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溝

南海海溝

南海海溝又稱為南海海槽,該海溝平均100年左右發生一次大地震。2012年7月,有日本大學教授認為南海海溝若發生大地震,日本可能會死亡40萬人。

基本信息

介紹 

南海海溝也稱日本南海海槽,是從日本靜岡縣駿河灣其至九州以東海面約700平方公里、深約4千米的海槽。位於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交接處,處於該海槽沿線的日本東南海地區為地震多發區,專家指出該地區可能會因持續的聯動性地震引發超強地震。

大地震預測

海溝 海溝
日本專家預測南海海槽大地震達9級
歷史資料顯示,上一次的南海大地震發生在1946年,這一次地震和引發的 大海嘯,造成1443人遇難和失蹤。
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及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等組成的研究小組在南海海溝沿線發現的痕跡表明,從2400年前至18世紀,在頻頻發生東南海地震的南海海溝沿線上,共發生了16次伴隨大規模海嘯的地震,間隔為100至200年。
2012年1月27日,日本東京大學等宣布,在紀伊半島海域的南海海溝發現了長約200公里的大規模 海底活斷層,該斷層或曾引發過大地震,一旦產生活動有可能引發芮氏8級地震。
日本內閤府的地震專家委員會2012年3月31日舉行會議,對日本南海道大地震發生情況作出了進一步的預測。預測報告稱,南海道大地震的震級比原先預想的8級還要高,會達到9級規模。一旦這一次大地震發生的話,引發的海嘯將會波及中國江浙沿海地區,並直接襲擊上海等大都市。
2012年7月6日,日本關西大學教授河田惠昭在大阪舉行的報告會發布估算結果稱,若日本東海海域到四國海域的南海海溝深夜發生大地震,可能造成40萬人喪生。河田還表示,若南海海溝發生特大地震,損失額將達100萬億~150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萬億~12萬億元)。這場影響範圍極廣的大災難將使約700個市町村適用《災害救助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