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鎮[文物古蹟多]

南塘鎮[文物古蹟多]

南塘鎮位於廣東汕尾市陸豐市東南部,東鄰甲西鎮,南連湖東鎮、碣石鎮,西接內湖鎮、橋沖鎮,北靠華僑區。全鎮總面積141.5平方公里,總人口12.85萬人(2008年末),轄1個社區和23個行政村,是陸豐市主要的農業重鎮。 南塘鎮地理位置優越,南托“三港”(甲子、碣石、湖東),北靠(廣汕公路、深汕高速公路)。 南塘鎮文物古蹟多。主要有華山寺、環田古寺、古葬遺蹟、環山石穴、虎空行、中角尖等勝景。

地理位置

鎮名由來

南塘的由來,據《辭海》註:塘即海,河之岸,堤防。由此可見,南塘即南面之海,河之岸。現雖距碣石灣海邊十餘公里,但在南塘的梧厝園村委會,有個鹹田村,這裡大旱時,田野上常泛鹹潮粉:後徑村委會山邊、新河、新響溪、河溝寮等地經常發現大量蚌殼;民國時期從烏坎港近百噸船舶可直駛長山河;從子港近百噸船舶可直駛河溝寮。這說明南塘轄很多地方,在遠古時代是在大海之中,有的地方在海岸之邊,所以稱南塘。據新編《陸豐縣誌》(大事記)記載,北宋熙寧二年(1069),推行王安石“募兵制”新法,海豐縣改“里”為“都保”,設有坊廓、石帆、吉康、興賢、石塘、錦錫、楊安、龍溪8個都保。東海窯地處海豐縣坊都。是時,邑內新設東海寮、南塘、菟尾(博美)、河田等集市。由此可證,南塘設墟開埠歷史已近千年。
據傳說這裡原有居民不多,南宋淳熙年間(1174年——1189年)由於戰亂和災荒,福建江浙一帶的難民,向粵東遷徙,許多舉族遷至碣石灣包括南塘一帶,闢地安居、繁衍生息,因而形成了大量世澤福建的南塘人。他們在遷徙中,帶來了原汁原味的福建文化,同時也帶來了媽祖文化。

華山的媽祖宮,據說是由此時移居者由福建帶來的媽祖牌位,分靈建造起的。今日的南塘人大部分信奉媽祖,把媽祖仁慈,濟世的美德一代代的繼承下來。現在人們稱南塘人,也包括陸豐沿海一帶多數地方的人為“福佬”人,稱這裡的方言為“佬福”話。可佐證這裡的人群,語言均來源於福建。南塘的福佬話是南閩語的變種,為什麼變呢?這裡受潮汕方言的影響,互相滲透,形成了自己不同於南閩語的特點。
清初順治年間,朝廷為了防禦外患,實行“海禁”“遷界”,把碣石灣沿海人居,墟市後遷二、三十華里。從而使南塘成為人流密集、物流繁旺的商貿集散中心,每逢農曆二、五、八墟日,潮、普、惠和陸豐地區的民眾都趕來集市貿易,呈現一派熱鬧繁榮的景象,於是就有了建墟歷史久遠、人文歷史繽紛薈萃的南塘鎮。

鎮情建設

南塘鎮位於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東南部,東鄰甲子、甲西鎮,南連湖東、碣石鎮,西靠內湖鎮,北接華僑管理區。全鎮總面積141.5平方公里,總人口10.5萬人,轄24個村委會,是汕尾市主要的農業重鎮。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65億元。

南塘鎮地理位置優越,是陸豐東南部的交通樞紐。南托“三港”(甲子、碣石、湖東)一路(沿海公路),北靠“兩路”(廣汕公路、深汕高速公路)一站(220KV輸變電站)。交通便利,商貿繁榮。 “三高”農業發展迅速,成為全市農業商品生產基地。該鎮堅持以自身地理優勢為依託,積極發展淡水養殖、蔬菜種養和“三鳥”養殖等“三高”農業,促進了商品農業的規模發展。與此同時,鄉鎮企業也並駕齊驅,全鎮現有集體、聯合體、個體企業700家,初步形成副食品、家具、服裝、工藝品、化工等工業體系。

