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匯新城鎮

南匯新城鎮

南匯新城鎮位於上海長江與杭州灣交匯處,東臨大海、北倚浦東、南與嵊泗及大小洋山島隔海相望,距上海市中心約70公里。2012年,原浦東新區申港街道、原蘆潮港鎮和老港鎮大治河以南(不含大河村和東河村)的區域於2012年9月合併組成南匯新城鎮。 與常規的上海市的鎮一般為處級單位不同,南匯新城鎮行政級別為副局級鎮。

基本信息

新城概況

南匯新城鎮路牌南匯新城鎮路牌
上海市南匯新城(南匯新城鎮)位於長江口與杭州灣交匯處,東臨大海、北倚浦東、南與嵊泗及大小洋山島隔海相望,距上海市中心約75公里,地處浦東國際機場和洋山深水港之間,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發展區域、上海新世紀三大重點發展新城之一。
兩區合併以後,為了進一步完善南匯新城的開發體制,充分發揮“市區聯手、合力推進”的機制優勢,市、區進一步調整完善南匯新城管理體制,成立了上海市南匯新城管理委員會,負責北至護城河,西接人民塘,南連蘆潮引河,東南瀕臨東海,總面積67.76平方公里區域的開發建設、投資促進等工作。
自2002年6月正式開工建設以來,經歷了10年的努力、拼搏、奮戰,南匯新城已初見城市雛形。截至2011年底,南匯新城共完成投資271億元,其中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54億元,公益性項目總投資94億元,社會(經營性)投資項目總投資31億元,住宅項目總投資92億元。主城區行政辦公、生活居住、商業配套、社會事業、旅遊休閒等功能逐漸完備,城市雛形已現,進入了基礎設施建設和功能開發並舉的重要轉型發展階段。南匯新城已有常住人口6萬人。
“十二五”期間,南匯新城管委會將著力建設城市、發展產業、集聚人氣、培育文化、營造氛圍,大力推進南匯新城建設,將南匯新城建成為上海市東南端的經濟、文化中心,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發展區域,長江三角洲地區具有海港特色的旅遊目的地,集中體現21世紀新型都市魅力和活力、兼具一定產業功能的綜合性現代化濱海新城,努力建設綠色之都、智慧之都、健康之都。

歷史沿革

南匯成陸於唐代前後,《舊唐書》記載,由“揚子江水出海後受海潮頂托,折鏇而南,與錢塘江水在此交匯”而成陸,因該地曲突入海,形狀如嘴,故稱“南匯嘴”,曾稱“海曲”、“南沙”。根據《上海市政區類地名保護名錄》,南匯屬於“第一保護等級”的地名。按照《保護名錄》的規定,還在使用的地名不得隨意撤銷或更名,對屬於第一保護等級的地名,尤其要加強保護。
南匯新城鎮地圖南匯新城鎮地圖
2012年11月中旬,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浦東新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覆》(滬府〔2012〕89號)),撤銷申港街道、蘆潮港鎮建制,調整老港鎮部分行政區劃,設立南匯新城鎮。根據國務院《行政區域界線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53號)、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轉發市民政局〈關於本市行政區劃變更審批許可權的請示〉的通知》(滬府辦發〔1990〕10號)的有關精神,南匯新城鎮的行政區劃信息如下:(1)、管轄範圍:南匯新城鎮由原申港街道、蘆潮港鎮和老港鎮大治河以南(不含大河村和東河村)的區域合併組成。東至長江,南至杭州灣,西至奉賢區和浦東新區泥城鎮、書院鎮邊界,北至大治河。(2)、政府駐地:浦東新區南匯新城鎮申港大道200號。

