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大附小

1931年由美回國後,任國立中央大學教授,翌年,任教育社會學系主任及實驗學校(含中國小)校長。 龔啟昌1929年畢業於中央大學教育系,同年到中大實驗學校任教師,兩年後,任國小部主任。 1937年國小部停辦後,他先後任中央大學教授、南京師範學院教授、系主任等職。

簡介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國小始名“三江師範學堂附屬國小”,1902年由當時的兩江總督張之洞創辦。學校始終以學生的和諧發展為辦學的宗旨,一批大學教授、學者先後在校任教,開展教育實驗。建國以後,學校曾被江蘇省教育廳確定為學制改革試點學校、首批省級重點國小、首批省級實驗國小,是全國百所名牌國小之一、全國文教先進單位。學校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均被公認為是一所師資力量雄厚、校風嚴謹篤實、學生全面發展、科研成果顯著的學校。在國小語文識字教學中,斯霞老師總結了隨課文識字的經驗,培育形成了分散識字流派。她七十多年一直堅守在教育工作崗位上,為培養下一代嘔心瀝血,無私奉獻,被譽為“國小教育界的梅蘭芳”,是全體教師的楷模。
如今的校園,金魚游弋,白鴿飛翔,校園網的全線開通為教師、家長和學生搭建起一個資源共享、線上學習、線上交流、線上管理的現代化教育與管理的平台。 “聽讀欣賞”校本綜合課程引入先進教學理念,創設出自由而和諧的課堂氣氛;“大課間”活動融合了體育、音樂、美術,以活潑的形式、開放的空間讓兒童舒展生命,張揚個性;以“做中學”為主要特色的科技活動充分激發兒童創造力,培養兒童科學素養;以藝術體操隊為代表的課外興趣小組則不僅發掘兒童的潛力,還為國家及省市兄弟學校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在世界大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為國爭了光。
面向未來,學校將以更高的定位,更新的理念實現更快的發展,必將無愧於“中國名校”的盛譽。.....

歷史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國小是江蘇省著名的實驗國小,坐落在風景秀麗的玄武湖畔,北極閣下,四牌樓4號。
該校建於1902年,始名三江師範學堂附屬國小(後易名為兩江優級師範學堂附屬國小),由晚清兩江總督張之洞創辦,校址即為現址。1914年因戰亂學校停辦。1917年2月,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長江謙(易園)和國小部主任周維城先生在原址再度建校,校名為國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國小校。由於大學變動調整,學校先後易名為國立高師暨南學校附屬國小校、國立東南大學南京高師暨南學校附屬國小校、國立東南大學附屬國小校、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大學實驗國小校、江蘇大學實驗國小、中央大學實驗學校等。1937年,日軍發動侵華戰爭,學校被迫停辦。中央大學內遷重慶沙坪壩後,中央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艾偉(險舟)先生於1938年重建中央大學附屬國小並任校長。
其間,學校曾易名為中央大學、重慶大學教職工子弟學校,後又恢復為中大附小。1946年,學校隨中央大學回到南京,在原址和丁家橋分別建中大附屬大石橋國小和丁家橋國小,校長分別由中大教授雷震清和原重慶沙坪壩中大附小校長周抑堂擔任。後中大附屬大石橋國小又先後更名為南京大學附屬大石橋國小、南京市實驗國小、南京師範學院附屬國小、南京大石橋國小等。1971年,因為“文革”中的錯誤決策 ,該校再度停辦,延安中學遷入校內上課。教師、學生分散到民辦大石橋國小、將軍巷國小、虹板橋國小上課。 1973年延安中學遷入二十五中,三所民辦國小和衛巷國小撤銷,在四牌樓原址重新恢復大石橋國小。1978年6月,江蘇省革委會下發通知,決定大石橋國小恢復為南京師範學院附屬國小,1984年2月南京師範學院改辦成南京師範大學,學校也隨之改稱現名。

校風校歌

三江、兩江師範附小時期校風:
“儉樸、勤奮、誠篤”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小、東南大學附小時期校風:
“誠樸、勤奮、求實”
中央大學實驗學校時期校風:
“誠、朴、雄、偉”
南師大附小九十年代
校風:“愛黨愛國、尊師愛生、嚴謹樸實、博學多才”
學風:“文明、團結、勤奮、健美”
教風:“敬業、勤勉、求實、創新”

