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八家子鄉

南八家子鄉

南八家子鄉位於遼寧省北票市南端,地處大凌河北岸,距離朝陽市區20公里,屬朝陽市、北票市半小時經濟圈以里。境內有濱河公路、錦承鐵路、京瀋客專等主要幹線,交通便利。周圍與大板鎮、大三家鄉、台吉鎮、章吉營鄉、桃花吐鎮、長寶鄉梨樹溝相鄰。總面積117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3136戶,8939口人。總耕地面積35333畝,有林面積9.1萬畝,森林覆蓋率50%以上。境內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資源豐富,素有“川州故里、鮮卑組地”之稱。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南八家子鄉位於北票市以南20公里,地處大凌河北岸,東與大板鎮相接,西與朝陽市雙塔區桃花吐鎮接壤,北與大三家鄉、台吉鎮毗鄰,南與章吉營鄉隔河相望。總面積117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3164戶,8939口人。總耕地面積35333畝,有林面積9.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0%以上。近年來,鄉黨委、政府確立了“1+2+3+4+5+6工程:即一路景觀,兩區構架,三村聯建,四帶疊加,五景包裝,六鄉形成的旅遊發展規劃。以有機生態為基礎,以文化傳承為招牌,以秀美可人為目標,大力扶持農家樂、採摘園、休閒農業、觀光農業。將全鄉建設成集生態、宜居、休閒、觀光、文化、文明於一體的六合一大美鄉鎮。

資源優勢

區位優勢明顯

一路三鎮的總開關和橋頭堡,通往白石、天鵝湖、鳥化石的必經之路。三燕慕容水鎮與我毗鄰並必然向我方拓展和延伸,市政府遷址燕都新城城區下移與我近在遲尺,外環只有十分鐘的車程,旅遊新區梨花山莊與我隔河相望,這些都是地理優勢為我鄉發展旅遊提供基本的交通保障。

自然資源得天獨厚

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了大凌河,金雞嶺,佛爺山,毛公嶺。長寧寺的晨鐘暮鼓、喇嘛洞的佛教石窟、金雞嶺上的小鳥龍遺蹟在向人們昭示白川州昔日輝煌,還有慕容湖,紅村激浪遊等自然資源無處可比。

人文資源獨一無二

歷史悠久,文化厚重:遼明王耶律安端契丹文化,鮮卑慕容三燕文化,三家子三支箭蒙古文化,長寧寺,喇嘛洞佛教文化,還有紅村紅色文化。

景觀資源

1、悠悠白狼水、千年古川州

南八家子鄉 南八家子鄉

古稱白狼河,在凌河北岸的黑山峽谷與窟窿山屏障之間,遼明王耶律安端在今四家板村建立一座私城,即白川州,白川州是史料記載中北票地區最早的一座城市,是遼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這裡不僅陸運便捷,水上運輸也十分順暢。“白狼金波,小舟穿梭”描繪出當時水上運輸的盛景,西至興中府(今朝陽),東達宜州城(今義縣),好一幅牧笛悠遠、漁歌唱晚的畫卷,白川州不僅風光秀美,據史料記載還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的奇景。宗教是遼代文化的重要內容,遼東白川州城修廟宇、建寺塔、拜佛、誦經、供天地、祭河流、創建廟學,史稱“川州文廟”,白川州已成為了當時一個非常美麗的文化城市。

2、喇嘛洞石窟

南八家子鄉 南八家子鄉

喇嘛洞位於南八家子鄉四家板村喇嘛洞村民組西山坡上,山坡為大凌河二級高地,坡下為大凌河衝擊平原。喇嘛洞石窟懸崖陡峭,多為天然洞穴,古人因崇尚佛教,在崖壁的石窟內雕鑿了各種佛的造像、壁畫等,集自然的鬼斧神工與後人的創造記憶渾然一體,反射了不同歷史時期佛教文化的發生、發展過程,記述了不同時期、不同階層對佛教的崇尚。

3、“長寧寺”

