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景區

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位於南京城南,指的是以夫子廟建築為中心,秦淮河為紐帶,東起東水關淮青橋秦淮水亭,越過文德橋,直到中華門城堡延伸至西水關的內秦淮河地帶,包括秦淮河兩岸的街巷、民居、附近的古蹟和風景點,是南京最繁華的地方。
南京在歷史上曾經十一次定都。六朝時代,夫子廟地區已相當繁華。[1]烏衣巷、朱雀街、桃葉渡等處,都是當時高門大族所居。在明代,夫子廟作為國子監科舉考場,考生雲集,因此這裡集中了許多服務行業,有酒樓、茶館、小吃,青樓妓院也應運而生。內秦淮河上“漿聲燈影連十里,歌女花船戲濁波”、“畫船蕭鼓,晝夜不絕”,描寫的就是當時秦淮河上的畸形繁華景象。
由於歷史的變遷,十里秦淮昔日繁榮景象早已不復存在。1984年以來國家旅遊局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對重點開發秦淮風光帶進行了復建和整修,恢復了明末清初江南街市商肆風貌,秦淮河又再度成為我國著名的遊覽勝地。
經過修復的秦淮河風光帶,以夫子廟為中心,包括瞻園、夫子廟、白暨洲、中華門,以及從桃葉渡至鎮淮橋一帶的秦淮水上遊船和沿河樓閣景觀,集古蹟、園林、畫舫、市街、樓閣和民俗民風於一體,還有誘人的秦淮夜市和金陵燈會、民俗名勝、地方風味小吃等,使中外遊客為之陶醉。
1990年秦淮風光帶入選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列,2000年被評為國家第一批4A級景區,2010年,南京夫子廟-秦淮河風光帶景區晉升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門票:夫子廟全價40元(贈送小紀念品)學生票20元(無紀念品)
位置:位於南京城南,以夫子廟建築為中心,東起東水關淮青橋秦淮水亭,越過文德橋,直到中華門城堡延伸至西水關的內秦淮河地帶。
編輯本段秦淮河秦淮河是長江的一條支流,千百年來,秦淮河哺育著古城南京,“錦銹十里春風來,千門萬戶臨河開”,這裡逐漸成為金陵城的繁華地帶,許多豪門世家、權貴差不多都聚居於淮水兩岸,繁華昌盛,金粉樓台,鱗次櫛比。夫子廟附近的河房是綺窗絲幛,十里珠簾,燈船之盛,甲於天下。許多名勝古蹟、歷史掌故、風流韻事,都發生在它的身旁,被歷史文人騷客吟頌傳唱。
編輯本段烏衣巷烏衣巷位於夫子廟西南數十米,是一條幽靜狹小的巷子,原為東晉名相王導、謝安的宅院所在地。舊時王謝子弟善著烏衣,因而得名。為紀念王導、謝安,在烏衣巷東曾建有來燕堂,建築古樸典雅,堂內懸掛王導、謝安畫像,仕子遊人不斷,成為瞻仰東晉名相、抒發思古幽情的地方。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那首膾炙人口的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就是對此處的感嘆。
編輯本段夫子廟夫子廟位於秦淮河畔,又稱孔廟、文廟或文宣王廟,是供奉和祭祀我國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宇。現在的夫子廟建築富有明清風格。它以大成殿為中心,從大照壁至衛山,南北成一條中軸線,左右建築對稱,占地26300平方米,建築古樸,雄偉壯觀。
夫子廟以秦淮河自然河流為泮池,南岸有大照壁,全長110米,建於明萬曆三年(1575年),俗稱"萬仞宮牆”,意為孔子學問高深莫測,表達後人對孔子的敬仰和讚揚。
貢院貢院又稱江南貢院,是夫子廟地區三大古建築群之一。貢院始建於宋乾道四年(1168年),是當時建康府、縣學考試的場所。明朱元璋定都南京後,集鄉試、會試於此,考生眾多。明成祖永樂年間在此重新興建,貢院始具規模。當時的貢院成正方形,占地約70000多平方米,有供考試用的“號舍”20644間,規模龐大,建築雄偉,為當時全國23個行省的貢院之最。
編輯本段瞻園明初,朱元璋因念功臣徐達“未有寧居”,特給中山王徐達建成了這所府邸花園,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時,題書“瞻園”二字。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這裡先後為東王楊秀清和夏官丞相賴漢英的王府花園。
園內的主題建築是靜妙堂,它一面建在水上,宛如水榭。該堂把全園分成兩部分,南小而北大,北寂而南喧,南北各建一假山和水池,以溪水相連,有聚有分,水居山前,隔水望山,相映成趣。瞻園又以石取勝,造景效果與實用功能巧妙結合,“妙境靜觀殊有味,良游重繼又何年”。瞻園雖小,特色獨具,發人遐思,是江南名園之一。
白鷺洲公園白鷺洲公園占地約270畝,其中水面約70畝,原為明中山王徐達的東花園,所以亦名徐太傅園、徐中山園、東園。園內以大水面為中心,以溪水將全園分為五個景區,尤以白鷺島和東園故址兩景區最為佳麗。白鷺島上建有白鷺亭,是眺望全園景色絕佳處。
中華門中華門位於中華路南端,長乾橋以北,明代稱聚寶門,因其面對聚寶山(今名雨花台)而得名,是南京城牆現存最大的一座城堡式城門。門高21.45米,東西寬118.5米,南北長129米,面積1.6萬多平方米,有三道瓮城四通城門,各道門都有可上下啟動的千斤閘和雙扇木門,現僅存閘槽和門位。瓮城中築有27個藏兵洞,計可藏兵3千,也可貯藏備戰物資,宜攻宜守。城門上原有廡殿式重檐筒瓦頂敵樓,抗戰時遭毀,現僅存台基殘跡。中華門城堡規模宏大,結構複雜,設計巧妙,匠心獨具,有極高的軍事實用價值和建築藝術價值,是秦淮風光帶上一個別具特色的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