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高坪第七國小

南充市高坪第七國小

南充市高坪第七國小坐落在巍巍鶴鳴山麓,滔滔嘉陵江畔,建校於1978年,是全國學習科學實驗學校、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四川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少先隊四川省紅旗大隊、南充市最佳文明單位、南充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單位、高坪區名學校。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120餘人,在校學生3300餘人。

基本信息

學校建設

近年來,學校積三十年辦學之底蘊,各方合力,精心打造以“遵循生命成長規律,滿足個體發展需求,為孩子的幸福一生奠定基礎。”為核心內涵的達真教育,“育人的聖地,人才的搖籃”的品牌根植於南充人的心中。學校投入大量資金改善辦學條件,最佳化教育資源,建成微機室、語音室、美術室、音樂室、舞蹈訓練室、合唱訓練室、圖書閱覽室、多功能階梯教室、課件製作室、網路控制室、校園廣播系統、閉路電視系統、衛星地面接收系統、網際網路、教室安裝有電子白板等多媒體設備。對校園進行了綠化、美化、硬化,校園綠樹成蔭,環境宜人,鐫刻在教學樓上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幾個大字,正體現了學校“崇尚自然,以人為本,注重發展”的辦學理念,營造了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

學校一貫堅持“塑真德,創真境,求真教,做真師、育真人”的辦學思想,確立了“文化、品質、習慣、溝通、合作、創新”等六大育人目標。陶行知先生的育人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成為高坪七小打造 “達真”文化的一個剪影,也是高坪七小追求“達真”教育的精髓。

“達真”,就是達理論之“真”,堅持不懈地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 “達真”,就是達規律之“真”,更自覺地認識規律、遵循規律、運用規律;達真,就是達科學之“真”,增強在實踐中創新的智慧和勇氣。偉大的時代需要“達真”的精神,開拓的事業需要創新的實踐,南充市高坪第七國小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實施的是達真教育,不僅僅重視教學質量,更重“德”求“真”,崇尚的是立真德、求真知、說真話、辦真事、做真人。“達真”體現於學校智育德育、教學教研、特色培育、課程設定、教師發展、學生成長等方方面面。

校園環境創真境。“達成孩子人生夢想,展示學生真我風采”既是七小人不懈的追求,又是教育人神聖的使命。學校的教學樓,是一扇知識大門的造型,校徽設計為一把金鑰匙形狀,寓意打開知識的大門。陶行知先生的塑像屹立校園,用他最真實而親切的笑容告訴每一個孩子,做真人,做真事高於一切。學校的文化牆上有學生的笑臉牆,展示學生最美最真實的童年,校園之星讓孩子們走進榮譽的殿堂。文化長廊里學生作品的展示,讓每一個孩子能展示自我,成就自我。

學校充分利用走廊牆壁的育人功能和警示作用,每個教室外面有作品展示欄,中隊牌,彰顯每一個班級的班級文化和特色,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靜謚的書香環境中成長。教學樓的欄桿上分別是誠信、修身、勵志、勤學的經典故事,讓孩子從小在這些流傳千古的育人故事中接受真教育,學會體貼、尊重、寬容、誠實、負責、平和、忠心、禮貌、幽默等良好的品行。

學校文化浮雕“達真”,從刀耕火種的石器時代到如今信息與科技的迅猛發展,它用抽象化的手法展示了人類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獲得進步和發展,這成為全校師生不懈追求的精神圖騰。

多管齊下塑真德。德育要回歸生活與實踐,在生活中體現品德,在實踐中塑造品德,順應生命成長的需求。我們大力開展“五個一”活動。學校長期堅持開展“每天讀一篇好文章,每天幫家長做一件家務事,每天堅持一個好習慣,每天捐一分錢幫助貧困學生,每天拾一次紙屑(或果皮)”。在每天的堅持中同學們逐漸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如春風化雨融化在孩子們的心田,以“誠實守信”為主題的詩歌朗誦把誠信之風吹遍了校園的每個角落;以“文明禮儀”為主題的合唱比賽讓校園裡處處演繹著文明、團結的風景線;在捐款箱前同學們稚嫩的臉上流淌著的同情的淚水,在烈士墓前同學們帶著童聲的錚錚誓言,在母親節、教師節里同學們新手製作的精美卡片,都在昭示著愛的品質已經在七小的孩子們身上已經生根發芽,拔節成長,他們靈動的生命讓幸福的校園滿庭芬芳、生機勃勃。

積極開展德育自主實踐活動。少先隊成立萬花筒(新聞),亮眼睛(紀律),新活力(體育),綠草地(環保),金掃帚(勞動),靈巧手(科技),小紅帽(組織),書香閣(學習),紅綠燈(安全)等學生髮展部門9個,每個部門通過競選產生學生部長,確定一名指導教師,自主擬定活動計畫並組織實施,定期開展“小手牽大手,文明伴我行”、“愛我高坪”、“共建和諧社區”等德育社會實踐活動。

