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證券股份公司

南方證券股份公司

南方證券公司是中國知名的綜合類證券公司,在投資銀行和證券分析方面集聚了大量的人才,在企業上市、重組策劃、證券投資等業務具有豐富經驗。公司設立了專業部門從事兼併收購的研究、策劃和實踐,在市場化的兼併收購中具有成熟的技巧和過人的膽略。投資規模在1億以上。

基本信息

(圖)南方證券股份公司南方證券股份公司

南方證券公司是中國知名的綜合類證券公司,在投資銀行和證券分析方面集聚了大量的人才,在企業上市、重組策劃、證券投資等業務具有豐富經驗。公司設立了專業部門從事兼併收購的研究、策劃和實踐,在市場化的兼併收購中具有成熟的技巧和過人的膽略。投資規模在1億以上。

基本資料

資方名稱:南方證券股份公司
投資金額:1億元以上
投資地點:中國
機構全稱: 南方證券股份公司
機構簡稱: 南方證券
公司總部: 上海
機構性質: 其他

基本簡介

(圖)南方證券股份公司南方證券股份公司財務

南方證券有限公司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聯合發起,並由國內四十多家著名企業出資組建的全國性大證券公司,公司註冊資本十億元人民幣,1992年12月21日在深圳特區宣告成立。2000年底,公司完成增資擴股,股本達到34.5億元人民幣。

公司經營範圍包括:代理、自營證券買賣;證券的承銷和上市保薦;發行和代理發行債券;證券的代保管、過戶、鑑證;證券的代銷、抵押、貼現融資,證券投資諮詢;財務顧問;與證券業務有關的投資;企業重組、收購與兼併及融資安排;代理還本付息和分紅派息;資金管理;拓展基金業務;境外證券業務;擔任證券投資基金的發起人和基金管理公司的發起人;中國證監會批准的其他業務。

公司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安全性、創造性、效益性”的經營方針,倡導“竭誠服務、客戶至上、團結友愛、開拓進取”的企業精神,貫徹“立足南方、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發展戰略,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截止2001年5月底,南方證券有限公司總資產達329.89億元,淨資產40.71億元。公司在全國設有2家分公司和8個大區管理總部,營業網點71家,員工3000人。公司共擔任了187家企業股票主承銷(A、B股),上市推薦116家,企業債券承銷11家,承銷總股數108.7億股,累計為國家和企業募集資金463億元,共完成代理交易總額23878.26億元,市場占有率己達到5.09%,累計實現利潤31.51億元,向國家繳納各種稅金16.3億元。多年來,公司以驕人的經營業績不斷獲得各項榮譽,多項業務在中國國內證券市場名列前茅。

發展覆沒

(圖)南方證券股份公司公司大樓

創立初期的南方證券位於國內證券行業金字塔尖,當時中國國內的證券公司大多數註冊資本不過幾個億,僅有華夏證券、國泰證券和南方證券三家證券公司註冊資本大手筆的達到了10億元。

“南方證券當時在市場上的地位非常高,監管層很多事情都要與南方證券協商,"南方證券的一位老員工告訴記者,"當時證監會開會時,老總坐的是主席台。”中國證監會在遷入位於北京市金融街的辦公樓前,曾經在南方證券位於北京市方莊小區的辦公大樓里工作了三年多的時間。

在剝離了其早年積累的大量不成功的實業投資之後,2001年2月25日,南方證券宣布成功增資擴股,註冊資本由10億增資擴股至34.5億元,老股東將截至2000年6月30日的全部淨資產16.65億元折股投入新設立的股份公司,新增股份溢價發行,每股發行價為1.1元人民幣,實際募資21.38億元,股東由46家變為68家,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彼時市場行情正熾,而南方證券亦以一系列強悍操作成為市場公認的超級主力。1999年“5·19行情”之時啟動虹橋機場、以中關村科技置換瓊民源,2001年春蘭股份增發,均被業內認為南方證券得意之作。2000年南方證券盛況如鮮花著錦、烈火烹油:承銷業務排名位居全國第一,主承銷股票達37家,募集資金總額201億元,各項主要業務指標均為業內第一;經紀業務亦躍居業內第三;總資產達到368.20億元,利潤達到11.69億元。