辦學成果

該校是江蘇省體育傳統學校,民眾性體育活動十分活躍,曾承辦過全國體育工作現場會。上世紀的“第二課堂”和近幾年的體育大課間活動,開發了幾十種傳統和新型的體育項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學校男女籃球、足球、田徑等在全市小學生比賽中均名列前茅,女子足球隊曾獲江蘇省“萌芽杯”賽的冠軍、男子足球隊曾獲全國青少年足球競賽南方賽區第二名、西洋棋隊曾獲全國首屆西洋棋傳統學校小學生組團體第二名。1987年和2002年,學校先後成立藝術體操隊和水上芭蕾隊,十七年來,該校運動員在省、市少兒藝術體操和水上芭蕾比賽中奪得300多枚金牌、170多枚銀牌。先後向江蘇省及其他省市運動隊輸送了大批優秀運動員,僅2004和2005兩年就輸送了40名。2005年十月舉行的第十屆全國運動會,江蘇選手在水上芭蕾和藝術體操競賽中均獲得團體金牌,奪冠的主力運動員大多數是該校輸送的。02年,學校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04年又被命名為“江蘇省體育基地學校”。
建校幾十年來,學校以辦學特色鮮明、科研成果顯著、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質量上乘而享譽省內外,每年慕名前來參觀學習的全國各地的專家、領導以及教師數以千計,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教育訪問團體。學校培養了數以萬計的畢業生,經過中學大學的深造,許多人成為各條戰線的精英和骨幹。例如,台灣著名經濟學大師李國鼎 ;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學部委員萬哲先 ;著名魯迅問題研究專家、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著名煤田地質學家、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院士韓德馨;美國西屋電氣公司特級榮譽工程師陳鎬;四川文藝出版社總編、作家王火;四川人民出版社副總編、詩人劉令蒙;教育部副部長浦通修;北京市原副市長、政協主席范瑾;北京軍事學院軍制部部長雷淵深將軍;清華大學教授、系主任孫復初;著名畫家、江蘇省美術館館長朱葵;二十三屆奧運會體操銅牌獲得者周秋瑞;第九屆亞運會藝術體操金牌獲得者王維肖等都是我校的畢業生。
該校因辦學成績突出,1960年作為先進集體出席全國文教群英會,1978年成為江蘇省重點學校,1980年成為江蘇省首批實驗國小。1989年入選《中國名校》。1992年以來多次獲得南京市文明單位、南京市模範國小等榮譽稱號,是南京市師德先進、江蘇省“教師是回報社會”先進群體。是21世紀中國學校體育發展研究實驗學校、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江蘇省中法合作“做中學”科學教育項目實驗學校、江蘇省電化教育示範學校、南京市國小教師培訓基地。
現在的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國小,小橋流水、綠樹成蔭、魚兒歡唱,白鴿翔飛,是環境幽靜的兒童樂園。學校占地面積18132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2004平方米,還有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的體育館一座,以及總面積2700多平方米的籃球場、足球場、田徑跑道等體育運動場地。學校圖書藏量近3萬冊,電子圖書藏量500多片。擁有計算機220台、多媒體41套,各種教學儀器設備總值42.4萬元,學校固定資產總值達到1727萬元。是設備齊全,辦學條件一流的學校。目前,學校有33個班級,1534名學生,90名教職工。
近幾年,學校秉承優良的辦學傳統,發揚崇尚學術的風氣,以斯霞老師的“師愛”為靈魂 ,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己任,積極開展“以愛的教育—生命成長教育”為主題的教育教學實驗研究,尊重和愛護每一個生命,旨在“營造一個易於兒童生命自由舒展的環境,並把精神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兒童,使他們擁有自我選擇和自我決定的權利”,使校園凸顯生命的靈動,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使班級瀰漫成長的氣息,實現兒童個體生命全面而和諧、自由而充分的發展。

教師隊伍

學校十分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均能獨闢蹊徑,制定一套嚴格的培養措施,使學校始終擁有眾多的“名、特、優”教師。
從建校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學校都堅持從師範學院挑選優秀本科畢業生充實教師隊伍,同時重視引進教學經驗豐富的優秀骨幹教師。八十年代,學校率先提出了國小教師大專化的要求,鼓勵教師利用業餘時間提升學歷,同時採取各種措施,讓教師不斷汲取新信息、新知識,掌握新教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從建校開始,該校就把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作為學校的辦學目標之一,使熱愛學生成為該校的優良傳統。以斯霞為代表的一批教師把對人民教育事業的忠誠傾注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傾注在兒童身上,堅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
1963年,《育,傾注在兒童身上,堅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1963年,《育苗人》、《斯霞和孩子》發表後,在全國教育界獲得讚揚。但在 “左”傾思想路線的支配下,不久就發起了對“童心”“母愛”的批判,斯霞受到了不應有的打擊迫害。直到1979年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會議,教育部才明確宣布給斯霞“母愛教育”平反,斯霞成為熱愛兒童的楷模。學校致力傳承斯霞精神,深入進行斯霞式教師成長的研究,以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努力提升學校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鑄造師德高尚、技藝精湛的教師隊伍,使學校各個時期都擁有一批知名的骨幹教師。
上世紀五十年代,南京市首批任命的十名國小一級教師,該校就占了五名。斯霞老師從三十年代到附小,幾十年如一日,勤奮耕耘在國小教師的崗位上,創造了卓越的功績,被育為“國小教育界的梅蘭芳”,先後榮獲江蘇省勞動英雄、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特級教師、全國“熱愛兒童”獎章獲得者、宋慶齡基金會全國“樟樹獎”獲得者等光榮稱號,並當選為三、五、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劉靜若、程濯秀、閻勤分別獲得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優秀體育園丁、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稱號;沈永華、陳靜、魯綺、單道華獲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省優秀班主任、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陳樹民、程濯秀、潘玉等先後被授予省、市勞動模範稱號。陳靜、王學其、余潁曾獲全國國小數學賽課一等獎;侯嬡嬡、戴興海曾獲江蘇省國小語文賽課一、二等獎;任智獲江蘇省體育教師教學能手比賽一等獎;單道華、李曉堅分獲江蘇省自然、音樂教師基本功比賽一、二等獎。目前,學校擁有陳樹民、王先炯、閻勤、王學其等四名江蘇省特級教師,還擁有一批市、區學科帶頭人和市、區優秀骨幹教師。

