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延平區福利院

福利院簡介

我院舉辦社會福利事業,始於1935年,原名“育嬰堂”,後經歷了“南平縣兒童保育所”、“南平縣救濟院”、“南平縣兒童教養院”、“南平市嬰兒福利院”、“南平市養老院、嬰兒院、火葬場革命領導小組”、“南平市福利院”等變遷,1992年與光榮院合併遷至九峰山北麓,1995年更名為南平市延平區福利院。
南平市延平區福利院

我院是區政府在延平區設立的以收養城鎮孤老、孤兒、棄嬰、殘疾兒(“三無”對象)以及家庭無力照顧自費托老者的福利事業單位。根據《福建省社會福利事業單位管理辦法》的規定,實行院長負責制,下設辦公室、醫護辦、後勤保障辦、財務室、寄養辦、特教辦七個部門進行分級管理。根據不同的收養對象,我院實行不同的分類分區管理,對老人貫徹“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學”的方針,使之延年益壽、安度晚年;對健全棄兒實行“養、治、教”結合,使之德智體全面發展,同時積極為她們尋找收養家庭,使之早日回歸家庭;對殘疾兒童貫徹“養、治、教與康復並重”的方針,開展健康活動,開辦特教班、康復室等。
近十年來,我院在各級政府和上級民政部門的領導下,在社會各屆的積極參與支持下,立足民政對象,不斷強化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管理服務體系,為穩定社會,推動福利事業社會化做出了可喜的成績,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主要情況如下:
一、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改善居住生活條件
我院於1991年落成綜合樓即“福星樓”一棟及配套食堂。近幾年,又先後建成溫暖亭、母愛雕像、體育健身活動場、花壇、觀景魚池等,種植花木300餘株,綠化率達80%以上,同時還購買一輛院民、兒童生活用車、醫療設備及家用電器等大量生活設備,大大提高了收養人員的居住生活條件,創造了一個“潔、淨、美、優”的環境。
二、狠抓職工隊伍建設,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目前,我院11名職工中已有5人獲取大專文憑,獲中、高級技術人員5人,2008年,我院舉辦了首期養老機構護理員培訓班,總計34人通過嚴格理論和護理技巧考試取得由福建省勞動廳頒發的《護理員證書》,全院已建成一支思想和業務過硬有隊伍;在管理上,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制定了《院民守則》、《保育員、護理員守則》、《各崗位工作制度及職責》、《獎懲制度》等,使院部工作步入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
三、積極開展棄嬰兒收養、寄養工作,全面推進兒童福利事業社會化
近年來我院實行“集中供養與分散代養相結合,以分散代養為主”的收養模式,嚴格按照《收養法》、《家庭寄養管理暫行辦法》,本著“一切為了孩子”的根本宗旨,積極為棄嬰兒尋找家庭狀況好的收養家庭,使他們能早回歸家庭,身心健康成長,從1994年至今辦理國內外送養840餘人(其中涉外送養365人)收到收養人的捐贈款近千萬元。
四、與時俱進,創造條件開展自費收養工作
1999年福利院自籌資金近500萬元動工興建南平市延平區老人公寓管理中心,它是政府興辦的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屬自收自支單位,編制2人,目前,在編1人,契約工17人。公寓座落在福利院內,建築面積4186平方米,由5幢群樓組成,床位設定200張,有食堂、醫療室、棋牌室、康復室、門球場、健身房等服務設施,於2006年4月19日正式運營,面向社會廣招自費養老人員,滿足社會各界老人自費休養的需求,現已有自費老人85人。
五、開展護理、康復、特教工作
我院堅持以兒童工作為重心,挖掘社會資源,探索康復特教新路,針對在院棄兒量大、集體生活照料難度大、各人身體殘疾狀況不一的具體情況,我院投入大量資金,積極開展引導式教育、聾兒聽覺語言訓練、特殊兒童的心理輔導和行為為矯治等活動,幫助孤殘兒童提高生存能力。
六、保障收養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
福利事業的發展是一個城市的文明標誌,各級政府給予我院很多優惠政策,社會各界也紛紛以不同形式表達愛心,駐軍九二醫院、市第一醫院兒科、武警中隊第二支隊,長期與我院結成共建對子,提高了收養人員的醫療、生活水準,如今,我院的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管理實現了正規化,服務水平、服務質量得到提高,環境實現美化、淨化、綠化,收養人員對服務的滿意率達98%以上,嬰幼兒及殘疾兒童的死亡率降到3%以下,收養人員的合法權益得到了很好維護,為延平區的社會穩定雙文明建設做出了貢獻。我院還連續五年被評為南平市民政系統先進單位,先後獲得省級“綠化先進單位”、市區級 “文明單位”、區級“青少年維權崗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管理辦法

