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

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

《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致力於推動中國經濟學的現代化和國際標準化,力圖在一個不太長的時期內,從研究範圍、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分析技術等方面逐步完成中國經濟學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軌。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本叢書致力於推動中國經濟學的現代化和國際標準化,力圖在一個不太長的時期內,從研究範圍、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分析技術等方面逐步完成中國經濟學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軌。我們渴望經濟學家們支持我們的追求,向這套叢書提供高質量的標準經濟學著作,進而為提高中國經濟學的水平,使之立足於世界經濟學之林而共同努力。

為了全面地、系統地反映當代經濟學的全貌及其進程,總結與挖掘當代經濟學已有的和潛在的成果,展示當代經濟學新的發展方向,我們決定出版“當代經濟學系列叢書”。 “當代經濟學系列叢書”是大型的、高層次的、綜合性的經濟學術理論叢書。

《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是1998-2002年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中被引用最多的五十種中文書之一,位列1979年後出版的中文書第三名,其中第一、第二名分別為《鄧小平文選》和《毛澤東文集》。

此書不但涵蓋了子對政策完美均衡、序貫均衡(見葉斯完美均衡)這些高深且最適合用來分析中國經濟體制的對策模型,而且對委託人—代理人模型、效率工資、各種“逆向選擇”模型有深入的介紹。此書還有一個為國內同類書所沒有的特點是,材料的組織非常系統地包含了研究的前沿和靠近前沿的成果,文獻引用很完全,看得出作者學術功力非同一般。

此書是一本功力深厚、學風嚴謹、達到國際高水平的極好的經濟學教科書。它對中國經濟學發展和莘莘學子的貢獻不可低估。

內容簡介

本書的目的是對博弈論和信息經濟學的主要內容和研究方法作比較全面系統的討論和分析,它可以服務於三個目的:一是作為經濟學和相關專業領域大學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二是供未曾修過博弈論的經濟學家和其他專業的學者自學用;三是放在書架上作為博弈論和信息經濟學的一本參考手冊。在寫這本書是作者假定讀者有中級個體經濟學基礎,但並不具有博弈論的入門知識,因此,本書對博弈論的核心概念的引入是循序漸進的。本書的主要目的不在於告訴讀者博弈論說了些什麼,而在於引導讀者運用書中介紹的理論分析現實的經濟現象。為了這個目的,作者在陳述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時,引用了大量例子,其中有些例子是作者自己杜撰的。儘管大部分例子是經濟學的,也有不少是其他學科的,如法律、政治學、社會學等。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讓經濟學專業的讀者開闊視野,而且也是為了誘惑其他專業的讀者,近幾年來,經濟學一直在為其他學科提供武器,但恐怕沒有任何其他工具比博弈論更有力了。

作者簡介

張維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經濟學教授,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長,同時擔任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牛津大學現代中國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員,並任國家體改委企業改革諮詢委員、中國經濟改革基金會學術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管理學科專家評審組委員。1994年獲英國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在牛津大學師從諾貝爾獎得主詹姆斯·莫里斯(James Mirrlees)教授和產業組織理論專家唐納德·海(Donald Hay)教授,主攻產業組織和企業理論,他的企業理論及有關產業改革的理論成果在國內外學術界、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界有廣泛影響。

作者作品:

· 《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

· 《體制與效率

· 《管理與競爭力

· 《激勵與領導藝術》

· 《領導人與企業成敗

· 《企業的企業家——契約理論》

目錄

出版前言

前言

0.導論:博弈論與經濟學

0.1 博弈論與主流經濟學的新發展

0.2 非合作博弈論的一個非技術性概述

0.3 關於本書的說明

第1篇 非合作博弈理論

1.完全住處靜態博弈

1.1 博弈論的基本概念及戰略式表述

1.2 納什均衡

1.3 納什均衡套用舉例

1.4 混合戰略納什均衡

1.5 納什均衡的存在性和多重性的討論

2.完全信息動態博弈

2.1 博弈的擴展式表述

2.2 擴展式表述博弈的納什均衡

2.3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

2.4 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套用舉例

2.5 重複博弈和無名氏定理

3.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

3.1 不完全信息博弈和貝葉斯納什均衡

3.2 貝葉斯均衡的套用舉例

3.3 貝葉斯博弈與混合戰略均衡

3.4機制設計理論與顯示原理

4.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

4.1 精煉貝葉斯納什均衡

4.2 信號傳遞博弈及其套用舉例

4.3精煉貝葉斯均衡的再精煉及其他均衡概念

4.4 不完全信息重複博弈與聲譽

4.5 博弈論均衡概念簡要總結

第2篇 信息經濟學

5.委託--代理理論(I)

5.1信息經濟學引論

5.2 委託--代理理論的基本分析框架

5.3 對稱信息情況下最優契約

5.4 信息不對稱情況下的最優激勵契約

5.5 委託--代理模型的一個例子

6.委託-- 代理理論(II)