地理環境

上海市南匯新城鎮位於長江與杭州灣交匯處,東臨大海、北倚浦東、南與嵊泗及大小洋山島隔海相望,距上海市中心約70公里,地處浦東國際機場和洋山深水港之間, 自2002年6月正式開工建設以來,經歷了10年的努力、拼搏、奮戰,南匯新城已初見城市雛形。截至2011年底,南匯新城共完成投資271億元,其中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54億元,公益性項目總投資94億元,社會(經營性)投資項目總投資31億元,住宅項目總投資92億元。主城區行政辦公、生活居住、商業配套、社會事業、旅遊休閒等功能逐漸完備,城市雛形已現,進入了基礎設施建設和功能開發並舉的重要轉型發展階段。

經濟概況

儘管已經得到了不少政府財稅、政策方面的傾斜,但在其舉全力“造城興業”的背後,千億元投資和新城人口稀少之間出現矛盾,被外界指向“臨港的城仍需假以時日”。如何破解產城融合中產業支撐城市發展與人口導入之間的難題,成為考驗主政者的一道嚴峻挑戰。例如南匯新城人口僅4.6萬人,其中,3.1萬人為大學生。滴水湖區域新樓盤無商戶入駐、無企業辦公,空置占了絕大部分,有些道路車流和人氣明顯不足。地處偏遠,遠離市區,缺少便捷的交通系統,配套差,是人氣不足的原因之一。第二,在發展的十年中,城市面積的擴張和城市人口的擴張速度發生了脫節。2012年,中心區圍繞滴水湖的規劃面積已經達到42.1平方公里,是規劃初期5.6平方公里的7.5倍,2013年的規劃面積更大;但人口規模的增幅無法與之匹配,這是對南匯新城空城現象解釋的原因之一。第三,新城開發的政府主導過強,使得市場、產業還未能得到充分的發育,而人口的集聚卻又正是在市場和產業集聚的基礎上來促進的。所以,在新城開發上,規划過大,人口集聚並不理想。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醫療衛生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位於南匯新城古棕路和環湖西三路路口,於2012年10月26日開業並試運行。市六醫院東院的啟用將大大提升南匯新城鎮乃至浦東周邊地區醫療服務能力。市六醫院東院占地面積150畝,建築面積7.2萬多平方米,是集醫、教、研於一體的三級綜合性醫院。新建成的市六醫院東院核定床位600張,設42個臨床科室,最高日均門診量可達3000人次,醫院內設有自助掛號、充值、查詢、預約等“一站式”服務設施。為了讓郊區居民就近享受更好的醫療服務,到東院看診的六院專家達到40多名,其中18名專家將常駐東院。

行政區劃

南匯新城鎮下轄臨港家園社區居委會、宜浩佳園第一居委會、宜浩佳園第二居委會、東岸漣城居委會、港口居委會、果園居委會、新蘆社區居委會、農場社區居委會、海尚社區居委會、海蘆社區居委會、海匯社區居委會、匯角村村委會。
上海南匯新城的開發始於2002年,為配套洋山深水港的開發於灘涂上築堤而建,毗鄰上海臨港產業區和洋山保稅港區。2005年12月洋山深水港開港、東海大橋通車,南匯新城也正式投入使用。2012年4月,原臨港新城更名為南匯新城,並成立南匯新城鎮。

自2002年6月正式開工建設以來,經歷了10年的努力、拼搏奮戰,南匯新城已初見城市雛形。截至2011年底,南匯新城共完成投資271億元,其中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54億元,公益性項目總投資94億元,社會(經營性)投資項目總投資31億元,住宅項目總投資92億元。

設計規劃

南匯新城由德國GMP公司規劃設計:在平靜的湖面上,一滴甘露落下,泛起一道道同心漣漪。環繞滴水湖的3條環狀河流,由內向外分別命名為春漣河、夏漣河、秋漣河。滴水湖中的南北2個島嶼,被命名為南島和北島。

交通

申港1路為始發於滬城環路共享區的南匯新城內部環線公交,連線上海海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東岸漣城小區、上海市六院東院、宜浩家園、滴水湖馨苑、滴水湖捷運站等。發車間隔20-45分鐘,

