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佛教文化園

南山佛教文化園

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南40公里的南山,距天涯海角約23公里,北有255國道和海南環島高速公路通過。是一座展示中國佛教文化,富有深刻哲理寓意,能啟迪心智、教化人生的園區。主要建築 南山佛教文化區主要建築有南山寺、南海觀音佛像、觀音文化苑、天竺聖跡、佛名勝景苑、十方塔林與歸根園、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素齋購物一條街等。趙朴初親題“海天叢林”。

建築

南山寺

南山寺 南山寺

南山寺依山望海而建,這是建國以來經中央政府批准興建的最大佛教道場,盛唐建築風格,由中國佛協主席趙朴初選址。南山寺占地400畝,是一座仿古盛唐風格居山面海大型寺院。整個氣勢恢宏,為中國50年來新建最大道場,也是南國規模最大寺廟。園內景致與雕塑相協調,建築與綠化相融合,既規整肅穆,又幽雅清淨。名山、名寺、名僧,閃相輝映,相得益彰。仁王殿內供奉寺廟鬥神哼哈二將,明清後,這種殿式建築逐漸演變成牌坊式建築——山門。天王殿當中供奉天冠彌勒和兩個侍者,兩旁立護法神四大天王。天王殿兩側分別是鐘樓和轉輪藏。從天王殿穿過遊廊,便可進入大雄寶殿,殿內供奉主尊為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和藥師佛,還有文殊、普賢、迦葉、阿難、帝釋、梵天、兩尊供養菩薩和十六羅漢塑像。

南山佛教文化園 南山佛教文化園

南山寺地處海南省三亞市西南40公里的南山腳下,是中國最南端的寺廟,也是建國後國務院首次批准的新建的最年輕的寺廟。站在寺前的觀海平台遠眺,依稀可見幾座大山在雲霧中若隱若現,這時你會感到李白“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的詩句用在此處再合適不過。海面上幾葉輕舟在微波中蕩漾,描繪出一幅蓬萊仙境的圖案.而南山寺最著名的是創造世界之最,高達108米,價值1.92億元人民幣的世界手工藝之一絕的國寶——世界首尊金玉觀世音菩薩塑像,因其奇絕的藝術魅力和觀世音菩薩與南山的殊緣吸引著八方遊人.南山寺無處不在顯示著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是世所罕見,震驚世界的佛教名山勝地。

不二法門

南山佛教文化園 南山佛教文化園

“不二法門”是一個由大型唐代風格大樓建築,由群像雕塑、經幢、石刻、浮雕、園林組成的景點。這裡的每個小品與建築都體現出佛家思想精髓——“不二”理念。不二法門廣場被高大的的木棉樹和鮮紅的木棉花簇擁著,廣場裡建須彌山,須彌山住眾多護法天神。繞過須彌山,便進入 “圓通經幢”,其四周是“天龍八部”群像雕塑。由經幢前行,便見“天女散花”石刻,石刻之後是一尊高大的“達摩面壁”浮雕。達摩在嵩山少林面壁九年,被尊為西天禪宗第28祖、中國禪宗初祖。