教育、文化、衛生等事業不斷發展。全鎮現有中國小校28所,幼稚園1所,實現中國小校舍樓房化。較大型學校有南塘中學、陳佛庇紀念學校等,南塘幼稚園也頗具規模。南塘中心衛生院是毗鄰鎮場的醫療服務中心,該院擁有血液透析機等一批先進醫療設備,新建擴建了醫務大樓、住院大樓。鎮內文化娛樂設施日益完善。擁有影劇院、電影巡廻放映隊、有線電視、卡拉OK歌舞廳等。

南塘鎮名產多。南塘花生種植歷史悠久,其特點產量多,殼薄仁大,質地清脆可口,含油量高。南塘鎮是粵東花生生產、加工、集散地之一;南塘白薯片,選用當地優質番薯為原料加工精製而成,色澤潔白,質地鬆脆,清甜可口,含有人體必需的澱粉和有機物質,具有清熱解暑,助消化之功能;南塘牛肉丸,味香,可口不膩,為居家、飲食行業常年不衰之菜式,馳名遠近。

南塘文物古蹟多。主要有華山寺,位於南塘鎮華山北麓,建於明嘉靖三年(1524年)前,此處古榕翠竹,同氣連根,殿塔亭榭,相映成趣,還有“仙人腳印”。環田古寺,位於南塘鎮環林石佛村,建於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古寺老樹參天,四季常青,泉清水甜,有古葬遺蹟,“環山石穴”、“虎空行”、“中角尖”等勝景。此外,還有四柱湖豐湖寺、南湖遊樂園、湯湖溫泉度假村、五峰山怪石松林等,令遊客留連忘返。

方言

南塘全鎮約9成人口講博美福佬話; 中、北部的湯湖村委會湯湖、清湖、沙溪村委會沙溪3村和新豐、新民、新竹、徑新3村的7千多人講客家話, 四池村委會改講閩南語

華山寺古榕樹 華山寺古榕樹

行政區劃

所轄行政區

村/居委會列聯表
居委會元興社區居委會新墟社區居委會南興社區居委會新興社區居委會元新社區居委會
村委會 圳頭村委會居住坑村委會梧厝村委會竹坑村委會大埔村委會
白山村委會東橋村委會後徑村委會環林村委會新河村委會
北湖 委會南安村委會烏石村委會潭頭村委會溪南村委會
苑西村委會西美村委會後西村委會長山村委會湯湖村委會
沙溪村委會南湖村委會四池村委會龍嶺村委會

教育單位

中學(部分)

南塘中學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學校始建於一九五九年秋,原以華山寺宇之舊房作為教室,簡而陋。創辦五十多年來,承蒙各級黨政,教育主管部門和當地熱心鄉賢人士的竭力支持、捐獻,現在學校占地面積16100㎡教職工100人,學生總數3285人,教學樓(二層)共六棟,教師宿舍樓四棟。為適應學校發展的需要,著手準備征地新建教學樓和綜合辦公樓的擴建規模
南塘鎮[文物古蹟多] 南塘鎮[文物古蹟多]
南塘五峰中學 五峰中學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於1998年七月開始建設,占地面積(包括圍牆外10畝植物園)約120畝,全由南塘八村、南塘居委、白山村委無償捐獻,1999年三月交付使用。九八年秋季開始招生,第一學期在南塘兵營借用校舍。 該校於2010年創辦高中教學班,並在2013年第一次參加的高考中取得不錯的成績。
南塘鎮[文物古蹟多] 南塘鎮[文物古蹟多]
陳佛庇紀念學校 南塘陳佛庇紀念學校 是一所由香港同胞陳順泉先生捐建(以其父親姓名而命名)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創建於1992年,竣工於1993年8月,1993年秋開始招生,自創辦起至1998年設立校董會,2000年秋移交政府使用,校董會機構即時取消。該校是一所公立學校,由陸豐市教育局直轄(副局級)單位,是南塘鎮唯一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教育覆蓋人口達6萬人。
南塘鎮[文物古蹟多] 南塘鎮[文物古蹟多]

人口數據

南塘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

總人口 84836
43606
41230
家庭戶戶數 15663
家庭戶總人口(總) 84768
家庭戶男 43570
家庭戶女 41198
0-14歲(總) 36117
0-14歲男 19126
0-14歲女 16991
15-64歲(總) 44265
15-64歲男 22188
15-64歲女 22077
65歲及以上(總) 4454
65歲及以上男 2292
65歲及以上女 216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82945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