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南京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南京林業大學從事工科教學與科研的院部之一,始建於1952年的森林工程系,是國內相關領域綜合實力最強的院系之一,初名為木材工業學院,歷經學校院系調整,幾度易名。2013年4月,基於對學院建設與發展的長遠構想,將木材工業學院更名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把學院的發展方向調整到世界科技發展的主流方向。全院現有木材科學與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包裝工程和環境工程等4個本科專業及7研發方向招生,其中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

學院簡介

學院是”全國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中國林學會華東地區木材工業學會“的牽頭單位,已為國家培養了萬餘名本專科和110餘名碩士、博士研究生等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並接受過越南、法國、德國、加拿大、日本的留學生來院學習,每年輸送的高質量畢業生深受社會和用人單位的歡迎,學院也因此享有較高的聲譽,在國外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105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22人,副教授34人,博士生導師15人,碩士生導師30人,教師隊伍中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全國百篇優秀論文獲得者1人,全國教師楷模1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江蘇省“333人才工程”培養對象8人”、“青藍工程“培養對象5人,”六大人才高峰“項目資助4人。

科研概況

學院現有“木材科學與技術”和“機械設計與理論(木竹加工裝備工程)”2個博士點二級學科,“林業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木材科學與技術”和“材料學”2個科學碩士點,以及林業工程、材料工程2個專業碩士點,其中“木材科學與技術”二級學科、“林業工程”一級學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是我校林業工程博士後流動站組成學科之一。學院擁有“木材加工與人造板工藝”國家林業局暨江蘇省重點開放性實驗室、“國家林業局竹材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速生材與農作物秸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林業局人造板及其製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南京)”和“國家林業局林產工業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技術中心”等6個省部級機構。

教學成果

改革開放以來,學院先後承擔和完成國家級、省部級和委託科研課題百餘項,其中,40多項分獲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在推廣科研成果、對外技術服務和促進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國內木材工業界有廣泛的聯繫和較大的影響並占一定的地位,在國外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本院致力於建成以教學、科研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研究中心,本著面向社會、面向生產和面向市場的精神,熱誠歡迎全國家具設計與製造、室內設計與裝飾、木材加工、木質裝飾材料及人造板生產、木業製造的企業和單位來本院參觀交流,進行科技合作,本學院可提供科研成果的技術轉讓、合作研究、科研開發、工程設計、技術入股、技術和信息諮詢、技術診斷、技術顧問、人才與技術培訓、技術翻譯、標準與技術檔案制定、產品檢測、技術書籍與資料及技術人才介紹等各項科技服務。

辦學合作

學院高度重視國際科研與合作,與英國、日本、德國、法國與加拿大等國家的對口學校與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聘任了一批國外知名學者為兼職教授。學院基本上每2-3年主辦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建院50年來,學院教學規模與質量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現有在校各類學生2000餘人,研究生150人,累計為國家已培養各類人才萬餘人,在我國木材工業和其他各條戰線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學院的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形勢喜人 。與加拿大UBC大學合作辦學項目----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已獲得教育部批准。

院士風采

南京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南京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張齊生1939年1月出生於,浙江省淳安縣人,1956年畢業於浙江省嚴州中學,1961年畢業於南京林學院木材加工專業,現任南京林業大學教授、浙江林學院名譽院長、國家林業局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1997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長期從事木材和竹材加工利用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堅持科技創新,重視科學研究與經濟相結合,先後主持完成的“鉛筆板新工藝研究”獲天津市優秀科技成果一等獎、國家發明三等獎;“竹材膠合板的研究與推廣”獲林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發明專利金獎; “南方型楊樹木材加工技術的研究與推廣”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落葉松單寧酚醛樹脂膠粘劑的研究與套用”獲國家發明二等獎;“竹質工程材料製造關鍵技術的研究與示範”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三完成人);“竹炭生產關鍵技術、作用機理及系列產品研製與套用”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還榮獲何梁何利科學技術獎。為中國的木材和竹材加工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是中國和世界竹材加工利用領域的開拓者。近期正在從事生物質能源多聯產技術的研究與套用,為木材“三剩物”和農作物秸稈探尋一種多產品、高附加值利用的新途徑。
治學嚴謹、工作勤奮,先後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專著、譯著8本;獲發明專利16項;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30餘名。榮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中青年科技專家、全國星火科技先進工作者、全國科技推廣先進工作者、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標兵、江蘇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發展規劃

“十二五”期間,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以生態保護和資源綜合高效利用為目標,以“木材科學與技術”重點學科為龍頭,以教學質量工程和科研課題申報為抓手,全面帶動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和學科領軍人才的培養,鞏固“木材科學與技術”這一國家級重點學科在全國同類院系中的領先地位,保持其在國外同行中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積極培育戰略性新型產業關聯的學科和交叉學科領域,拓展和升級傳統學科領域。為了實現“十二五”上述目標,學院要認真紮實地完成六項主要任務:1、以傳統優勢特色專業為基礎,向引領行業未來的新領域拓展;2、最佳化資源配置,構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教學科研平台;3、完善人才建設體系,加強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和引進; 4、提高研究生論文質量,創建國家級教學示範基地;5、搶抓機遇,實現課題級別、課題總經費等方面新的突破;6、拓展國際合作新領域,提高在國際同行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根據學校“十二五”發展規劃的目標,學院將依據社會需求,最佳化現有本科專業(方向),籌建“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新增“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專業,形成以“木材科學與工程”為傳統優勢特色專業為基礎,向適應當今社會經濟發展、引領行業未來的“新材料”和“資源循環利用”領域拓展。在現有的實驗室等資源的基礎上,最佳化資源配置,構建 “本科實驗實踐教學平台”和“資源共享科研平台”,成立 “生物質工程研究院”。爭取在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或國家重點實驗室方面有所突破,積極申報國家級速生材與農作物秸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生物質工程重點實驗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