名師斯霞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國小特級教師、全國勞動模範斯霞
斯霞(1910.12-2004.1),女,浙江諸暨人,中共黨員,是我國著名國小教育專家。
1927 年斯霞從杭州女子師範學校畢業,先後在浙江紹興第五中學附屬國小、嘉興集賢國小、肖山湘湖師範學校、南京東區實驗學校、杭州林司後國小任教師。1932年底,斯霞來到中央大學實驗學校(南師大附小前身)任教,直至1995年退休。
斯霞老師立志終身做國小老師,這個志向她堅持了一輩子,她幾十年如一日,滿懷著對教師工作的愛、對學生的愛,勤奮耕耘在國小語文教師的崗位上。南師大附小的前身是中央大學實驗學校。中大實校是當時最先進的學校,由於當時的學校領導都由中央大學的資深教授兼任,他們受西方先進教育思想影響較深,注重教育實驗,主張以學生為主體。斯霞在這裡學到了西方先進的教學理念,又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結合起來,嘗試出了一種將中國傳統灌輸式的教育和西方先進的啟發式教育較完美結合的“中西合璧”的教學模式,使課上的活潑生動,充滿童趣。
新中國成立以後,斯霞老師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的改革和實踐中, 1956年,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一年還評為南京市先進工作者、國小一級教師(當時最高級別)。
1958年9月,江蘇省教育廳決定在南師附小進行國小五年制的學制改革試驗,試點班班主任、語文、算術(低年級)兩科的教學任務全落在她的身上,而當時是她人生最困難的時期,重病在床的丈夫和四個未成年的子女都需要她的照顧,她卻毫不猶豫地接受了任務,並為之付出了無數的艱辛和汗水,使實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60年,她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出席了全國文教群英會。在長期的實踐中,她積累了極為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教育教學思想,特別是她“字不離詞、詞不離句,隨課文分散識字”的語文識字教學經驗和愛心教育的理念對我國國小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她的課堂實錄《我們愛老師》被拍成教學電影並榮獲中央電教館一等獎 。她的經驗匯集在《斯霞教育經驗選編》、《斯霞教育文集》、《斯霞之路》、《我的教學生涯》、《愛心育人》等著作中。她被譽為“國小教育界的梅蘭芳”。
1978年,她成為江蘇省首批特級教師,1986年被聘為中學高級教師。
1963年,《江蘇教育》、《人民日報》相繼發表了《育苗人》、《斯霞和孩子》兩篇文章,斯霞獲得全國教育界的讚揚。1964 年,教育界在左傾錯誤思想影響下,開展了對“童心”、“母愛”教育思想的批判。《人民教育》受命發表了三篇文章:《我們必須和資產階級教育思想劃清界線》、《從用“童心”愛“童心”說起》、《誰說教育戰線無戰事》。一時間報刊雜誌批判“人性論”、“階級鬥爭熄滅論”、“童心母愛”的文章連篇累牘地發表,含沙射影地批判斯霞教育思想,斯霞蒙受了不白之冤。“文化大革命”中,她受到了變本加厲的打擊,被打成“修正主義黑樣板”、“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她被迫離開課堂,靠邊檢查,勞動改造。1969年,斯霞可以上課了,但仍不能教語文,不能做班主任。1973年,她被省教育廳借調去編寫國小語文教材,1977年她主動要求回附小,67歲高齡的她重新耕耘在國小教育這塊園地上。
1978年上半年,南京市人民政府任命斯霞擔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她堅辭不受,堅決要求留校任教。1979年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會議,教育部明確宣布給斯霞“母愛教育”平反,斯霞成為熱愛兒童的楷模。1986年,斯霞老師把她的一筆稿費捐給學校,設立斯霞獎學金,獎勵學校品學兼有的學生,以後又不斷捐錢,至今獎學金已頒發21屆。
由於功績卓越,斯霞先後榮獲江蘇省勞動英雄、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獎章獲得者、宋慶齡基金會全國“樟樹獎”獲得者等光榮稱號,並當選為三、五、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她還先後當任過為江蘇省國小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全國國小語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全國語言學會理事和全國教育學會常務理事還被聘為全國教材審定委員會委員。
斯霞,作為當代優秀國小教育家,已經載入了史冊。

