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鷂北鳶考工志》

《南鷂北鳶考工志》

《南鷂北鳶考工志》由清曹雪芹撰,該書的內容有董邦達的序,曹雪芹自序,風箏扎、糊、繪、放的一般理論,彩繪風箏圖譜,關於扎、繪風箏的歌訣等。

《南鷂北鳶考工志》

曹雪芹撰。成書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該書的內容有董邦達的序,曹雪芹自序,風箏扎、糊、繪、放的一般理論,彩繪風箏圖譜,關於扎、繪風箏的歌訣等。書後還有 敦敏的《瓶湖懋齋記盛》附錄一篇。

正文

玩物喪志,先哲斯語,非僅警世之意也。人為物慾所蔽,大則失其操守,小則喪其廉恥,豈有志進取之士所屑為者哉!
風箏於玩物中微且賤矣,比之書畫無其雅,方之器物無其用;業此者歲閒太半,人皆鄙之。今乃嘵喋不休,鉤畫不厭,以述斯篇者,實身有所觸使然也。
囊歲年關將屆,蠟鼓頻催,故人於景廉,字叔度,江寧人,從征傷足,旅居京師,家口繁多,生計艱難,鬻畫為也。迂道來訪。立談之間,泫然涕下。自云:“家中不舉爨者三日矣。值此嚴冬,告貸無門,小兒女輩,牽衣繞膝,涕飢號寒,直令人求死不得者矣!”聞之愴惻於懷,相對哽咽者久之。
斯時余之困憊久矣,雖傾囊以助,何異杯水車薪,無補於事,不得不轉謀他處,濟其眉急。因挽留居,以期謀一脫窘困之術。夜間歐化京城近況,於稱:“某公子購風箏,一擲數十金,不靳其值,似可以活我家數月矣。”言下慨然。適余身邊竹紙具備,戲為炸風箏數事,稱貸兩日,摒擋所有,僅得十金,遺其一併攜去。
是歲除夕,於冒雪而來,鴨酒鮮蔬,滿載驢背。喜極而告曰:“不想三五風箏,竟或重酬,所得當共享之,可以過一肥年矣。”
方其初來告急之際,正愁無力以助,其間奔走營謀,亦殊失望,愧無功。不想風箏竟能解其急耶?因思古之世,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也,今如於其人,一旦傷足不能自活,其不轉乎溝壑幾希。
風箏之為業,真足以養家乎?數年來老於業此者已有微名矣,使者皆昵乎之以於瘸子。歲時所得,亦足贍家。因時時促余為之補定新樣,此實觸我,於是援筆述此《南鷂北鳶考工志》,意將旁搜遠紹,以集前人之成。實欲舉一反三,而啟後學之思。乃詳查起放之理,細究扎糊之法,臚列分類之旨,縷陳彩繪之要。匯集成篇,以為今之有廢疾而無告者,謀其有以自養之道也。時丁丑清明前三日芹圃曹識。

錄自吳恩裕《曹雪芹佚著和傳記材料的發現》

按:原文多有脫漫。另原題“丁丑清明前三日”當為乾隆二十二年公曆1757年4月2日左右。

配圖

《南鷂北鳶考工志》 《南鷂北鳶考工志》

相關連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