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

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

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成立於1958年10月,是國內最早成立的專業采供血機構之一,是南京市一所市屬集臨床采供血、醫療、教學、輸血科研、器官移植配型、親子鑑定為一體的公益性醫療衛生機構。中心於1993年通過國家衛生部評審,成為我國首家經驗收合格的血液中心。2001年該中心年采供血13.14噸,居全省之首,在全國同行中也居前列。五十多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衛生局的直接指揮下,該中心擔負著南京市行政區域內市屬醫療機構及部分省屬和部隊醫療機構的臨床供血任務。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1989年以前,單純供血的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擁有一幢三層建於上世紀 60年代初的業務樓,面積900多平米,八十年代中期該中心在本單位狹小的空地內再建一幢四層辦公業務樓與舊樓銜接,總面積不足3000平方米。十幾年來,特別是1998年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以後,中心業務的不斷發展和服務功能的日趨完善,業務用房日顯緊缺,已經直接影響並嚴重製約將來我市輸血工作的開展。

以下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1、按照衛生部《血站基本標準》,年采供血量10000升以上,業務部門建築面積應為1500-3000平方米,南京血液中心的辦公業務用房相加不足3000平方米,只相當於地級市的中心血站。

2、南京血液中心的基礎設施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曾經是全國血站的樣板,《獻血法》實施後,國務院對西部及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采供血機構進行了重點扶持,全國各城市為適應無償獻血事業的發展大力推進血液中心基礎建設,北京、上海、天津、濟南、長春、廣州、福州、杭州 、深圳、大連、西安、貴陽、烏魯木齊等城市血液中心新建擴建項目竣工或正在緊張建設。其中上海市血液中心地上建築15層,地下1層,總建築面積20000平方米。本省內的蘇州、常州、無錫、鎮江、徐州、南通、淮安等地市的中心血站近十年來用房硬體水平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的基礎建設水平甚至不及江陰、張家港等縣級市的血站。毋庸諱言,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的房屋硬體水平在全國同等級的血液中心已經相當落後,江蘇省內也屬於中下水平。這與該中心在臨床醫療,科研實力等軟體水平形成了鮮明反差,更與江蘇省作為全國經濟大省,南京市作為省會城市的實際情況極不相稱。

3、1998年以前,我市臨床的血源70 %來自農村有償供血者,隨著《獻血法》的實施,70 %的血源來自無償獻血者,我們的方向是朝著100 % 來來自無償獻血者而努力。現實與方向必然需要血液中心的硬體環境與此相適應。據調查1980年該中心年供血約200萬毫升,獻血約5000人次,到了2002年已達1200萬毫升,獻血51000人次,除了街頭流動獻血車獻血30000人次以外,約21000人在血液中心獻血。由於歷史的原因,血液中心處在鼓樓醫院等單位的辦公區和家屬區“重重包圍”之中,現有發展空間為零,血液中心內狹小的空間,獻血單位的車輛難以進入,更無較大的停車場,致使較大規模的獻血活動在血液中心內無法進行。

4、根據國外先進的經驗,采供血機構基礎設施未來的發展趨勢是營造賓館式的氛圍,以避免獻血者像進醫院一樣緊張。這種適應未來的需要只有在新的建築才能得到實施和體現。

黨的十六大提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加快建設小康社會。血液中心同供電、供水、供氣、電信等部門一樣是一個關係到廣大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重要部門,又是一個視窗從一個側面體現出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我們認為,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基礎建設水平滯後的現狀與南京市在新世紀的城市定位對血液中心的硬體的要求相距甚遠,再不加以解決必將影響我市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甚至影響南京市的城市綜合實力。

機構設定

血源管理科

血源管理科成立於1980年,是血液中心成立最早的科室之一。科室下設的職能部門有宣傳組和獻血服務組。

宣傳組主要承擔著全市的單位團體獻血組織招募工作;無償獻血宣傳、相關的新聞報導和市獻血辦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及采供血應急預案的組織和實施;宣傳組還兼管全中心的健康教育工作。

獻血服務組主要負責各審批點的日常管理;對用血者的審批、獻血者及親屬用血後的償還服務;獻血者信息更改、補發《無償獻血證》的接待和辦理工作;負責Rh(D)陰性獻血者的隊伍的管理;協助南京市紅十字會無償獻血志願工作者服務隊的招募工作;負責進行定時、定點、定量的市區內各採血點無償獻血後的電話回訪;負責團體無償獻血時的引導和巡視工作。

血源管理科工作時間是:每周一~周五8:30~16:30

體檢採血科

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體檢採血科的工作任務是負責獻血者全血採集的工作,包括獻血者的諮詢、篩選、信息錄入、血液及血液標本的採集等。負責此項工作的均是有正規資質的衛生技術人員。