學校創始人——晚清兩江總督張之洞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河北南皮人。他是洋務派主要代表人物,又是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他一生辦了許多學校,並參與了清政府的教育決策。
張之洞1863年中進士,任翰林院編修。1867年任浙江鄉試副考官,繼任湖北學政、四川學政,主管全省教育。1880年由翰林院司業升侍講學士,後任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力主開辦洋務,興辦學堂,先後開辦了漢陽鐵廠、湖北槍炮廠等一批軍工廠,舉辦了軍事、礦冶、外語、師範等多類學校。
1902年張之洞任兩江總督期間創建三江師範學堂及三江師範學堂附屬國小(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國小前身)。1903年2月5日(光緒二十九年正月初八)他在給光緒皇帝的《創辦三江師範學堂奏摺》中寫到“茲於江寧省城北極閣前勘定地址,創建三江師範一所,凡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士人,皆得入堂受學。……現擬江蘇省蘇屬寧屬定額各二百五十人,安徽省定額二百名,江西省定額二百名,共定額為九百名。其附屬國小堂一所,定學額為二百名。所有師範生及附屬小學生均由地方官出具印結,取具本生族鄰甘結,保送考選入學。……”。後任內閣協辦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並擔任軍機大臣兼學部大臣,成為全國教育的最高長官。 後人對他的評價為“幹大事、乾實事”、“銳意改制”、“堪稱中國近代企業家和教育家。
張之洞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的著作《勸學篇》中所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要求將中國的經史之學,作為教學的根基,放在教學的首位,然後適當吸收“西學”中有用的東西來補“中學”之不足,吸取“西政”當中可以挽救時弊的東西做工具。這種“中體西用”論是當時中西文化交流過程中的一劑催化劑,對於引進、吸收西方的科學技術和文化教育起了積極的作用。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國小創辦人江謙

江謙字易園,安徽婺源(今屬江西)人,清末曾受業於南京文正書院,為山長(即院長)張謇所賞識。後來張謇在南通創辦我國第一所民辦通州師範學校,邀江謙共事,不久任堂長、校長。江謙本志行合一之學,薰陶後生;以“能耕能學”為訓,矯正空談時弊;弘揚務實精神;輯“兩漢學風”,倡儉樸學風。傳“明德新民”之教。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備的學生,通州師範校譽日隆,名聲越省,蘇皖教育當局爭聘江謙為校長。後安徽學界公推江謙為安徽省教育會會長,江蘇省復指命他為江蘇省教育司司長。
1914年江謙被委任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長,並著手在兩江學堂原址創辦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15年8月,南高師招生。1916年夏,南高師附小籌建,1927年2月開校。附屬中學於1917年春籌建,9月開校。附中、附小均屬南高師教育科領導,是南高師的教育基地。
江謙國學根底深厚,於孔學、陰陽之學造詣尤深。又精於文字音韻之學,他由英文切音,發明陰陽聲母通轉規則,創設音標一案,實注音字母的先聲。江謙博覽中外教育家的論著,虛心聽取郭秉文等人的意見,順應歷史潮流,崇尚共和,主張溝通、融合中西,德智體三育並重。江謙認為辦學應以理想為先,以精神教育為前提。他認為訓育(即德育)就是對學生的管理和訓練,其要點有三:第一,目的,是養成國民模範人格。第二,方法,漸次擴張學生責任感和服務觀念,是自覺地向所定之目的進行。第三,程式,學生對自己之品性行為負修養之責任,對同學之品性行為負規勸之責任,對本校校風負鞏固培養之責任。他倡導以“誠”為校訓,“誠者自成”。在智育方面,他強調要重視基礎,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反對單方面的“我教你學,我講你聽”,強調啟發學生的自覺自悟。。關於體育,江謙說:“以強健的身軀行教育事業,這就是南高體育教育的宗旨。”在南高,不論何科系的學生,體育列為必修,學校設定各種體育會、隊,開展各種運動、技藝、球類競賽,增進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江謙還提出了“調整師生關係”的問題,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應該說是教育觀念、教育思想的一個轉變和進步。他認為,教師不僅要盡教的責任,還應關心學生之學,學生之理想,以及怎樣做人等問題。師生相處有期,師生之情意自通,乃能起信仰之心,而行指導之法。在他的倡導下,一種新型的“尊師愛生”的風氣,在南高及其附中、附小逐漸形成。母校的師生情給一代代的校友留下了永遠不能磨滅的記憶。