創新國旗下的教育活動。每周的升國旗儀式,變值周領導進行國旗下的講話為國旗下的風采展示活動,每周圍繞一個教育主題,表現形式不限,由每箇中隊承擔一次,全部學生參與,為每一個孩子提供一個舞台,讓學生把才藝充分展示出來,既塑造了孩子的自信心,增強了他們面對生活的勇氣和決心,還把德育教育以寓教於樂的形式浸潤進孩子的心田。

教學相長求真教。追求真實的課堂,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遵循學生成長發展的規律。課堂上摒棄花哨的架子和空洞的表演,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啟導作用,充分相信學生,將機會讓給學生,在課堂上更多看到的是學生活動的身影,更多聽到的是學生質疑的聲音。實施目標激勵,抓好課堂教學監控,堅持教師候課制度;堅持開展課堂開放日,家長聽課日,每周上一堂語文、數學、藝體公開課等活動。

教學成果

課題教研,以競教促教研。教研工作是學校非常重要的工作,深化教育內涵,提升教育質量。推行“以課題抓教研,以競教促教研”。課題讓教研活動有的放矢,理論結合實際而富有成效,競教讓教研充滿活力,讓教學骨幹有機會脫穎而出。

問題即課題,人人有課題,三個學科大組根據組內老師的建議各自確立一個研究方向,或者由學校確立研究的主題。開展研究活動,各年級通過“說課(說出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及如何指導教學設計)、上課、評課(加入課堂觀察,將課堂要素作為量化依據,比如觀察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次數和質量,教師啟導作用的體現,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體現次數和質量等),比較誰的研究成果更精深,誰的指導效果更好。通過打分評比優秀教研年級和優秀骨幹教師。幾年來,學校參與研究的省級課題2個,市級課題5個,100%的專任教師有自己的科研課題。近幾年來,教師共撰寫論文200多篇,其中在報紙雜誌上發表100多篇,獲國家級獎20多篇、省級獎50多篇、市級獎60多篇。其中,課題《農村國小素質教育基本途徑的認識與實踐》榮獲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二屆普教教學成果二等獎,《數學情境與提出問題》教學實驗獲國家級數學教育創新三等獎,《構建數學知識——生活課堂培養創新實踐能力》獲南充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愛與責任實踐研究》南充市人民政府普教成果二等獎。

教研活動與教學常規展評相互結合,通過各年級教研活動後教學常規資料展示進行評比,評比結果既反映了真實的課堂,又回饋教師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注重細節育真人。所謂育真人,就是讓學生奠定好人生的基石,成為德才兼備,與時俱進,敢於創新的合格人才。

校園風采

師生狀態

“一牆一鏡一鈴”,細節育人顯魅力。學校充分利用教學樓走廊營造文化氛圍,張貼師生書畫作品,懸掛圖文並茂的德育宣傳畫。內容涉及環保、美德、勵志、勤學、創新等,孩子們偶爾駐足觀賞,便會受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校門右側,安裝了一面巨大的儀容鏡,儀容鏡兩側“發必理,面必潔,衣必整,容必善”和“言必真,行必正,業必勤,態必雅”的溫馨提示會讓孩子停下步子,整理儀容。學校還獨樹一幟,在上學、出操、放學等不同時段,精選古今中外的經典曲目作為鈴聲,並配以恰當的語音提示,如“同學們,上課了,請迅速回到教室”“下課了時間到了,老師,您辛苦了”等,使孩子們在優美的音樂中既受到了美的薰陶,又能根據提示規範日常行為,有力地促進了孩子們良好習慣的形成。

五育並舉,注重特長。學校提倡學生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特長培育。在這種理念的指引下,學校把特色教育作為素質教育重點來抓,組建了樂器隊、舞蹈隊、合唱隊、籃球寶貝等校級特色小組,成立了《中國少年兒童》雜誌社小記者站,開展了“國旗下展風采”“達真杯英語口語大賽”“誦讀經典傳承文明”等特色活動,為學生個性發展、特長展示搭建了有效平台,幾年來學校特色教育碩果纍纍。學生在參加聲樂、書法、繪畫、圍棋、科技製作等比賽中屢獲國家、省、市級大獎。其中姜宇航獲得央視全國聲樂大賽少兒組金獎、唐垚在全國圍棋爭霸賽上勇摘少年組桂冠,黃鏡禧在久久童裝全國少兒模特大賽中獲“十佳模特”光榮稱號,20餘名同學在全國書畫大賽中奪得金獎。

為給學生提供才藝展示的平台,學校利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開展了“國旗下的風采”活動。該活動以班為單位,要求全員參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或唱歌,或跳舞、或彈琴、或朗誦,只要有一技之長,都可以給學生一個舞台。該活動自開展以來,深受孩子們追捧。如今,在國旗下用自己的才藝向祖國母親獻禮,在藝術節上,用自己的特長向社會展示,在晨教活動中,用自己的曲藝為同學琅琅書聲伴奏,已經成為每一個孩子最憧憬的夢想。悉心育英才,桃李滿天下,學校曾為南充市文科狀元肖敏、理科狀元鄭值的成長做好了國小階段的啟蒙教育。近三十年來,從高坪七小走出的學生中,從大學畢業到各級崗位上工作的已達萬人以上。

