西班牙波旁王室的第一位國王腓力五世第二次婚姻所生的兒子,母親是帕爾馬公主伊莎貝拉。1716年出生於馬德里。1731年,卡洛斯得到帕爾馬公國作為自己的封地。他在1734年波蘭王位繼承戰爭期間趁哈布斯堡王室無暇南顧,從奧地利奪取那不勒斯和西西里,並以帕爾馬公爵身份兼任兩國君主。1759年異母兄長斐迪南六世國王去世後,卡洛斯三世繼承了西班牙的王位。
國內政治:卡洛斯三世起用岡波斯、洛里達布蘭卡等大臣整頓國政,執行一種開明專制政策。他還設立一個國務會議以協調各大臣的工作。在軍事方面,卡洛斯三世把僱傭兵制度改為徵兵制,並學習陸軍強國普魯士的訓練方法。一時間,西班牙的國勢頗有起色。卡洛斯三世採取的另一件有影響的大舉措是:將耶穌會會士從西班牙及西班牙的海外領地驅逐出境。長期以來,耶穌會捲入一系列的政治陰謀之中,已經令許多國家,包括最重要的天主教國家西班牙和法國感到不滿。卡洛斯三世的舉動可能直接影響了教皇后來解散耶穌會。
對外行動:卡洛斯三世的對外政策相比之下顯得有些冒進。他的主要方針是,聯契約為波旁家族統治的法國反對英國。1761年,卡洛斯三世與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簽訂波旁家族條約,約定共同遏制英國。但這個條約卻使西班牙捲入了與英國直接對抗的、極不明智的七年戰爭之中。由於在戰爭中失敗,西班牙失去了在北美洲的重要殖民地佛羅里達。1770年,卡洛斯三世又險些在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與英國發生衝突。
在北美獨立戰爭中,卡洛斯三世又站在殖民地人民一邊反對宿敵英國,雖然有些勉強。1779年,卡洛斯三世正式對英宣戰,並為北美殖民地提供援助。這次他找對了陣營:隨著美國的勝利與獨立,西班牙又收回了佛羅里達並獲得米諾爾卡島(巴黎和約)。
生活中的卡洛斯三世酷愛打獵,以致他整天穿著獵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