事實證明,從頂峰跌入谷底不需很長時間。從2001年初開始,南方證券重點開拓委託理財業務。“2000年底召開股份公司成立大會的時候,公司負責人就向股東們表示,希望他們能夠讓南方代客理財,”南方證券資產管理部的一位人士說,"這一業務從2001年上半年開始大量增加,很多股東單位都跟我們簽了委託理財協定。"

南方證券的並列第一大股東上海汽車2001年與南方證券簽訂了4個億的委託理財契約,2002年又與華德資產簽署了3個億的委託理財契約。華德資產管理公司是南方證券全資控股的公司,成立於2001年7月,公司註冊資本3億元,註冊地在上海。

(圖)南方證券股份公司南方證券網站

南方證券的委託理財規模迅速膨脹,在業內一向被認為屬最為龐大之列。2003年8月,南方證券在中國銀行間拆借市場上公布了其2001和2002年的未經審計的資產負債表。2000年,南方證券受託資產為26.22億元,2001年的受託資產為45.92億元,2002年的受託資產為31.51億元。不過,按照現行的證券公司財務制度,證券公司代客理財屬於表外業務,證券公司完全可以把委託理財業務放在資產負債表外,因此南方證券的委託理財的真實規模有多大,市場一直不清楚。原中國人民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監管司司長夏斌曾於在《財經》雜誌2001年7月5日號刊登《中國私募基金報告》,文中引用"中國證監會有關人士調查推測",稱南方證券當時的委託理財資金近100億元。

其時,由於對後市預期較高,證券公司與"委託理財"方普遍簽有"保本保底"協定。這種做法雖違背《證券法》 ,但保底額公開披露於上市公司報告的情況所在多有,可見市場和監管者對此的寬容程度。略知收斂者則採用了在底下簽訂"補充協定"這一形式。知情人透露說,其時券商委託理財業務的收益保底線在6.5%到12%。在券商的賬本上,這種保底契約等於是成本,這對南方證券來說就意味著每年欠6億至12億元的保底成本。

市場向好之時所簽的"保底"協定,在市場反轉時便成為無法承受之重。上證綜指從2001年6月間達到2200多點高點後,一直處於下跌態勢,至2003年10月底跌至1300多點,跌幅超過30%。南方證券於是輾轉於指數的漫漫跌勢中,無力自拔。委託理財成本負擔沉重,只是南方證券兩年痛苦煎熬故事的一部分。

在自營業務上,南方證券也是泥足深陷。截至2003年6月30日,南方證券位列26家上市公司前十名大股東,雄踞各大券商之首,其持股量的賬面總額達到33.45億元。數月來股市交投殊無亮點,南方的持倉應多數至今尚未退出。以南方證券重倉股哈藥集團(600664)為例,其股價從6月30日的21.8元/股跌至10月31日的14.43元/股,而南方證券和華德資產在其中持股總計16.95%,如果持倉不變,但就哈藥集團(600664)就將造成浮虧7億元左右。

更可怕的是,據南方證券2002年資產負債表披露,南方證券挪用客戶保證金19.17億元,而實際上挪用的客戶保證金金額也許不止於上面所計算的19.17億元,很可能會更多。至2003年10月,南方證券爆發大範圍信用危機,委託理財客戶紛紛上門索要投資本金和收益,南方證券生死懸於一線。當時,南證客戶保證金存款約為80億元,委託理財規模也約在80億元。

2004年1月2日,由於挪用客戶準備金高達80億元以及自營業務的巨額虧損,中國證監會、深圳市政府宣布對南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實施行政接管。

2005年2月,央行提供80億元再貸款以助南方證券償付保證金。

2005年4月29日,南方證券進入清算階段,其經紀投行業務被剝離出來獨立營運,並整體打包進行招標重組。

重組新生

(圖)南方證券股份公司南方證券股份公司

2005年8月1日,被證監會宣布關閉清算整整3個月之後,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在深圳與南方證券清算組簽訂資產收購協定。根據該協定,在承接央行87億再貸款的前提下,建銀投資以3.5億元收購南方證券證券類資產,南方證券終於迎來“變臉重生”的歷史性日子。