“長寧寺”位於南八家子鄉四家板村喇嘛洞組,始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距今已有270多年的歷史,寺內翠柏參天,樓台巨麗,殿閣巍然,佛緣雄壯、殿後是懸崖石窟、殿前凌水清澈,山水相依,氣勢恢宏。

南八家子鄉 南八家子鄉

長寧寺占地約三千多平方米,大雄寶殿一株參天古柏,據專家推測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屬遼代栽植,被譽為關東第一柏,石窟佛像斷代有爭議,北魏、清代眾說不一。

長寧寺由三大殿組成。正殿為大佛殿,供奉釋迦摩尼和如來佛祖;前殿為天王殿;後殿為老爺殿,老爺殿設于山洞之內。正殿前有鐘鼓樓各一。

長寧寺歷經百年滄桑,年久失修,多處建築已蕩然無存。2012年,一些旅居外阜的仁人志士,募集社會資金,對“長寧寺”大雄寶殿進行了全面維修,恢復了歷史原貌。

4、鮮卑祖地

南八家子鄉 南八家子鄉

南八家子鄉四家板村喇嘛洞組西山坡處,是一處國家級保護的鮮卑墓地,遼代考古研究所先後對該墓地進行過四次考古挖掘,共清理墓葬420多個。1996年度被全國評為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釉陶羊尊就出土於此,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國家一級文物,中國獨有,世界唯一,根據文物的特徵,反映了十六國時期白川州各民族間的交流與融合。

5、公主墳的傳說

南八家子鄉 南八家子鄉

據民國十五年《朝陽縣誌》記載,距朝陽縣東北五十里的八家子後山有公主墳一座,查公主系吐默特右翼旗胞弟之福晉,下嫁後,初來旗下選地,建府於十家子村,跟隨公主來者有八大匠人,現仍在附近居住。公主墳四周用青磚圍砌,內有三座白塔,高兩丈余,結構典雅素潔,山上青松翠柏,山下叢荊繁茂。1967年文革期間拆毀白塔,現僅存30餘株馬尾松。

6、恐龍腳印

南八家子鄉 南八家子鄉

南八家子鄉四家板村朝陽溝組山里,人民傳聞有個金雞嶺,沒有金雞的啼鳴,只有這一行行刻在岩石上的腳印帶著我們穿越了時空,眼前是一片蔚藍色的海洋,遼遠的天空之下,參天的叢林之中,是小腳龍的領地。金雞嶺上有許多金雞腳印,經專家考證,這些遺蹟系距今一億四千萬年前的小鳥龍遺蹟化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為豐富的古生物化石寶藏。這裡被老百姓稱作金雞嶺。

7、佛爺山

南八家子鄉 南八家子鄉

佛爺山位於南八家子鄉木匠溝境內,因其層巒疊嶂,氣勢恢宏,形如彌勒坐佛而得名。站在山頂舉目四望,可將朝陽城區、大凌河盡收眼底,遠遠望去,山峰連綿,是早看日出,晚觀落霞的好地方。山間古樹參天,花木蔥蘢,怪石嶙峋,神秘幽靜,遠離城市喧囂,無任何工業污染,是自然怡情養生的絕佳所在。

8、毛公嶺

南八家子鄉 南八家子鄉

從鄉政府所在地向雹神廟西北方向眺望,是一座名曰“毛公嶺”的山峰,海拔510米。遠遠望去,神似偉人,惟妙惟肖。毛公嶺豁達飄逸的身形,似乎永遠在庇護著這裡的安寧與和諧。

9、大凌河

南八家子鄉 南八家子鄉

南八家堪稱為水之鄉,古老的大凌河蜿蜒曲折,風光旖旎,大凌河由朝陽市匯入南八家子鄉界內,湍急的河流撞擊黑山岩石,折路向南形成一片開闊水域,像一條玉帶靜靜的流淌在紅村激浪的大壩下,曲水環抱草甸,岸邊矮樹灌木叢生,綠意盎然,濕地上花草搖曳,岸邊楊樹連綿成片,植被的顏色隨四季而變。這裡水流平緩,牧草豐盈,是多種鳥類的理想棲息地,每到候鳥遷徙的季節,便會看見天鵝、赤麻鴨等候鳥在水中覓食、棲息,引來遊人駐足觀賞。這裡擁有大自然賦予的獨特地貌,風光有巧工難繪之妙,景色有觀賞不盡之美。