機采科

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機采科是血液中心的重要業務科室。科室主要負責無償成分血小板的採集,年採集量達到9000多個治療量,有效地保障了南京市屬醫療單位臨床病人充足、安全、及時的新鮮血小板供應。另外科室還結合臨床科研,開展採集、凍存幹細胞,特種血液成分採集、治療性單采等業務。成為一個集采供血、科研、教學於一體的全省乃至全國一流科室。

機采科人員配備完善,並擁有多台世界一流先進設備:具有高級職稱一名,碩士研究生二名。科室工作人員曾先後多次在省市及單位技術比武中獲獎。使用單采機包括有汾沃公司Amicus 9台,Trima 2台,MCS+1台,日採集血小板可達八十至九十個治療量。科室具有三項國家發明專利,在國內著名期刊發表論文四十多篇,承擔並完成三項南京市科技發展基金項目。

機采科科室設定在血液中心二樓,工作間布置整潔規範、寬敞明亮、室內空氣流通、窗外視野開闊,休息間內獻血者及陪同人員還可享用豐富多樣的食品和飲料。

成分科

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成份輸血科1990年成立,由當初分離單一血漿為主發展到如今能向臨床供應十多個血液成份製品。製備的品種和數量逐年增加,臨床血液成分的套用超過99%,進入全國輸血先進行例。同時成分科還發揮自身優勢配合南京各級醫院開展成分輸血的臨床套用,治療各種血液病和自身免疫疾病。成份科在抓產品質量和數量的同時,十分關科研發展,建科以來有3個科研項目獲得全國第一。(1)第一個在國內開展用新技術製備濃縮血小板,使血小板回收率平均增加15%,血小板產品純度高,輸用前不需要交叉配血,省去了臨用血小板前許多複雜實驗。該項新技術受到中科院院士阮長耿推薦,獲得江蘇省科技進步四等獎、南京市抖科技進步三等獎,全國有十幾個血站派員來進修交流;(2)在國內首先引進新一代紅細胞保存液,使紅細胞的保存期從21天延長到35天,節約了寶貴的血液資源。該保存液研製者鄒元國榮獲1993年度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功臣,市政府獎勵十萬元;(3)在全國第一個研製出白細胞過濾器,並成功的把該項技術作為商品轉讓給生產企業。該項技術已經被南京市政府確定為高新技術成功轉化成產業,技術發明人鄒元國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現階段供應的血液製品有:1紅細胞懸液;2新鮮冰凍血漿;3病毒滅活血漿;4冷沉澱物;5洗滌紅細胞;6洗滌解凍長期保存的稀有紅細胞所謂熊貓血等。

計畫供血科

該科室全年執行24小時工作制。具體負責:制定血液需求計畫;采供血應急方案的啟動;對血液質量投訴和輸血不良反應的投訴和受理反饋;與臨床用血醫院的業務溝通。

檢驗科

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實驗室始建於1968年,受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法人授權並從事臨床醫療采供血的血液檢測業務工作,是具有公正地位、法定的血液檢測機構。實驗室現有在職人員14名,其中有13名畢業於醫學檢驗專業,14人中包括:研究生3名、本科學歷3名、大專學歷3名、中專學歷4名、醫療技術工人1名(負責獻血員資料裝訂),完全有能力勝任實驗室血液檢測的各項工作。實驗室現有房屋實使用面積680平方米,擁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樣品處理機3台、大型全自動酶免系統2套、酶標儀2台、洗板機4台,全自動生化分析儀2台、全自動核酸檢測儀2台,全自動血型檢測儀2台,試劑貯藏冰櫃7台、超低溫冰櫃2台、普通離心機4台、溫控高速離心機1台、雙迴路高壓配電、UPS 2台及標準PCR實驗室等設施。實驗室全部業務工作實行計算機網路化管理,確保了檢測的高效準確進行以及檢測原始數據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本科室主要負責血液標本的檢測工作。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對所有血液和血液製品用酶聯免疫的方法進行兩次篩查。篩查項目包括:B肝表面抗原(HBsAg)、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體(Anti-HIV)、C型肝炎病毒抗體(Anti-HCV)、梅毒螺旋體抗體(Anti-TP)、谷丙轉氨酶(ALT)、ABO和RH D血型,同時對部分樣本進行HBV,HCV,HIV病毒檢測。

本實驗室自從1997年至今每年參加衛生部室間質量管理評價的結果都為優秀,經國家衛生部和省五周期檢測結果均取得良好成績,受到同行業專家的好評。2010年7月,本實驗室順利通過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的認可。