事實上,早在建銀投資接手南方證券證券類資產之前,國家開發銀行、中信證券及興業證券曾先後洽談重組南方證券,但無果而終。即便在最近舉行的南方證券證券類資產競標會上,與建銀投資共同參與競拍的東方證券的出價高於建銀投資,達5億元,卻被業界戲稱為“陪襯者”。

脫胎於原中國建設銀行非商業銀行資產的建銀投資何以如此生猛呢?熟悉建行重組歷程者均清楚,因原中國建設銀行重組,原中國建設銀行非商業銀行資產剝離組建建銀投資,其股東為匯金公司,註冊資本逾200億,同時持有中金公司43.35%股權。任何一家券商均無此資金實力。而建銀投資之所以低價勝出東方證券,更因其全部承接央行對南方證券87億再貸款,但是建銀投資須在20年內還清央行87億再貸款。這意味著建銀投資向南方證券注入87億資金,以清償南方證券債務。目前,南方證券債務近250億,建銀投資亦將作為債權人參與南方證券破產清算。儘管建銀投資不是優先債權人,但在南方證券所余資產清算中,應可獲得部分清償。

2005年7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曾公布已批准建銀投資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金融債券100億元。而建銀投資有關人士則稱,將在2005年二季度內分期分批發行總額為100億元的金融債券,這100億將是建銀投資用於重組一批券商的真金白銀。除南方證券外,建銀投資還將重組華夏證券和中國科技證券等數家券商。

建銀投資董事長汪建熙曾稱,建銀投資將作為整合證券公司的一個平台,通過收購證券公司的資產,使其走上正軌。在階段性持有後,將會尋求退出。 這表明建銀投資的財務投資者角色趨於明確,很可能在日後擇機退出。

2005年9月28日,在原南方證券的基礎上重組形成的註冊資本15億元人民幣的中國建銀投資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在深圳宣布成立,南方證券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坐莊案

(圖)南方證券股份公司公司總裁

2005年12月16日,深圳羅湖區法院,南方證券、華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天發投資有限公司三家公司的十名涉案人員站在了被告席上,深圳羅湖區檢察院提起的指控是:“涉嫌操縱證券交易價格罪”。

起訴書指出,南方證券早在2000年就開始進入哈飛股份。2000年12月18日,哈飛股份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原南方證券董事長沈沛指示時任南方證券公司總裁助理兼南京分公司總經理、天發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的孫田志買入該股票,對該股票作適當的“維護”。此後,南方證券公司及天發公司陸續投資哈飛股份,持倉量逐步增大。2001年3月,沈沛主持召開了南方證券公司投資分析決策會議,確定了對哈飛股份進行“重點投資”,並由孫田志負責運作。2001年7月,南方證券公司組建了華德公司一起參與哈飛股份等股票的投資工作。南方證券公司、華德公司、天發公司,陸續在上海、深圳、南京、北京等全國25個城市45家證券營業部以法人名義或自然人名義開設了289個資金賬戶,並下掛1611個股東賬戶,參與哈飛股份的分倉買賣。投資哈飛股份的具體操作則由孫田志向南方證券、華德以及天發投資的投資人員直接下達買賣的指令。

(圖)南方證券股份公司深圳法院

從2000年12月至2001年4月,南方證券分5筆共撥出13.1億元人民幣到南京資產經營部,後劃入上海證券交易所g58交易席位上,用於哈飛股份等幾隻“重點投資”股票的買賣。在此期間,南方證券公司、華德公司、天發公司三被告單位還大量開展委託理財業務,對外獲取資金,其中有64.6億元人民幣被匯入289個資金賬戶參與炒作。此外,南方證券公司、華德公司採用透支的方式,集中資金,用於操縱哈飛股份證券交易價格。

截至2004年1月2日,三被告單位參與操縱哈飛股份的1611個股東賬戶中,單日最高買入哈飛股份金額發生在2003年12月17日,買入金額為7500多萬元人民幣。2003年9月8日,上述賬戶持有哈飛股份的市值達到最高,為21.5億元人民幣。三被告單位累計交易動用資金額達15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