6.1 多階段博弈動態模型

6.2 委託人的道德風險與錦標制度

6.3 多項任務委託——代理模型與資產所有權

6.4 效率工資與監督力度

6.5 團隊工作與委託人的作用

6.6 最優的委託權安排

7 逆千周選擇與信號傳遞

7.1 逆向選擇:舊車市場

7.2 保險市場上的逆向選擇問題

7.3 逆千周選擇與信貸市場上的配給制

7.4 信號傳遞:斯賓塞勞動力市場模型

重要辭彙索引

重要人名英漢對照

媒體評論

“當代經濟學系列叢書”發軔於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反映並推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學研究和教學從傳統進入現代的一套啟蒙之作、扛鼎之作。作為一套開放型叢書,其規模之大、層次之高、綜合性之強、影響之深遠,堪稱中國現代經濟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十幾年來已陸續出版了百餘本專著和教材。現在,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高等教育圖書公司秉持該叢書“推動中國經濟學的現代化和國際標準化”的宗旨,整合各方優勢資源對這一大型開放性叢書再作系統梳理和開拓,遴選幾十種舊版經典之作予以重版重印,同時隆重推出一批最新的優秀標準經濟學著作以饗讀者。

該叢書的主編、現任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的陳昕先生早年在擔任上海三聯書店總編輯之時,即富有遠見地組織了國內的一批青年學者,出版了他們的處女專著或譯著。若干年後的今天再回眸這些曾經引領一代中國經濟學人成長的著作和代表了改革開放後傑出一代經濟學人的作者,其對中國經濟學發展的非凡意義是不容置疑的。

“當代經濟學系列叢書”包括“當代經濟學文庫”、“當代經濟學譯庫”、“當代經濟學教學參考書系”三個子系列。

“當代經濟學文庫”收錄國內學者的經濟學原創作品,是中國當代經濟學人用現代經濟學理論分析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實踐的見證實錄,如林毅夫等的《中國的奇蹟: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樊綱《公有制巨觀經濟理論大綱》張軍的《“雙軌制”經濟學:中國的經濟改革(1984-1992)》,袁志剛的《非瓦爾拉均衡理論及其在中國經濟中的套用》等等,代表了中國經濟學界當前的最高水平。其中的許多作者如今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學界的主力和領軍人物。這些著作大都寫於上個世紀中國經濟的重要轉折時期,時隔多年,其中的真知灼見卻歷久彌新,所以精選這些早年著作進行重印,意在讓讀者再睹經濟學家們的遠見卓識。近年來“文庫”又挖掘了一批在中國經濟學界嶄露頭角的作者,從這些生力軍的新穎獨到的研究成果中,我們也欣喜地看到了中國經濟學的未來。“文庫”中有多部著作先後獲中國經濟學界的最高獎勵--孫冶方經濟學獎。

“當代經濟學譯庫”自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起就開始大規模、持續不斷地引進介紹現代經濟學理論專著,可謂開國內之先河。“當代經濟學譯庫”推出以來的近20年,也就是中國新一代經濟學人成長的20年。並且,其引進的著作既著眼於西方經濟學傳統領域震古爍今的研究文獻,亦相當注重經濟學前沿問題的研究向度。如奧爾森的《集體行動的邏輯》、貝克爾的《人類行為的經濟分析》、巴澤爾的《產權的經濟分析》、馬科維茲的《資產組合選擇與資本市場的均值-方差分析》、約翰·.格利的《金融理論中的貨幣》,以及匯集了科斯、威廉姆森、阿爾欽等經濟學大師經典論文的《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企業制度與市場組織--交易費用經濟學文選》等等。這批經典譯著均在這次重印書目上,除此之外,世紀高教圖書公司還同時引進推出了多本最新版本的經濟學著作以饗讀者,如施蒂格勒的《產業組織》、馬丁·舒貝克的《貨幣和金融機構理論》、喬根·W.威布爾的《演化博弈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即將出版的魏伯樂的《私有化的局限》,作為一份提交給世界著名的思想庫--羅馬俱樂部的報告,該書第一次對全球範圍的私有化問題進行了調查,勾勒出了全球化與自由化出現的歷史性事件,通過各國、各主要行業50餘例私有化案例的實證分析,對私有化的成敗得失,對它的利與弊,做了客觀的分析研究,總結出來的正反經驗非常值得中國在國企改革和發展非公經濟中借鑑參考。

“當代經濟學教學參考書系” 收錄國內外高等院校一些經典教材,如范里安的《個體經濟學:現代觀點》、薩克斯的《全球視角的總量經濟學》、張維迎的《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韋登鮑姆的《全球市場中的企業與政府》等等,為國內經濟學研究和教學的現代化、標準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範本,對於幫助我們的經濟學研究和教學從概念、術語、範疇、方法等方面都融入現代經濟學主流範式而言,功不可沒。這次第六版的《個體經濟學:現代觀點》重磅推出,是范里安鴻篇巨製在國內的最新翻譯版本。

作為當代中國經濟學標誌性的出版工程,“當代經濟學系列叢書”一直遵循“致力於推動中國經濟學的現代化和國際標準化……逐步完成中國經濟學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軌”這一宗旨。日本經濟學家鹽澤由典評價這套書“不僅在內容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引起理論討論的廣泛性上也是劃時代的”。我們期待“當代經濟學系列叢書”更多地挖掘高質量的標準經濟學著作,繼續為中國經濟學向世界經濟學舞台攀登拓荒引路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