根據《福建省社會福利事業單位管理辦法》,為加強社會福利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促進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做好孤老殘幼人員的服務工作,更好地發揮其在社會保障體系中的穩定輻射作用特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規模
南平市面上延平區福利院系綜合性社會福得事業單位,占地面積近50畝,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工作人員編制17人,床位設定120張。
第二條:收養對象
1.國家、集體供養對象。即城市中的“三無對象”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和撫養義務人,或者雖有贍養和撫養義務人但無贍養和撫養能力的城鎮居民。“三無”條件是並列的缺一不可。
2.自費收養對象。企事業單位退休幹部、職工和城鄉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港台同胞]海外僑胞、僑眷老弱病殘人員,凡自願中請自費入院者。
3.收養城市中無家可歸、無生活來源]無法定義務撫養人的孤兒]棄嬰,同時,收養自費的家庭無力看管理體制的殘疾兒童。
第三條:工作任務
根據不同的收養對象,實行不同分類分區管理,對老人以養為主,輔以康復,使之延年益壽,安度晚年;對健全兒童實行養與教結合,使用權之德、智、體全面發展,培養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勞動者;對殘疾兒童實行養、治、教相結合,開展健康活動,舉辦特教班;對殘疾青、壯年實行養與治結合,進行職業技能訓練,提高其生活和勞動能力。
第四條:機構設定
機構設定主要是依據所承擔的任務、規模及性質面定。設辦公室、醫護辦、後勤保障辦。福得機構為收養“三無對象”服務,是他(她)們長期生活成長和接受醫療訓練、學習文化知識的地方,涉及到的業務很多,需要有不同專業工作人員的服務。設定機構因以完成各項工作需要,儘量為服務對象提供方便函。做到分工明確、職責清楚、崗位穩定,使之能各有其職、各盡所能。
第五條:行政管理
1.社會福利事業單位的行政人員不得超過全院職工總數的10%;醫護人員不少於職工人數的65%。工作人員與正常老人的比例為1:4;與少年的比例為1:6。
2.實行院長負責制,院長有權決定內部機構的設定,任免本單位中層幹部,聘請本單位需要的專業技術人員,招收契約工,處理違法亂紀、玩忽職守的人員。
3.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建立有收養人員參加的管理組織,負責院內騰食監察院督,文化娛樂環境衛生管理等,並參與對收養人員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福利機構

延平區老人公寓

南平市延平區老人公寓管理中心,是政府興辦的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屬自收自支單位,編制2人,目前,在編1人,契約工17人。公寓座落在福利院內,1999年福利院自籌資金近500萬元動工興建,建築面積4186平方米,由5幢群樓組成,床位設定200張,有食堂、醫療室、棋牌室、康復室、門球場、健身房等服務設施,於2006年4月19日正式運營,面向社會廣招自費養老人員,滿足社會各界老人自費休養的需求,現已有自費老人85人。
該公寓立足於社會養老需求,以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為著力點,以規範行業行為為基礎,廣泛開展“三比三賽”活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努力使公有福利機構在養老服務社會化示範活動中重新煥發出生機。
延平區老人公寓
為了使老人公寓走上一條管理科學化、服務社會化、營運市場化的軌道,該公寓在福利院內推行“一院兩制”的經營方式改革。實行“一院兩制”辦院格局,就是要堅持分類管理,加強指導,相得益彰,共同發展,對公辦福利院部分維持不變,實行院長負責制,用工聘用制,嚴格考核,兌現獎懲;對老人公寓部分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福利院對老人公寓進行業務指導。目前做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堅持服務自費老人的基本經營向,即以解決社會機構養老需求矛盾為目的,體現社會福利事業的低償性和公益性。 二、明析產權,將老人公寓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建立法人實體化管理機制。 三、建立企業化管理機制,按照管理職能及服務功能,逐步實行主任領導下的“三層四級”負責制,形成階梯形的領導與被領導體系。(三層:決策層、管理層、操作層;四級:主任級,副主任級、班組級、員工級) 四、在崗位設定上堅持按需設崗,一崗多職,在工資分配中實行基本工資歷與績效獎金相結合,與崗位考核掛鈎的方法。 五、在人員使用管理上,聘用契約制,消除正式職工和臨時工的待遇差別,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第二年按規定參加城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2008年,與南平市勞動就業中心合作,共同舉辦了首屆養老機構護理員培訓班,考核成績合格的頒發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認可的結業證書,做到全員持證上崗。 六、為了實現老人公寓與外界環境發生信息與服務交換,進行資源的最佳化配置與互補,該公寓與延平區醫院簽訂了三年期的《醫療服務項目合作協定》,此辦法不僅使老人公寓能享受到醫保待遇,而且大大減少了服務成本,2008年,公寓定製和採購新的家具及醫療設備如氧氣機、吸痰器、血壓器等,改善了公寓的服務設施條件。 七、為了充分發揮老人自我管理意識和潛能,配合和監督工作人員做好院內管理工作,2007年1月設立老人管理委員會。2008年,出台《老人公寓突發事件緊急預案》等,對老人公寓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 八、 豐富老人生活、改善居住環境。公寓聘請了專業老師到公寓內向老人傳授老人保健操;配齊門球比賽設施,成立老人門球隊;在春節、端午、中秋、重陽等我國傳統節日除了有加餐之外還送上節日的特色食物,並開展了諸如遊園、看電影等娛樂文化活動。