研究室

研究室主要開展血液免疫學和免疫遺傳學(親子鑑定)兩個方面的相關研究。在血液免疫學方向上常規開展的工作主要有:紅細胞疑難血型鑑定、紅細胞疑難配血、血小板抗體篩查與鑑定、血小板交叉配血、新生兒溶血病預診與實驗診斷、個體化輸血方案設計和臨床輸血指導工作等;在免疫遺傳方向上常規開展司法親子鑑定、人類白細胞抗原分型、組織與器官配型、免疫相關基因與疾病易感性等工作。

財務科

財務科的主要工作:參與中心發展、規劃、投資和經營決策;負責中心年度財務預算相關工作,監督預算執行和完成情況;負責中心財務核算相關工作,準確報送各類報表,做好財務決算和財務分析;負責中心物價、收費管理工作;負責中心固定資產、材料物資以及資金等國家財產的安全,定期進行監督和檢查。

辦公室

1、代表領導處理全局性的問題,是指揮、控制整個單位工作的中心部門,確保中心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2、黨務工作,中心無償獻血宣傳工作;

3、制訂中心發展規劃,負責血站檔案、工作計畫、年度總結、年鑑、站志等材料的撰寫,血站發文的核稿工作,保證公文處理規範化,中心對外新聞發布、新聞稿件的擬寫;

4、負責中心的會務組織安排、接待工作,並做好會議記錄、紀要。對於會議做出的決定,負責督辦;

5、中心網站的信息發布、內容更新、後台維護等;為中心采供血信息系統、計算機網路的正常運轉提供技術支持服務;

6、中心的印章、文印、保密、議案、提案、綜合信息、接待、協調、值班安排工作;

7、中心綜合檔案室的管理工作,按期收集、整理、立卷、歸檔工作,保證中心檔案的完整性和利用率;

8、負責中心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創建、消防安全等工作;

9、負責中心基本建設的考察、立項等具體工作。

質量管理科

質量管理科是血液中心重要的質量監管和血液安全研究科室。科室職能包括質量控制與質量管理,承擔著血液中心采供血過程的監督、考評以及原輔材料、設備設施、血液產品的質量抽檢、監測工作。同時還負責血染安全、經血感染性病毒的研究工作。科室質量管理人員4名,其中副高級以上職稱人員1名,博士研究生1名,碩士研究生1名;分設酶免、理化和細菌實驗室;配備全自動生化儀1台、五分類血球計數儀1台,各種檢測設備數十台套。血液安全研究現有工作人員3名,配置細胞培養間一套,生物安全櫃2台,高速離心機器2台,梯度PCR儀式2台,實時螢光定量PCR儀1台,小型移液工作站1台,多功能酶標儀1台,細胞培養箱2台。

為了加強采供血機構科學化、規範化管理,2007年血液中心依據“一法兩規”,建立了中心的質量體系,體系文體已升級為2009/2版,作為血液中心的質量管理核心科室,工作中堅持定期深入一線,及時發現和解決質量問題,提出持續改進意見。

自身建設方面,質管科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建立了質控實驗室的各項檢測操作規程。全部檢測過程遵循《全血成分血質量要求》、《中國輸血技術規程》相關指標和規程,對中心所有的關鍵性設備,業務場所環境進行有效的監控,對血液中心采供血業務涉及的所有一次性採血袋、檢測試劑等耗材樣本進行進貨檢測,確保所有耗材試劑符合國家要求,為保證血液質量把好第一關,按國家規定對血液成品等進行抽檢,確保血液產品的質量,定期對血液產品進行分階段檢測,過程中嚴格技術要求,確保各類血液組分的生理特性、標識容量、生化指數、無菌指標等均符合《全血成分血質量要求》要求。

2009年為適應新的發展需求,中心以質管科為依託展開了血液安全為主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B型肝炎病毒流行病學研究、獻血HCV感染的免疫應答及基因序列多樣性研究、單克隆抗體的研究平台的建設等工作。先後承擔相關研究課題2項,重大研究項目一項。

總務科

中心總務科現有職工17人,是中心後勤保障科室,分為庫房,設備維護,消毒供應,廢棄物處理,駕駛班五個部門。主要承擔中心采供血工作所需儀器設備、耗材、試劑及輔助材料的採購、保管、發放等管理工作;負責組織評價合格供應商,建立合格供應商名單並對其實施動態管理;承擔中心固定資產、基礎設施、監控和測量儀器設備裝置的維保等管理工作;承擔中心所有采供血工作所需器械、輔料的消毒和供應工作;負責中心醫療廢物的收集與處理;承擔中心無償獻血車、送血車、公務車等的車輛保障工作。負責各個採血點和採血屋的物資配送、血液的往返安全運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