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千秋壁畫

卜千秋壁畫

卜千秋壁畫,墓址在河南洛陽市燒溝村附近。1976年發掘,墓主為卜千秋,是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漢壁畫墓。

1976年6月在河南洛陽卜千秋墓中出土。創作年代約在西漢昭帝至宣帝時期。分別畫在墓門內的上額、墓室內的頂脊和後壁上。其內容由後向前則是驅邪、天上和升仙。全墓最裡邊西牆上,以較大的面積畫了一個豬頭怪人,這就是驅邪打鬼的“方相氏”。其下繪青龍、白虎。墓室頂脊一帶是全壁畫的主要部分,自西向東依次畫彩雲,人身蛇尾的女媧,內有蟾蜍與桂樹的滿月,手持節、身披羽衣的方士,交纏賓士的雙龍,身似羊而梟首張翅的梟羊,鷹頭鳳尾、展翅飛翔的朱雀,昂頭翹尾奔跑著的白虎,頭綰雙髻、面向墓主、拱手下跪作迎接狀的仙女;中間是乘三頭鳥、捧三足烏、閉目而飛升的女主人和乘騰蛇持弓閉目飛升的男主人卜千秋,其後有奔犬與蟾蜍。再西則是人身蛇尾而戴冠的伏羲,朱輪內飛著金烏的太陽,最後則是蛇頭雙耳雙鰭的黃蛇。墓門內的上額,畫著人首鳥身立於山頂、作展翅欲飛之狀的仙人王子喬。全部內容所顯示的就是死後升仙。壁畫用線熟練,頗有表現力。風格雄健奔放,給人一種生氣勃勃的新穎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