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夫子廟燈會

南京夫子廟燈會

南京夫子廟燈會是流傳於南京地區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動,又稱"金陵燈會",主要在每年的春節至元宵節期間舉行。 南京夫子廟燈會的歷史源遠流長,根據文獻記載,早在南朝時期,都城南京就出現了舉辦傳統元宵燈會的習俗,其盛況堪稱全國之冠。 南京夫子廟燈會作為一項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動,是歷代南京民眾延續和傳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間,長久以來,它已成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南京夫子廟燈會介紹

2012年南京夫子廟燈會亮燈暨2012年南京文化旅遊節在中華門城堡隆重舉行開幕儀式。國家旅遊局副局長杜江,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楊衛澤,副省長張衛國,市長季建業,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家寶,市領導陳剛、錢繼紅,以及台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有關負責人等出席亮燈儀式。

2012南京夫子廟燈會2012南京夫子廟燈會
南京夫子廟燈會以“神龍躍兩岸,盛世共和諧”為主題,延續了去年的“水陸空”立體布展格局,在夫子廟陸上、十里秦淮河水上、明城牆空中立體布展,燈展、燈景、燈船、燈市“四燈”同展。從1月19日到5月4日,100多組大中型燈組、40多萬盞花燈閃亮登場,再現“秦淮燈彩甲天下”的盛世美景。同時,本屆燈會秉承蘇台交流的主題,延續了兩岸互送燈展的良好傳統,擴大了燈會規模,增加了燈組數量,相信今年的燈會可以吸引更多的兩岸民眾來南京親身感受燈會的獨特魅力,體驗兩岸文化同根同源、兩岸民眾同根同祖的濃濃親情。

南京夫子廟的歷史

南京夫子廟燈會是流傳於南京地區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動,又稱"金陵燈會",主要在每年的春節至元宵節期間舉行。早在南朝時期就有元宵燈會,當時的盛況堪稱全國之冠。明初以來,南京的元宵燈會活動就逐漸享有"燈彩甲天下"之美譽,著名的河"燈船"也隨之蜚聲天下。20世紀以後,燈會有了進一步的擴展,燈彩的扎裱技藝也不斷提高,並推動了南京剪紙、空竹、繩結、雕刻、皮影、獸舞、秧歌、踩高蹺等民間藝術的發展。
南京夫子廟燈會的歷史源遠流長,根據文獻記載,早在南朝時期,都城南京就出現了舉辦傳統元宵燈會的習俗,其盛況堪稱全國之冠。自明初洪武帝朱元璋在南京倡導元宵燈節活動以後,南京逐漸開始享有了“燈火(彩)甲天下”的美譽,河懸掛花燈的畫舫(俗稱“燈船”)隨之蜚聲天下。
歷史上的南京夫子廟燈會主要分布在南京河流域,20世紀以後它主要集中在夫子廟地區,目前已經擴展到“十里”東側五里地段,核心區域包括夫子廟、瞻園、白鷺洲公園、吳敬梓故居陳列館、江南貢院陳列館、中華門瓮城展覽館及中華路、平江府路、瞻園路、琶琵路一帶。

南京夫子廟燈會的意義

南京夫子廟燈會作為一項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動,是歷代南京民眾延續和傳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間,長久以來,它已成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南京本土和外來的文化藝術貫穿於燈會中,構成其藝術內涵。每年的南京夫子廟燈會吸引了眾多海內外遊人,他們在領略南京夫子廟燈會、感受金陵民間文化的同時,也促進了該地區經濟的發展。
南京夫子廟燈會無論是歷史意義、人文價值、經濟價值還是社會影響都非常巨大,作為南京地區的特色文化空間,它將進一步發揚光大,並傳承下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