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虎貓

南美虎貓

南美虎貓,別名虎貓南美亞種,分布於巴西東部、中部和東南部等地。南美虎貓是虎貓的亞種之一,體長55-100厘米,尾長27-45厘米,體重7-18千克。軀體均勻,四肢中長,趾行性。頭大而圓,吻部較短,視、聽、嗅覺均很發達。犬齒及裂齒極發達;上裂齒具三齒尖,下裂齒具2齒尖;臼齒較退化,齒冠直徑小於外側門齒高度。皮毛柔軟,具顯著花紋。前足5趾,後足4趾;爪鋒利,可伸縮。善攀緣及跳躍。喜獨居。視覺十分靈敏,具有夜視能力。肉食,常以伏擊方式捕殺其他溫血動物。其食物包括猴類、蛇、嚙齒類、魚、兩棲類和鳥,有時也捕食家養的小豬和禽類。是獨居動物,只在交配的時候聚集。虎貓的孕期為70天,每胎可產2-4仔,在每年秋天產仔。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南美虎貓
【中文別名】虎貓南美亞種,虎貓阿根廷亞種
【拉丁學名】Leopardus pardalis mitis
【命名者及時間】F, Cuvier, 1820
【同義學名】Felis pardalis mitis - Felis pardalis minimus - Felis mitis
【英文名稱】South American ocelot
【科屬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貓科虎貓屬虎貓

物種概述

南美虎貓是虎貓的亞種之一,體長55-100厘米,尾長27-45厘米,體重7-18千克。軀體均勻,四肢中長,趾行性。頭大而圓,吻部較短,視、聽、嗅覺均很發達。犬齒及裂齒極發達;上裂齒具三齒尖,下裂齒具2齒尖;臼齒較退化,齒冠直徑小於外側門齒高度。皮毛柔軟,具顯著花紋。前足5趾,後足4趾;爪鋒利,可伸縮。善攀緣及跳躍。喜獨居。視覺十分靈敏,具有夜視能力。肉食,常以伏擊方式捕殺其他溫血動物。其食物包括猴類、嚙齒類兩棲類,有時也捕食家養的小豬和禽類。是獨居動物,只在交配的時候聚集。虎貓的孕期為70天,每胎可產2-4仔,在每年秋天產仔。

分布範圍

分布於巴西東部、中部和東南部,巴拉圭,阿根廷西北部和東北部。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199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
列入《美國生態學會》(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ESA)保護動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