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藍對蝦

南美藍對蝦

南美藍對蝦屬於對蝦科、對蝦屬動物,自然分布於拉丁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以墨西哥沿岸為主。

基本信息

簡介

南美藍對蝦南美藍對蝦
南美藍對蝦(Penaeus stylirostris)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游泳亞目、對蝦科對蝦屬濱對蝦亞屬。其生物學特性接近於南美白對蝦,在分類學上又名紅額角對蝦。最大體長為11.6cm,最小體長為9.4cm,平均體重為16.4克/尾。自然分布於拉丁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以墨西哥沿岸為主。2000年引進我國養殖。
南美藍對蝦具有生長速度快、養殖周期短、抗病害能力強、廣鹽性、適高溫、耐低溶氧、餌料蛋白質含量要求低、經濟價值高等優點,能適應我國沿海地區的氣候條件,是優良的對蝦養殖換代品種。蝦肉鮮美,甲殼較硬,保護性更強。耐力強,忍受離水時間比南美白對蝦長,適合於長途運輸。

【生物學特性】

1、形態特徵 南美藍對蝦甲殼較薄,全身呈白色或微黃色,身上有小圓黑花點,兩條長粉紅色,須長約為體長的2•5倍,額角長而尖,且向上翹起,上緣8個齒,下緣4個
2、生活習性
(1)水溫 南美藍對蝦最適生長水溫為20—28℃,10℃攝食不正常,8℃基本不攝食。水溫超過32℃時對其生長不利。
(2)鹽度 南美藍對蝦是廣鹽性對蝦,淡水亦能生長,最適鹽度範圍5‰ —25‰。
(3)PH值 適應範圍為7•6—8•6,最適範圍為8•0—8•5。
(4)溶解氧 水體溶解氧要求大於4毫克/升,不得低於2毫克/升。
(5)氨氮 0•2毫克/升以下。
(6)硫化氫 0•1毫克/升以下。
(7)透明度 30—60厘米。
3、蛻殼與生長 養殖前期幼蝦4—6天蛻殼一次,每月初一、十五前後對蝦會大量蛻殼,60—80天達到商品規格。
4、攝食習性 南美藍對蝦屬雜食性動物,對飼料蛋白含量要求較日本對蝦、斑節對蝦低,喜歡集群活動,白天、晚上均攝食。

【養成技術】

1、場地選擇 沿海大部分地區均可養殖,以沙泥底及有淡水供給處建池為好。
2、清塘消毒 人工或機械清淤後,利用高壓噴槍反覆沖洗塘底至泥沙變白。進30—40厘米水選用漂白粉、福馬林或二氧化氯等中的任一種消毒劑進行毒塘。若池底偏酸性,需加投生石灰50—100公斤/畝,若有野雜魚需加茶麩10公斤/畝。
3、培養基礎餌料 進新鮮海水1米左右,用二氧化氯或季銨鹽消毒劑消毒處理,然後施入複合肥、海水植物生長素等無機肥,如有必要的可加施經消毒處理過的有機肥。水色以黃綠色或茶褐色為好,透明度30—60厘米,PH值控制在8•0—8•6。
4、蝦苗選擇及放養 蝦苗選擇群體發育整齊、個體大、體表光潔、肌肉不混濁、對外界刺激反應敏捷、活力強、無病害、體長1•0厘米以上者。南美藍對蝦成活率一般較高,因此放養密度粗養池放1—1•5萬苗/畝、精養池3• 5—4•5萬苗/畝即可。放苗前要調好池水的水質,水環境力求與蝦苗池接近。
5、管理技術 池水環境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對蝦生長和生存,管好一池蝦必須先養好一池水。平日要經常檢測水環境的各項指標,根據需要適當換水、施藥物。一般15—20天定期用二氧化氯或季銨鹽消毒,藥性過後投光合細菌、芽孢桿菌、孔酸桿菌等有益菌種,同時經常施些石灰、黑土、沸石粉等水質保護劑。整個養殖過程中儘量避免水環境突變,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50厘米,PH值控制在8•0—8•5,且在養殖過程中根據蝦的生長發育情況,可在配合飼料中適當加些營養添加劑(如大蒜素、維生素C、魚油等),或一些防治細菌性、病毒性的藥物,確保對蝦健康正常生長,一般60—80天即可達到商品規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南美藍對蝦具有廣鹽性的特點,在放苗後一個月左右就可以適當抽無污染的淡水進行淡化養殖。淡化養殖有三個明顯的優點:一是無污染的淡水作養殖補充水,避免抽海水時將病毒帶進蝦池;二是適當降低鹽度,有利於刺激南美藍對蝦的脫殼生長,加快生長速度;三是低鹽度可在一定範圍內控制海水中細菌、病毒的繁殖與蔓延,從而減少蝦病的發生。

【病害防治】

南美藍對蝦病害除一些常見的斷須、爛眼、紅腿等症狀外,還有一些症狀是除南美藍對蝦外較少見的。一種是在養殖的前、中期發生的慢性病(因此症狀發生在新品種上,且初次見到,還未能具體確定是什麼疾病),症狀是肝胰臟變成粉紅色,浮於水面單獨慢游,空胃、空腸。處理方法是換水、消毒、施活菌調好水質,並在飼料中混沙星、抗生素及一些抗病毒性藥物投喂,經處理後會慢慢恢復正常。還有一種是肌肉白濁病,這在高溫季節容易出現,在高溫季節南美藍對蝦因水質不好或受到驚嚇干擾後,身體呈痙攣狀,兩眼併攏,腹部向腹面彎曲,有一小段肌肉白濁無法恢復正常而死亡。防治辦法是不要在高溫季節養殖該品種,且調好水質,儘量避免干擾驚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