10、暢心園

南八家子鄉 南八家子鄉

來到暢心園娛樂區,猶如置身於花的世界,魚的海洋。這是一處可垂釣、可賞景、有餐飲、可休閒的地方,精雕細刻的岸邊涼亭供人小憩,美麗的木棧橋橫跨水塘,與橋下水、水中魚、岸邊的格桑花渾然一體,構成一幅迷人的畫卷,令人流連忘返。

11、福源綠洲

南八家子鄉 南八家子鄉

福源綠洲生態採摘園位於南八家子鄉紅村村十家子組地塊,由福源綠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承建,該項目於2014年開工建設。計畫用地面積200畝,投資2000萬元。目前占地面積100畝,總投資1000餘萬元,主要有智慧型溫室2棟12000平方米,普通標準大棚9棟10000平方米。該項目分為兩個區域,中間由濱河公路相分割為南北兩個地塊,濱河公路以北地塊為生態採摘作物種植區,濱河公路以南地塊為餐飲娛樂區,餐飲娛樂區緊鄰大凌河北岸風景優美。對外經營的主要是純綠色無公害蔬菜類作物,主要是葡萄(有夏黑、蜜汁、著色香、金紅娃、紅香水等10餘種葡萄),目前該項目其藍莓採摘區正在培育中。

12、紅村激浪紀念館

南八家子鄉 南八家子鄉

紅村激浪紀念館坐落於北票市南八家子鄉紅村村,濱河路沿線,建築面積為500平方米,室外設有宣傳板,展館內採用立體式格局,主體以油畫、沙盤、展櫃、照片、資料和物件為主,這些文物資料是展現“紅村激浪”最真實的佐證。紅村激浪紀念館以上世紀60年代發生在紅村的真實事件為歷史背景,再現了紅村民眾在村黨支部書記王文志的帶領下攔河築壩、裂石圍田的場景,動用石方8000立方米,沙方13萬3千立方米,兩噸多的鋼釺,築成了一道八百米長的石壩,一條三米高、六華里長的沙壩,冒著嚴寒與河爭地800畝,演繹了誓叫荒灘變良田的“激浪”人生。

13、二官

南八家子鄉 南八家子鄉

2014年年初以來,我們對八家子村二官營組進行環境治理,完成水泥硬化路1300延長米,油鋪路600延長米,道路綠化600米,植樹1150株,新建護坡1500延長米,新換和維修大門50座,修建豬圈15個,廁所4個,遷墳6座,路肩鑲彩磚6000平方米,宅間路和農戶庭院硬化鋪紅磚10000平方米,建柴草棚4個,粉刷民牆3000平方米,設垃圾箱35個,建設垃圾收集池4個,新建文化體育休閒廣場1處1000平方米,休閒園1處600平方米,安裝路燈50盞。

14、慕容湖

南八家子鄉 南八家子鄉

慕容湖生態旅遊度假村位於南八家子鄉大營子村與西溝村之間,距離鄉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離朝陽市28公里,距離北票市27公里,屬大凌河北岸,占地面積約300畝,建築面積約17000平米,人工湖面積約14萬平米,魚塘約2000平米,園藝場約30000平米,停車場約3000平米,綠化面積約100000 平米,利用荒山改變水利綠化造林植樹造林面積約60000平米,大型養殖山雞基地約35畝。養殖牛羊占地約 70畝。環境優美,頗具原生態,水產豐富,屬純綠色食材,娛樂和養殖掛鈎,玩的同時,品嘗美味(山雞,鮮牛,羊肉 ,鮮牛奶,美味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