精心育人做真師。所謂做真師,就是指教職工要腳踏實地,用科學的方法全心全意做好本職工作;就是指關注教師作為人的基本發展需求,滿足教師在身體健康,教學水平,網路空間,心理健康,校外遠足,藝術修養等方面的發展和需要。

校園論壇

學校還致力於打造達真論壇,為教職工搭建一個真實的平台。達真論壇以每周一的教師例會為載體,由學校選派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等,就教學、班級管理等方面的感人故事、成功經驗、教學隨想等面對全體教職工進行交流。所交流的內容均來自教學第一線的真實案例,生動細膩,借鑑性強,常引起教職工的共鳴。黃勤蘭老師的《痴心一片終不悔,心血澆灌希望花》、李懿老師的《愛與責任》都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全體教職工以課堂為陣地,潛心教書,精心育人,不斷提高自身修養,爭做學習型、研究性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班級管理藝術,湧現了一大批愛崗敬業的楷模。羅小瓊老師已年過半百,依然擔任著一年級8個班的體育教學工作,從來沒有叫過一聲苦,喊過一聲累。她在操場上精神抖擻,對學生要求嚴格,一招一式都要一絲不苟。路過的民眾常常伸出大拇指稱讚:“這個老師真了不起!”楊麗老師給自己布置了一項必須完成的作業——和每一位孩子聊天。每天課間或放學後,她都會主動找孩子和她聊天,給老師提意見,暢談開心事,傾聽苦惱聲,在隨意愉悅的交談中,孩子們感受到了她真誠的愛,親切的稱她為“楊媽媽”。與此同時,老師們還潛心教研,用教育科學指導教學工作,從而大力提升了教學水平。在本期的教學大比武中,七小捷報頻傳,有3位教師獲得市級一等獎,1位獲市級二等獎,4位教師獲區級一等獎,7位教師獲片區一等獎。

共謀發展說真話。說真話,就是老師們坦誠相見,實事求是,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高坪七小是一個溫暖和諧的大家庭,老師們情同手足,學校上下一心,總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謀七小新發展。

學校有團結務實、廉潔高效、銳意進取的領導班子,有經驗豐富、愛崗敬業、開拓創新的教師隊伍。我們一直積極在教師中開展 “我為七小科學發展獻計策”活動,每每涉及到學生成長、教師發展、學校硬體設施、制度建設等方面都能聽到真知灼見。在民主生活會上,大家談優點實事求是,說缺點坦誠相見。幾位退下來的老校長的發言更是情真意切。他們說,自己雖然不是領導了,但依然是七小人,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情懷永遠不會改變。任何時候,他們都會為七小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黨建特色求真品。在今年,我校作為南充市黨建示範圈創建示範點,更是努力以黨建帶動學校工作,通過一名黨員一名旗幟,黨建帶隊建的特色工作奏響達真的更強音符。

我們落實黨員主體地位,大手牽小手,以黨建帶隊建,我們主要通過“黨員帶機構,黨員帶中隊,支部帶團隊,隊建跟黨走”幾個途徑實現。學校在少先隊大隊部的基礎上,設立的九個部門分別由黨員擔任輔導老師,負責安排這個機構的各種活動並組織實施。要求這些機構除了履行日常工作職責外,每學期要設計、組織、開展至少兩次相關的教育活動。近年來,我們大隊部的文體部組織進行了“古塔展新顏,童心頌黨恩”的合唱比賽,舉行了六一藝術節;勞動部組織開展了“愛我高坪”、“大手牽小手”的社會實踐活動;宣傳部組織進行了道德問卷調查活動;安全部組織開展了消防演練和文明勸導活動。我校每個班的中隊輔導員都指定由一名黨員負責或協助,通過隊會課和各類活動的組織開展,黨員輔導員們充分發揮了主體作用,通過講黨史、聽黨課等對學生們滲透思想教育,黨史教育,理想教育,讓學生從小對黨有正確的認識。教育是關心下一代的工程,涉及民族未來的事業。我校少先隊每個月的德育活動主題圍繞黨的宗旨、政策方針與當前需要確定,我們通過升旗儀式、手抄小報、書法比賽、歌謠傳唱、經典誦讀、烈士陵園掃墓、退休黨員講黨史、主題夏令營等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鍛鍊能力,提高素質。讓黨的光輝形象和光榮歷程,走進每一個孩子心田,從小養成愛國愛黨,愛我中華的意識。

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凸顯黨員的主體作用,我校黨支部在建立黨員責任區,黨員示範視窗和黨員示範崗位的基礎上,在校園內顯眼的位置為每個黨員樹立了一面黨旗,黨旗下方有黨員的名字和承諾,將黨員置於廣大民眾的監督之下,讓黨員時刻感受到我是黨員我光榮,我是黨員我帶頭,我是黨員我奉獻,從而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本職崗位上不斷創新,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先進的辦學理念,優越的辦學條件,雄厚的師資隊伍,優秀的教育質量,為高坪七小的闊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高坪七小全體教師將 勇立教改潮頭,克難奮進,傾力打造達真品牌,為把學校辦成教育質量一流、教學設施先進、教學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的巴蜀名校而不懈奮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