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橋社區

南橋社區位於鯉城南部,轄區面積0.32平方公里。人口4533人,交通便利,商業繁華。南橋也以南橋米粉而聞名。社區多次被仙遊縣及鯉城街道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社區綜合先進單位”、“居材收入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莆田市仙遊縣鯉城街道

概述

南橋社區位於鯉城南部,以南門橋得名(現改名為宋橋)。東與東門社區接壤,西與洪橋社區鄰界,南依木蘭溪與鯉南鎮柳坑社區隔溪相望,北與城內社區毗鄰。轄區面積0.32平方公里。轄9個居民小組,人口4533人。

居風居貌

南橋社區是鯉城街道文明社區之一,中共莆田市委、市政府授予計畫生育工作示範合格村稱號。南橋社區調委會被莆田市評為“規範化調委會”。社區保全中隊被莆田市授予“新長征突擊隊”稱號。社區多次被仙遊縣及鯉城街道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社區綜合先進單位”、“居材收入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歷史人文

南橋街成立於1952年7月,南橋民眾素有尊師重教之風,人才輩出。先後有唐同光三年(925年)進士、涼州刺史茅南軒,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進士茅偕,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進士茅元。民國時期有戴氏三名人,即戴啟熊、戴啟燕、戴夢祥;還有任仙遊縣路加醫院院長的名醫鄭贊化。新中國成立後,更是人才輩出,陳麗英為福建醫科大學校長、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戴慶廈為中央民族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許高達曾任新疆克拉瑪依石油設計院總工程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建築景觀

南門橋又名升仙橋、仙溪橋,位於南門社區與柳坑社區之間。宋紹興八年(1138年)由陳可大三兄弟捐資倡建。南門橋歷代幾經洪水衝擊,元、明、清、民國各代先後進行過10多次重修,橋墩一直保持宋代的建築特色。橋計10墩19孔,墩為船形。全長176米,橋面寬6.1米,墩高7.2米。1980年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其它名勝古蹟還有:朝天宮、鄭樵祠堂,明代雁塔和清代的基督教堂等。

經濟社會狀況

由於營造了安居樂業的社區環境,300多戶居民幾年來一直在社區內開店做生意,每坎店年均收入3萬多元,日子過得有滋味。同時,“無工不富”,社區注重創造優越的投資創業軟硬環境來“築巢引鳳”,使得老闆紛至沓來。目前,以南大路、迎勛路、東大路為契機,帶動周邊民眾發展個體經濟。以雲墩、德豐電子為龍頭,先後由本外地能人創辦了與服飾、電子等產業鏈相關的民營企業20多家,在社區力促其發展下,日漸做大做強,累計吸引了2000多本外地勞力進廠打工,從而給社區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蕪湖市繁昌縣荻港鎮

南橋社區成立於1963年10月, 2006年8月成立南橋黨總支,下設三個支部、9個黨小組。目前社區黨員人數為134人,其中婦女黨員27名;2009年8月成立社區黨校。轄區面積1.7平方公里,下設五個片24個居民小組,共有住戶1658戶,常住人口3557人,社區現有工作人員5名,社區輔警1名。
幾年來南橋社區先後被國家法務部授予“模範人民調解委員會” “全國敬老愛老模範社區”、被評為“安徽省百佳社區”、被蕪湖市人民政府評為“一級居委會”、 “蕪湖市示範社區”, “蕪湖市廉政文化建設示範點”、“繁昌縣平安社區”、“繁昌縣廉政文化‘六進’示範點”。

奉賢南橋社區

上海市奉賢南橋社區位於位於奉賢的核心地帶,交通便利,商業繁華。南橋也以南橋米粉而聞名。南橋社區網對南橋社區有更加全面的介紹,提供了南橋社區全面的線上和線下服務,可以讓我們更加全方位,具體的了解南橋人文,地理環境。南橋社區也會因為南橋社區人民的努力讓它變得更加響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