南師大附小前身主任餘子夷

餘子夷(1885-1970)男,江蘇省吳縣人,中國近現代著名教育家。1918年——1926年曾任南京高等師範附屬國小(南師大附小前身)主任(即校長)。
餘子夷早年肄業於上海南洋公學,參加過反清運動。1904年至1906年,先後在上海愛國女校,安徽公學及廣明學堂任教。1909年赴日本考察單級(複試)教學法。回國後,在上海辦單級(複試)教授練習所。1912年任教江蘇第一師範附小,實行新的教學法。1913年赴歐美考察師範教育和國小教學。回國後即在江蘇第一師範附小進行名為“聯絡教材”的局部改革試驗。1918年夏至1926年夏,他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後稱東南大學)任教育科教授,同時主持附小工作。在此期間,他在國小低年級進行“不徹底”的設計教學法實驗,打破科目界限,仍保留教學大綱和教材;他重視教育測驗,曾編制國小各種學科的教育測驗,在當時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他還在江南江北鄉村調查國小教學情況,發表了數篇調查報告。1926年秋,就教於杭州女子中學師範部,並主持國小。1927年任第三中山大學初等教育處處長。1929年起擔任浙江大學教育系教授。新中國成立後,除擔任浙大教授外,歷任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教育廳長、浙江師範專科學校主任,同時還先後任浙江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杭州市民進主委等。
俞子夷最主要的教育思想是普及教育。他認為不但要普及城市國小教育,而且要重視普及農村國小教育;普及教育的年限要有彈性,寧使年限變得短些,卻要推廣普遍些;還要使智力不同的學生各得他們適宜的教育。他認為,為普及教育,要有一套適合我國城鄉實際的教材教法,以便節省財力、精力和時間,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他把畢生精力放在國小教材教法的研究上。他的教育論著極為宏富,專論、論文、譯著、教材、科普讀物記330餘種(篇)。主要論著由《一個鄉村國小教員的日記》、《一個國小十年努力記》、《國小教材和教法》、《學習研究算術教學法五十年》、《國小行政》、《複試教學法》等。1988年後人編有《俞子夷教育論著選》。

南師大附小前身主任張乃燕

張乃燕,浙江吳興人,1894年生,1913年赴歐洲留學,在英國伯明罕大學、皇家理工大學及瑞士日內瓦大學習自然科學,以化學為主科,或日內瓦大學博士。回國後在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光華大學、廣東大學任教授。1924年任孫中山大元帥大本營參議。1927年任江蘇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長。同年調任第四中山大學校長,兼任大學院大學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政府委員。1928年2月,第四中山大學易名江蘇大學,張乃燕留任校長 ,同年5月由定名為國立中央大學,張乃燕留任,為中央大學首任校長。1930年6月兼任中央大學實驗學校主任。

南師大附小前身主任(即校長)羅炳之

羅炳之(1896-1993),原名廷光,號炳之。江西吉安人。1926年從東南大學畢業後留學美國,1931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碩士學位。1932年 曾任國立中央大學實驗學校(南師大附小)校長。
羅炳之先生是我國近現代教育家、外國教育史專家。他的一生始終堅持教學實踐、教學實驗、教育管理和教育研究相結合。他自述“我一直是個教師,是個以培養人才為專業的教師”。從1916年起從事教育工作,在長達7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歷任大、中、國小及師範學校教師。1931年由美回國後,任國立中央大學教授,翌年,任教育社會學系主任及實驗學校(含中國小)校長。1933年任湖北教育學院教授兼院長。1935年去英國倫敦大學皇家學院任研究員,潛心研究教育科學。1936年初赴歐洲大陸參觀訪問,先後考察了法、德、意、、丹、波、蘇等國的學校教育。8月起先後任河南大學教授兼教務長及教育系主任、北京大學和西南大學教授、中正大學教授兼教務長。1946年任重慶中央大學教授及師範學院院長。解放以後任南京大學教授兼教育系主任。1952年院系調整,任南京師範學院教育系教授兼院務委員會委員及院學術委員會委員。1935年,羅炳之曾代表中國教育學會和中國社會教育社出席在英國牛津舉行的第六屆世界教育會議。1948年被聘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委員會委員,並出席了本年度夏季在南京召開的成立大學。1962年,任江蘇省哲學科學聯合會首屆副主席,後任學術顧問。
豐富的教育實踐及其對教育事業的執著的探求研究,造就了他在教育科學領域內的豐碩成果。羅炳之在教育科學領域的研究,大多與教學相結合,涉及範圍甚廣,造詣很深,舉凡中外教育史、比較教育、教育行政、教育基礎理論及教學法等皆有較深入的研究。他先後撰寫了教育論著20餘種和論文100餘篇,其主要著作有:《教育科學研究大綱》、《教育科學綱要》、《教育研究指南》、《實驗教育》、《教育行政》、《比較教育》、《最近歐美國小教育概要》、《外國教育史》等。1987年他從卷帙浩繁的著作中,精選出41篇,輯成《羅炳之教育論著選》並問世。2002年,羅炳之被收錄進《當代江蘇學人叢書》,書名為《秉燭滄桑——教育學家羅炳之》。
羅炳之先生曾任江蘇省第二、三、四屆政協委員、南京市第一屆政協委員。

