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號驅逐艦

南昌號驅逐艦

南昌號驅逐艦(舷號:163)是中國海軍的051型驅逐艦。 南昌號驅逐艦1977年於廣州造船廠開工製造,1979年下水,1982年服役於南海艦隊,2004年調往北海艦隊。2016年退役降旗 。

基本信息

發展沿革

南昌號驅逐艦 南昌號驅逐艦

1960年初,當國產飛彈驅逐艦的設計方案剛剛提出時,恰逢中蘇關係惡化和三年自然災害,中國海軍只能以“四大件”(主機、主炮、鋼材、飛彈)先行研製的方式,開始了國產第一代飛彈驅逐艦的漫長研發之路。

整整11年後——1971年12月31日,051型首制艦105艦正式交付海軍,1986年12月被命名濟南艦。

從那一天起,中國海軍真正開始擁有從領海到第一島鏈的制海能力 。

1977年12月28日,廣州造船廠開工製造南昌艦。

1979年12月22日,南昌艦下水。

1982年11月15日,南昌艦服役於南海艦隊。隨後在瓊州海峽、南海進行遠航和武器裝備聯調試驗,進行了難度最大的高速和高速大迴旋試驗成功(廣州船廠建造的前三艘驅逐艦皆未進行過高速大迴旋試驗) 。

技術特點

歷任艦長

海鷹-1反艦飛彈 海鷹-1反艦飛彈

孫玉寶,1995年時任163南昌艦艦長。

李曉岩,20世紀90年代曾任163南昌艦副艦長。中國首批飛行員艦長班畢業,曾任162南寧艦見習副艦長、562江門艦艦長、167深圳艦艦長、驅逐艦九支隊參謀長、東海艦隊副參謀長。

王德才,2004年時任163南昌艦艦長。

政治委員

王志青,2004年時任163南昌艦政治委員。

性能數據

主 機:2台鍋爐, 2台蒸汽輪機,72000馬力,雙軸

續航力:2970海里/18節

編 制:280名(其中軍官45名)。

導 彈:反艦飛彈:2座三聯裝“海鷹”飛彈發射架

火 炮:2座雙聯裝130毫米炮

4座雙聯裝37毫米半自動高炮

4座雙聯裝25毫米炮

反潛火箭:2具FQF 2500型12管固定發射器;120枚火箭深彈

深水炸彈:BMB-2深彈發射裝置4座,深彈投放架2座

雷達:對空摸索:眼罩354對空搜尋雷達。

對海搜尋:細網對海/對低空搜尋雷達。

遠程警戒:網眼遠程對空警戒雷達。

導航:海王星導航雷達。

火控:黃蜂頭(Wasp Head又稱“WokWon”)343火控雷達,用於130毫米炮。 方結352火控雷達,用於HY-2艦艦飛彈。

敵我識別:高桿(High Pole)A敵我識別天線。 方頭敵我識別器天線 。

服役事件

南昌艦 南昌艦

南昌艦從1982年“入伍”,到2016年告別萬裏海疆,南昌艦與051型的“兄弟”一起見證了中國海軍不斷發展壯大,從弱到強,從黃水走向深藍的壯麗征程。

1983年,入列不到一年即執行飛彈發射任務,準確命中目標。1984年,擔任編隊指揮艦執行南沙戰備巡邏任務,並經南沙至赤道附近,於5月12日在祖國最南端的曾母暗沙拋錨,被譽為“曾母暗沙第一錨”,實現了歷時35天的驅逐艦遠洋之旅 。

2004年,163南昌艦調往北海艦隊新成立的驅逐艦十支隊 。

南昌艦,既能在海軍艦艇編隊擔任進攻性的突擊任務,又能承擔作戰編隊的防空、反潛護衛任務,還可在登入、抗登入作戰中擔任支援 兵力,以及擔任巡邏、警戒、偵察、海上封鎖和海上救援等任務。服役30多年來,該艦累計航程達17餘萬海里,多次圓滿完成戰備巡邏、軍事演習等重大任務 。

2016年9月8日,南昌號驅逐艦在北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碼頭,舉行退役降旗暨交接儀式,並移交南昌市。之後,南昌艦將回到“英雄城”南昌,被打造成軍事主題公園,作為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繼續貢獻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