單一票價2元。

申港2路在臨港產業區運營,不經過臨港新城主城區。起訖站:順翔路同匯路。在順祥路同匯路可換乘龍港快線和龍臨專線等公交線路。單一票價2元。

申港3路,起終點分別是南匯新城滴水湖捷運站和臨港重裝備產業區,中途主要停靠站點:宜浩佳園、上海電機學院、深水港商務廣場、果園和臨港集團等。

1009路,南匯新城內部公交,起終點分別是滴水湖捷運站和水華路橄欖路(上海電機學院),中途主要停靠:宜浩佳園和水華路方竹路(上海市臨港科技學校)。單一票價1元。

1043路,南匯新城內部公交,起終點分別是滴水湖捷運站和水華路方竹路。單一票價1元。起訖站發車時間:滬城環路共享區5:30-22:40;滴水湖捷運站6:00-23:10。

1077路,南匯新城內部公交,起終點分別是臨港大道捷運站和滬城環路共享區。單一票價1元。起訖站發車時間:滬城環路共享區5:40-22:30;臨港大道捷運站6:00-23:05。

1078路,南匯新城內部公交,起終點分別是臨港大道捷運站和東海農場。單一票價1元。起訖站發車時間:東海農場6:30-19:00;臨港大道捷運站7:00-19:20。

龍港快線A線(全程地面)。經過果園、泥城、大團等到龍陽路。單程行駛時間約為1小時45分。路上停站較多。臨港新城共享區早班車在五點左右,龍陽路末班車為晚上八點半。票價:1-16元。

龍港快線B線(全程高速)。途經S2滬蘆高速,聯接南匯新城大學共享區和龍陽路捷運站,一人一座。單程行程時間約五十分鐘。自2012年5月1日起,龍港快線(全高速)雙向末班車均延長至19:00。新時刻表為龍陽路捷運站(6:30-19:00),滬城環路共享區(6:10 - 19:00)。龍港快線B線高峰間隔20分鐘,低谷25分鐘,單一票價17元。

此外,還有龍臨專線和龍蘆專線,到龍陽路約2小時。

洋山專線,發車時刻:洋山公安分局7:40-17:20;滬城環路共享區06:55-16:30。多級票價:1-12元。

風景名勝

南匯嘴觀海公園

南匯嘴觀海公園南匯嘴觀海公園
內扼揚子江,外眺太平洋,雄踞東海之濱,毗連杭州灣畔———南匯新城的重要地標南匯嘴觀海公園占地1.82公頃,位於南匯新城東南面,也是上海陸域的最東南處。據史料記載,2000多年前,揚子江水出海後受海潮頂托,折鏇而南,與錢塘江水在此交匯而成陸,故稱南匯嘴。滄海桑田,“南匯嘴”的地理位置
不斷向東南延伸。1386年明政府為防倭寇侵犯在此築城,便是現今的惠南鎮;如今的“南匯嘴”,是在吹沙填海的灘涂上新建的,幾年前還是一片海面。由於臨港開發過程中土地一部分區域系圍海造地形成,南匯嘴觀海公園裡的浮雕景牆特意留下這種“記憶”:黝黑的吹泥管、粗獷的填海石,以及那些收集在玻璃金字塔里的海底泥沙,真實地記錄著工程的艱辛;印製在不鏽鋼板上圍海造地的資料照片和栩栩如生的建設者工作場景雕塑,展現了當時建設的驚心動魄。整個公園的標誌性雕塑是由不鏽鋼管構成的雙層網架結構、總用鋼量約120噸的“司南”。作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針,“司南”在這裡寓意著發現、交流和開放。“司南”雕塑的南側是“世界方位經緯紀念廣場”,其中心為“南匯嘴坐標點標識”,與司南主雕相呼應;廣場四周是城市坐標,其上刻有世界十大港口城市的方位經緯度。連線紀念廣場的是以“開拓”為主題的景觀地坪,布置為幾何狀的植物地坪,體現出秩序與理性、科學的精神。2003年8月臨港開發初期,曾有一條4米多長的幼鯨擱淺海灘。數十位民工將它救到附近正在施工中的滴水湖內。由於專家認為“收養”這頭鯨魚的條件並不具備,於是人們又將它平平安安地放回大海。當幼鯨返回大海時,曾在南匯嘴公園附近水面連續三次將頭伸出海面,好像在感謝幫助過它的恩人。
聯繫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新城世紀塘路333號東首