南師大附小前身國小部主任龔啟昌

龔啟昌(1905-1989),男,江蘇常熟人。原任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系主任。1931年至1937年曾任中央大學實驗學校南師大附小前身)國小部主任(即校長)。
龔啟昌1929年畢業於中央大學教育系,同年到中大實驗學校任教師,兩年後,任國小部主任。1937年國小部停辦後,他先後任中央大學教授、南京師範學院教授、系主任等職。
龔啟昌畢生從事教育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對兒童心理有深入的研究,曾出版過《兒童生活記》(由大東書局出版)一書。1935年冬,龔啟昌在收集我國兒童美術作品與外國交換的過程中,發現了兒童繪畫的許多特異之點,萌發了研究兒童繪畫心理的念頭,遂與斯霞老師合作,按照《兒童生活記》中的有關內容對斯霞的大兒子初初進行觀察、記載,並要孩子三天兩頭地畫畫。此項研究堅持了近兩年,獲得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僅圖畫就積累了一百多幅。1936年,龔啟昌編譯出版了《兒童繪畫心理之研究》。他畢生從事教育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曾開設《教育學》、《中學教育法》等課程,主要論著還有《中學普通教學法》、《教育學》(主編之一)。另發表中國小學科心理研究論文多篇。六十年代因患眼疾,醫治無效,雙目僅有一絲微弱的光感,不得不離開教壇。他曾任江蘇省政協第二、三、四屆委員。

重慶沙坪壩中大附小創辦人、校長艾偉

艾偉(1890——1955),字險舟,中國現代心理學家。1890年8
月12日生於湖北沙市,1955年9月27日卒於台灣新竹,終年65歲。1919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獲理學士學位。1921年赴美國留學,攻讀心理學,1922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1925年獲華盛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東南大學、大夏大學心理學教授、中央大學教育系主任、教育學院院長、師範學院院長。1933年受聘為教育部首屆部聘教授。1938年任中央大學師範科研究部主任、中央大學研究院教育心理學部主任創辦教育研究所,任所長,並招收研究生,並在國內首次授予教育心理學碩士學位。1938年9月在重慶沙坪壩創立中央大學附屬國小,兼任校長。1946年出席澳大利亞新教育國際會議,並講學。1947年後在北京師範大學、中山大學研究院等國內大學巡迴講學。
他在教學心理學上著述頗豐,主要著作有:《漢字問題》、《國文教學心理學》、《英語教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論叢》、《教育心理學大觀》、《國語問題》、《閱讀心理》、《人事與工業心理學》(1956)等等。

重慶沙坪壩中大附小校長周抑堂

周抑堂先生(1895-1967),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人,幼讀詩書,習繪書,二十歲畢業於徐州師範學校,即獻身國小教師。1929年三十四歲,任銅山縣立大巷口國小校長。1937年我國對日本抗戰,先生擔任戰時教師服務團執行秘書,舉家遷四川。1939年在嘉陵江畔一小鎮創立金剛碑國小,自任校長。
1941年受聘擔任位於沙坪塊的中央大學駙屬國小校長。在戰爭年代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他想方設法籌措資金,改善辦學條件,堅持“培養優良的性行,教導豐富的學識,鍛鍊健全身體,養成學習興趣、做事能力,使之繼續向上,為服務國家、復興民族做準備”,的辦學目標,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1945年抗戰勝利,附屬國小隨中央大學遷回南京,他繼續擔任校長一直到1955年六十歲退休。

南師大附小前身校長雷震清

雷震清(1900.7-1984.5) ,男,湖南蘭山人。1946年至1949年曾任中央大學師範學院附屬大石橋國小校長。
雷震清1927年畢業於東南大學 ,是一位“以教育為天職”的知識分子,從1928年起,他先後教過國小、中學、師範學校,並擔任過多年學校領導工作。 1928年至1937年 ,應陳鶴琴之邀,到上海任工部局華人教育處督學,併兼任校長,先後創辦了工部局國小、華德路國小、蓬路國小等3所實驗國小。其後,他歷任長沙明德中學校務主任,湖南衡陽中學校長,湖南省教育廳督學。1941年到江西泰和縣文江村協助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公立幼稚師範學校——江西省立實驗幼稚師範學校,任教導主任、專修科主任、代校長。多年的辦學經歷,他積累了豐富的學校管理經驗。1945年抗戰取得勝利,中央大學遷回南京,時任中央大學副教授的雷震清受命負責中大附小(南師大附小前身)在原址的復校工作,並任學校校長。
1937年8月26日,當時的中央大學實驗學校(南師大附小前身)遭日本飛機轟炸,校舍大部分被炸毀,該校中學部隨著中央大學內遷,國小部停辦,學校成了日本人的陸軍醫院。此時雷校長面對的校園雜草叢生,室內空無一物。雷校長親自規劃、親自設計、親自督促工人日夜趕製,只用了短短三個多月時間就使校園面貌煥然一新,空無一物的教室擺上了嶄新的課桌椅。1946年10月,學校招生開學,校名為國立中央大學師範學院附屬大石橋國小。
雷震清校長的辦學信條是“要我辦學校,我就要把學校辦好,把學生教好。讓從我學校出去的畢業生能考上高一級的第一流學校。”他除了繼續抓學校基本建設之外,首先抓了師資隊伍建設,當時許多熟人、政府官員,都希望自己親屬、朋友能成為這所學校的教師,他一概“六親不認”,嚴格按照標準。同時,雷校長還從中央大學挑選了一批大學畢業生充實到附小的教師隊伍,使學校擁有一批學歷高,業務能力強的教師隊伍。在學校管理過程中,他嚴格規章制度,以教學生學會做人為重點,辦學特色十分鮮明。雷震清一生著述甚豐,主要著作有《怎樣辦理國小》、《國小校長》、《國小校長與教學視導》、《教學視導之理論與實際》、《國小算術課本》八冊、《國小高級算術練習法》、《國小算術練習》、《幼稚園的自然》、《新社會小叢書》等,在國內聲望頗高。解放後,雷震清在南京大學教育系(現為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任副教授,講授教育學、國小教材教法、師範教育和兒童心理等課程,並任該院第一任工會主席,1951年還兼任南京大學附屬中學校務委員會代主任。
雷震清曾任民進江蘇省委委員、第1至5屆民進南京市委副主任委員、第2至第6屆南京市政協常委、 第6屆南京市政協副主席。