南平市愛心護理職業培訓學校

南平市愛心護理職業培訓學校創辦於2006年,其前身屬於延平區福利院護理培訓部,2011年 5月,經南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批准設定為南平市愛心護理職業培訓學校,2011年 6月經南平市民政局批准為民辦非企業單位,目前,為南平市創辦的第一所面向八閩常年招生的護理職業培訓學校。
我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各類中、高級職稱的專業人才和一批責任心強、富有創新意識與能力的教學和教研團隊,擁有設備先進、功能齊全的多媒體電腦室、實操室、多功能教室,配有幾千平米實訓基地。學校堅持“成就你的就業夢想”的辦學宗旨,與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打造職業培訓品牌,致力於育嬰員(月嫂)、保育員、養老護理員、社會工作者等各項職業資格培訓,同時接受各級勞動部門、各企事業單位的專業委託定向培訓。
學校位於九峰山腳下的延平區福利院院內(南平市水南街3號),風景怡人,交通十分便利。近年來,學校為延平區福利院、延平區老人公寓、仁愛老人院、市就業中心及其它中介機構培養了150 多名專業護理人才,就業率達90%以上,為促進南平市社會福利事業專業護理人才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社會殘障兒童”托養康復中心

社會殘障兒童托養康復
托養康復中心
有償服務是延平區福利院為社會殘障兒童有償提供適合他們本人的護理及系統康復訓練等服務,本院康復中心的服務宗旨是以增進殘障兒童的身心健康,促進他們的良性成長,最大程度地挖掘他們的內在潛能,以提高自身的生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使其更好地回歸社區、融入社會,提高生活品質,過上愉悅的人生。

山海愛心養老護理院

山海愛心養老護理院坐落於南平紙廠生活小區內,與九二醫院相鄰,北與閩江遙遙相望,周邊擁有如超市、銀行、保險、郵局、公園運動場、游泳館等完善生活配套設施,環境幽雅,交通便利。
山海愛心養老護理

本院占地6.6畝,主體建築3691平方平,床位200張,分養護區和醫療康復區,設有2人標準間、3人標準間及4人標準間,室內配有電視、電話、空調、風扇、呼叫器,設有餐廳、健身房、棋牌室、閱覽室、公共衛生間及公共浴室等多項服務及娛樂設施;室外有健身、散步等休閒場所。本院服務對象主要是為患有各種老年慢性病或身體殘疾的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醫療護理及康復治療等一系列正規和長期的服務。“養醫結合”養老服務模式是本院最大的特色,是南平市唯一的一所集醫療、護理和生活照料為一體專業化的老年人長期照護機構。
本院本著“尊重老人,理解老人,真心實意為老人贍養天年奉獻我們的愛心”為服務宗旨,工作人員均持證上崗,具備專業化、規範化的護理知識,醫護人員實行24小時值班制,以“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教”為工作目標,不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

地址

地址:南平市延平區水南街3號
郵編:3530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