航海博物館

中國航海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
中國航海博物館,是我國首個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航海博物館,位於上海南匯新城申港大道197號
(近滴水湖),占地面積2483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46434平方米,2010年7月5日全面建成開放。館內第一層設定了航海歷史館、船舶館、海員館,以及漁船與捕魚專題展區;第二層設定了航海與港口館、海事與海上安全館、軍事航海館,以及航海體育與休閒專題展區。博物館還建有天象館、4D影院和兒童活動中心。2011年8月23日,中國航海博物館景區被現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周一閉館,節假日除外。
聯繫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新城申港大道197號

滴水湖

中國航海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
滴水湖又名蘆潮湖,位於上海最東南,距離上海市中心約76公里,是上海浦東臨港地區南匯新城的中心人工湖泊,由德國GMP公司的總體規劃設計,於2002年6月開始建設。滴水湖呈正圓
形,直徑2.6公里,總面積5.56平方公里,蓄水量1620萬立方米,最深6.2米,湖中還有三個總面積為0.48平方公里的小島,湖水源自大治河,水質為V類地表水。北島占地約23.5萬平方米,西島占地約6萬平方米,南島占地約14萬平方米。滴水湖水利配套工程包括春漣河、夏漣河、秋漣河三條鏈狀河道以及赤風港、橙和港、黃日港、綠麗港、青祥港、藍雲港、紫飛港七條射狀河道,還有滴水湖出海閘、蘆潮引河出海閘、黃日港節制閘、綠麗港節制閘,形成了防汛擋潮、引排自如的水利體系。滴水湖建成後改變了浦東地區沒有湖泊的歷史,為第九批國家水利風景區。

南匯東灘濕地

南匯東灘濕地南匯東灘濕地
南匯東灘,上海最東南的地方,海岸線上突出的一個點。作為候鳥遷徙的主
幹道,這裡已經成為世界級的觀鳥點。因為正好處在東亞至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的路線上,自從這片區域由海成陸,它就逐漸成為水草豐美的濕地,南匯東灘也成為市民的觀鳥勝地,並在2007年獲批為“野生動物禁獵區”。南匯東灘濕地從浦東機場區域開始,沿著海塘一路向南,直到南匯嘴,再折向西到蘆潮港碼頭,有幾十公里長。根據資料統計,在南匯東灘濕地觀測到的鳥類有250多種。其中,有記錄的包括丹頂鶴、白鶴、東方白鸛、遺鷗等4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小天鵝、鴛鴦、黑臉琵鷺等23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上海市重點保護鳥類10種;瀕危野生動植物15種。

上海鮮花港

上海鮮花港上海鮮花港
上海鮮花港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核心區規模面積1平方公里,主要由四部分構成。 1、自控溫室生產區60公頃;2、花卉新品種展示區28公頃;3、教育研發推廣區7公頃;4、配套服務區3公頃。其硬體和軟體建設為國內領先,國際先進。鬱金香花卉新品展示區占地面積為28公頃。園內種植了320萬株鬱金香,品
種達300多種,展示區富有特色,千姿百態。320萬株鬱金香在園藝種植技術人員的精心培育下,經過土壤改良和營養基質的注入及種植方法的調整,花期可延長至4月底整整一個月的時間。
聯繫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東海農場振東路2號(近三三公路)

濱海森林公園

濱海森林公園

是在東海灘涂上建造的人工森林公園。設計總濱海森林公園面積達3.6平方公里,模擬自然森林生態,種植各類植物生態群落,營造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綠色氛圍。活動內容包括森林浴場、草坪氧吧、高爾夫練習場、休閒腳踏車、騎馬、野外燒烤、風電科普館等休閒娛樂項目。
聯繫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東大公路5366號