南師大附小前身校長鬍顏立

胡顏立 (1990.9-1980.5)原名胡卓,男,江蘇無錫堰橋人,原南京師範學院總務長、教育系副主任、副教授,1949年至1955年曾兼任南京大學師範學院附屬大石橋國小、南京師範學院附屬大石橋國小(均為南師大附小前身)校長。
胡顏立早年家境清寒,初小畢業後無力升學,便去一家小店學徒,後家鄉開辦胡氏公學,胡姓子弟免費,得以繼續讀書。受“教育救國”思想影響,1918年考入蘇州第一師範, 1922年畢業後進入中央大學附屬國小、中央大學實驗學校(均為南師大附小前身)任教師8年。其間,又靠半工半讀進入東南大學教育系學習,1931年畢業。隨後,先後擔任過國立編譯館編審、廣西師專教授。1935年,他受當時教育部派遣去四川,與徐允昭一道創辦了四川省立實驗國小並任校長,同時兼任四川大學講師。在此期間,因不滿國民黨當局在辦學經費上的刁難,多次與四川教育廳發生衝突,1947年憤然離川返南京工作。後因家長挽留,又回成都實小繼續工作(原國務院總理李鵬1935年-1939年曾在該校就讀,1986年他在視察母校師回憶道“那時胡校長很開明,我在這裡學習時很愉快)。到1948年又與四川教育廳發生衝突,再次回到南京,任國民教育實驗區主任 ,並在陶行知先生創辦的曉莊師範繼續推行改良主義教育,結果被反動派政府以“匪諜嫌疑“的罪名逮捕入獄。後經師友吳研因、徐允昭、黃兢白、季禹九等人多方營救,二十五天后出獄。出獄後即去上海任上海國民教育實驗區副主任、副教授。1949年應著名教育家陳鶴琴之聘,任中央大學師範學院(南師大前身)教授併兼任中央大學附屬大石橋國小(南師大附小前身)校長,直至1955年。他1952年任南師總務長,1953年加入民主促進會、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任教育系副主任,1962年被推為南京市教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胡顏立是國小教育的專家,他長期置身於教學教育的研究,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基礎,特別是對國小自然教學法造詣頗深。他給學生上課時,用深入淺出的語言解釋各種自然現象,闡明各種科學原理,作各種演示訓練,生動易懂,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曾出版過多種自然常識的教科書、教學參考書以及其他有關國小教育的書籍。比如1934年主編了《初級國小自然課本》共八冊、53年出版了專著《國小自然教學手冊》、《怎樣實施五愛教育》,59年參加編寫了江蘇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學》“學制”一章,62年主持合編了十七萬字的《中國小各科教材教法研究提綱》,74年組織編寫了國小三算結合實驗課本第一、二冊,79年主持編寫了《斯霞文集》。
胡顏立是一位作風民主、業務精通、平易近人、個性活躍、多才多藝的領導。他積極組織教師開展教學改革試驗,先後進行過分組教學法、大單元教學法、凱洛夫教學法的實驗研究。他親自領導組織附小的五年一貫制試點工作,成績顯著。 他十分重視教師的培養,儘管當時學校教師的學歷很高,但他仍經常請南師的教授來給老師講課。每學期,他要求每位教師都要有研究專題,每學期都要寫出研究報告,所以,那一時期,《江蘇教育》、《人民教育》上經常刊登附小老師的文章。學校每門學科都有知名教師。他體貼關心教師,教師生活上有什麼不順心或困難時,他都會伸出援助之手。對學生他也是和藹可親,孩子們總喜歡馱在他背上,摸摸他的臉,和他說笑。他喜歡音樂,會多種樂器,同時又是體育運動的愛好者和積極倡導者,學校師生文體活動十分活躍,學校集體處在一種積極向上、緊張愉快的和諧氣氛之中。
胡顏立熱心社會活動,53年在民進上海總部趙朴初先生和南京市委統戰部的直接關懷下,成為民進組織在南京的首批會員之一,並任民進南京地方組織籌備小組組長、籌委會副主任,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當選為民進中央委員、江蘇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歷任全國第五屆政協委員、江蘇第二至五屆政協常委南京市第一屆人大代表等職。