八寶蓮池

從不二法門廣場下到曲橋,便是面積為2200米的“八寶蓮池”,仿海義世界而建,內有各種珊瑚石、海藻、水下燈具及琉璃製品,也有形態各異熱帶海洋觀賞魚穿梭其間,在燈光照射下,讓人仿佛置身於神奇海底世界。沿著曲橋前行一尊巨大“耳根圓通”石刻,“耳根圓通”象徵觀菩薩修煉法門,“聞聲救苦”,遍及十方。“耳根圓通”旁邊,建成有觀音閣,閣上安放一尊金碧輝煌的金玉觀音,觀音由觀音金身、佛光、千葉寶蓮、紫檀木雕須彌底座四部分組成,高度3.8米,耗用黃金100多公斤、120多克拉南非鑽石、數千粒紅藍寶石、祖母綠、珊瑚、松石、珍珠及100多公斤翠玉等奇珍異寶,採用中國傳統“宮廷金細工”手工藝製造。觀音金身由200多片平均厚度1.2毫米的金片經手工敲打成型,再焊接而成。由於運用了不同的工藝處理方法,從而使金像產生了不同的色彩與質感。觀音閣一側是“寶瓶淨水”雕刻,另一側是種滿蓮花的蓮花池。蓮花素來被佛教信徒視為聖物,認為它能啟迪人們不為外物所役,“出淤泥而不染”。花架對面是巨大“慈般普渡”木雕,木雕旁是刻滿書法的碑亭和觀音菩薩的坐具——“蓮花寶座”石刻。金剛洲由長280米的普濟橋與陸岸相連,並與面積達60000平方米的觀音廣場及廣場兩側主題公園,共同組成占地面積近30萬平方米的“觀音淨苑”景區。

吉祥鍾亭

由“吉祥如意”石刻拾級而上,是古色古香吉祥鍾亭,內有一座高1.8米,重0.8噸的鑄銅大鐘,遇上重大節慶日,這裡便有隆重的撞鐘儀式,祈福消災。由吉祥鍾亭向前,穿過茂林修竹,便可見仿古竹簡巨幅石刻,上刻《吉祥經》。吉祥經周圍布滿名家書法石刻。吉祥如意園南邊是“如意花榭”,花榭當中是一巨大天然如意石,既像一老鷹踞石,又似烈馬驚躍。偏居花榭一隅的是一座日本遣唐僧空海和尚銅像。空海大各尚西渡中國求學時,曾為颱風所阻,漂至南山,於此休整後赴長安。

觀音聖像

龍血樹 龍血樹

南山海上觀音聖像高108米,凌波佇立在直徑120米的海上金剛洲(觀音島)上。像體為 正觀音的一體化三尊造型,寶相莊嚴,腳踏一百零八瓣蓮花寶座,蓮花座下為金剛台,金剛台 內是面積達15700平方米的圓通寶殿。金剛洲由長280米的普濟橋與陸岸相連,並與面積達60 000平方米的觀音廣場及廣場兩側主題公園,共同組成占地面積近30萬平方米的“觀音淨苑” 景區。南山有片“龍血樹”。白堊紀恐龍時代就已出現,被稱為植物中的活化石,世界科教文組織列為保護樹種,這一珍稀植物樹已瀕臨滅跡,但在南山一帶卻生長著6萬株之多。 南山佛教文化區採取多種科學措施挽救保護這一珍稀植物,在龍血樹林帶種植與龍血樹相映襯的有觀賞價值低矮植物以防止水土流失、建設擋土牆、對重點樹木進行進行圍護等;同時在此地精心設計、建造了體現傳統道家文化概念的壽字亭、壽文化長廊等福壽文化景致,為遊人展現又一生態奇觀。

總之,南山寺是一座融佛教文化、建築園林、觀光休閒於一體的現代佛新興寺院。特聘請國內佛教界知名長老、南京棲霞山住持圓湛法師擔任南山寺首任住持。圓湛大師原籍江蘇人,現年86歲,兼任海南省佛教協會籌備組長。

文化歷史

據史志所載,三亞南山即菩薩長居之“補怛洛迦”,有“大光明山”之稱,故瓊州歷來即有觀音出巡南海之說。南山側望之東瑁西瑁二島,相傳即觀音挑土老祖宗遺蹟,唐天寶年間,律宗祖師鑒真曾五次東渡日本受阻,登入南山弘法,得觀音菩薩護持,第六次東渡成功。其後,日本遣唐僧東密祖師弘法大師西來求法,亦為颱風阻至南山,得觀音加持,經泉州至長安求法成就。《崖州志》載:“光緒六年(1881年),三亞鴨仔塘村(南山東南麓)忽自產蓮花,葉甚茂,三年乃謝。光緒二十三年,復產,愈產愈甚,至今愈茂。”由此可見南山與佛門之殊勝因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