東海大橋

東海大橋東海大橋
東海大橋工程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為洋山深水港區貨櫃陸路集疏運和供水、供電、通訊等需求提供服務。東海大橋全線可分為約2.3公里的陸上段,海堤至大烏龜島之間約25.5公里的海上段,大烏龜至小洋山島之間約3.5公里的港橋連線段,總長約為31公里。大橋按雙向六車道加緊急停車帶的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橋寬31.5米,設計車速80公里/小時。東海大橋工程2002年6月26日正式開工建設,歷經35個月的艱苦施工,於2005年5月25日實現結構貫通。大橋寬31.5米,分上、下行雙幅橋面,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每小時80公里。大橋全線按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設計基準期為100年。大橋的最大主航通孔,離海面淨高達40米,相當於10層樓高,可滿足萬噸級貨輪的通航要求。東海大橋在2005年建成通車。159米高的兩座大跨度海上斜拉橋主塔在國內最高;位於顆珠山島和大烏龜島之間的深海大堤綿延1.22公里,也是國內的突破和創新;而最大的奇蹟在於建設速度——在風高浪急的外海,運用高效、科學的施工技術,實現大橋貫通僅用3年。

洋山深水港

洋山港洋山港
洋山深水港區位於杭州灣口外的浙江省嵊泗崎嶇列島,由大、小洋山等數十個島嶼組成,是中國首個在海島建設的港口。洋山深水港規劃建設52個大型貨櫃泊位,2020年工程全部完成後,預計年吞吐量可達1500萬標箱。洋山港港區規劃總面積超過25平方公里,包括東、西、南、北四個港區,按一次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自2002年至2020年分三期實施,工程總投資超過700億元,其中2/3為填海工程投資,裝卸貨櫃的橋吊機械等投資約200多億元。到2012年,洋山港將擁有30個深水泊位,年吞吐能力達1500萬標箱,可使上海港的吞吐能力增加一倍。東港區為能源作業港區,分二期建設。一期工程包括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和海底輸氣幹線,建設規模為每年進口300萬噸LNG,每年可向上海市區供應約40億立方米LNG。其中LNG接收站位於洋山深水港區中西門堂島,主要建設3座16萬立方米LNG儲罐、3台LNG卸料臂及其他相應的回收、輸送、氣化設施和公用配套工程,占地39.6公頃,並預留二期擴建場地。LNG專用船碼頭包括一座8萬至20萬立方米LNG專用船碼頭及重件碼頭配套設施等。用LNG船運來的進口天然氣將通過東海大橋預設的40公里長的海底輸氣管線送到南匯新城輸氣站,進入上海城市天然氣高壓主幹網系統。 東港區還是遠東最大的成品油中轉基地,規劃建設1900米長的油品碼頭作業區,這是一座國家戰略儲備油庫,共分三期建設,一期工程是成品油庫和生產生活設施區,2009年3月投入使用,可儲成品油42萬立方米;遠期工程完成後可儲存成品油270萬立方米,將用中小型油輪轉運至上海等地。南港區以大洋山本島為中心,西至雙連山、大山塘一帶,東至馬鞍山。將作為洋山港2020年以後的規劃發展預留岸線。北港區、西港區為貨櫃裝卸區,是洋山港的核心區域。規劃深水岸線10公里,可布置大小泊位30多個,可以裝卸世界最大的超巴拿馬型貨櫃貨輪和巨型油輪,全部建成後吞吐能力可達1300萬標箱以上,約占上海港貨櫃總吞吐量的30%,單獨計算可躋身世界第五大貨櫃港。北港區以小洋山本島為中心,西至小烏龜島、東至沈家灣島,平均水深15米,岸線全長5.6公里;分為三期建設。

旅遊

南匯嘴觀海公園

聯繫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新城滴水湖東首

濱海森林公園

聯繫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東大公路5366號

中國航海博物館

聯繫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新城申港大道197號

上海鮮花港

聯繫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東海農場振東路2號(近三三公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