南京師範學院附屬國小校長徐允昭

徐允昭(1900.1-1975.8)男,江蘇江陰人,大學學歷,1955年至1971年曾任南京師範學院附屬國小校長。
徐允昭校長出身清貧,六歲喪夫,母親不識字,住家附近一寺廟的僧人見其聰慧異常 ,就將其帶入寺廟教其讀書。後考入著名的江蘇省立第一師範進行了四年的大學學習。1920年他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1921年進入中央大學附屬國小(南師大附小前身)任高年級教師。1935年,受當時教育部派遣去四川,與胡顏立一道創辦了四川省立實驗國小,茲後,任該校茶店子分校校長。1943年,他又到重慶北碚任社會部兒童福利實驗區主任兼兒童福利所所長。以後,又先後在國立編審館任編審、江蘇江陰北渚中學任教導主任。1949年10月,徐允昭先生又重新回到中央大學實驗國小,任教導主任、副校長,1955年起任學校校長,直至1967年。
徐允照先生精通國小數學和自然學科的教學,曾為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編寫過多種國小數學、自然的教科書及參考書。特別是在自然教學方面有相當高的造詣,是此學科的權威。他文字功底很厚,學校許多文章、總結都出自他手。
徐允照先生任附小校長後,十分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使附小每一個學科都有知名骨幹教師。他經常深入課堂聽課、評課,對教師指導細緻,使教師受益匪淺。在他任校長期間,學校成功完成了省教育廳下達的國小五年制學制改革試驗的任務,1960年,學校作為先進集體出席全國文教群英會。
文革期間,他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走資派”受到衝擊,遭到批鬥,直到1974年才得以平反。他是江蘇省民進常委、曾任省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

實驗研究

學校從創辦之日起,就十分重視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並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解放以前,該校的辦學方針就是注重實驗。學校的校長、主任,都由大學教育學院的院長或教授擔任,著名專家餘子夷、鄭曉滄、金海觀、韋愨、張乃燕、王素意、羅炳之、龔啟昌、許恪士、艾偉、雷震清、胡顏立等曾先後在該校主持工作。在他們的領導下,該校在國內率先從事學級編制法、聯絡教材教學法學、設計教學法、道爾頓制、中小“六三三”學制、天才教育、普及義教以及國語、算術、英語、社會、自然、園藝、音樂、工藝等學科的實驗研究,並出版刊物、發表著作、介紹經驗,研究成果在省內外享有盛譽。1927年,江蘇省教育司蔣維喬先生在《一個國小十年努力紀》一書的“序”中寫道:“東南大學之附屬國小,乃最富於研究者,凡有一新制度出,率先從事實驗,並與省立師範附小合組研究會,發表歷年之心得。以故在本省國小為最新式者。每屆春秋二季,各處教育人員來參觀者,日必數起,對於教學方法,有嘖嘖稱羨,以為可資模範者;優訝為新奇,以為不可模仿者 ”。“國小同仁在研究二字上奮勇不遺餘力,各項集會,每星期必舉行數次。此種精神,實不多見 ”。
建國以後,學校仍十分注重實驗研究。五十年代,學校先後進行過分組討論教學法、大單元教學法、蘇聯凱洛夫教學法的實驗研究,數學、自然、語文等學科的實驗研究持續不斷。學校要求每位教師都要有研究專題,學期結束要寫出專題總結。這一時期,《江蘇教育》、《人民教育》發表了我校教師大量的文章,校長鬍彥立、徐允昭均有專著問世。1958年初,該校接受了省教育廳下達的試行國小五年制的實驗任務。在省教育廳吳天石廳長關心下,在南京師範學院幫助下,試點班的斯霞、劉祥發老師自己擬定大綱、選編教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積累經驗,使試點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斯霞老師總結出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章”的隨課文分散識字的國小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法,並在全國推廣,為我國國小語文教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她的經驗匯集在《斯霞教育經驗選編》、《斯霞教育文集》、《斯霞之路》、《我的教學生涯》、《愛心育人》等著作中。
1980年,學校被列為江蘇省首批實驗國小後,加大了在各學科堅持改革實驗的力度,取得新的成就。1982年,學校進行了“依靠拼音閱讀提前”的實驗,獲得成功,一年級學生閱讀習慣得到培養,閱讀能力得到大大提高。1983年,在陳樹民校長的倡導下,學校開始在低年級進行《聽讀欣賞》課的實驗,把視聽手段引入課堂,通過聽有聲教材,誘發學生讀文字教材的興趣,在聽和讀的過程中進行欣賞。從而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想像、記憶能力,逐步提高欣賞、審美的能力。在取得一定經驗後,又向中、高年級拓展。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省內外專家、同行的關注,很多省市學校也紛紛參加到實驗中來 。這一時期,學校先後進行了數學套用題教學、數學思維方法的實驗;英語網路教學的實驗;音樂樂器進課堂的實驗、藝術教育立體化的實驗、科學“做中學”課堂教學的實驗、體育遊戲教學的實驗、形體課的實驗以及以體育大課間活動為突破口的體育工作實驗等等,都取得了成功的經驗。學校的研究成果、教師的論文在全國、省市刊物上發表以及評比獲獎的不計其數。科研的豐碩成果,促進了教育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