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八一醫院

南京八一醫院

解放軍第八一醫院,南京婦科醫院的典範。 解放軍第八一醫院座落在六朝古都南京市,1947年1月組建於山東郯城,現已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1996年被評為“三級甲等”醫院和國家級愛嬰醫院。先後被評為全軍為軍服務先進單位,並榮立集體三等功,全軍藥材管理先進單位,軍區科研先進單位,軍區後勤建設先進單位,全國計畫生育先進單位。 婦產科是解放軍第八一醫院的重點科室,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先後成為解放軍全軍腫瘤中心、國家級愛嬰醫院、首批國家公立三甲醫院、南京軍區計畫生育技術中心、南京軍區優生優育技術中心、江蘇省女性健康關愛中心、南京市特困女職工婦科疾病預防治療中心、江蘇省/南京市醫保定點AAA級單位等。

基本信息

簡介

南京八一醫院南京八一醫院

南京八一醫院於1947年組建,南京八一醫院是一所集醫療、保健、預防、科研、教學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自建院以來,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定地走科技興院、質量建院的道路,全面建設不斷邁上新的台階。

南京八一醫院南京八一醫院

南京八一醫院黨委“一班人”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積極把握時代的脈搏,適應醫療市場的新變化、新需求,狠抓以深化改革、質量建院、科技興院、更新觀念為主要內容的四項工程建設,不斷創新管理機制和服務理念,大興名醫、名科、名院戰略,形成了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良好格局。南京八一醫院總是施行最嚴格的管理,總是處於最繁忙的狀態,總是受到最廣泛的好評……

1950年,新中國成立尚未滿一周歲,百廢待興。抗美援朝硝煙瀰漫過東北邊境。南京解放軍81骨科醫院便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從全國解放軍選調的優秀醫務骨幹來到雜草叢生的南京白下區,開始了白手起家的創業,並迅速成為戰場的醫療後備力量。60年風雨歷程,幾代人薪火相傳,南京八一醫院,成為擲地有聲的品牌。

醫療設備

南京八一醫院及時引進世界先進技術,先後為各中心和醫院引進了國際國內領先的射頻靶點熱凝技術、後路椎間孔鏡技術、全電腦三維正脊療法、雷射針刀微創療法等一系列骨科診療技術。

骨科中心療區護理部擁有百張骨科專用病床,現化化手術室的專業性、先進性在省內首屈一指,配備有被稱為手術醫生第三隻眼的骨科專用C形臂X線機,各項手術過程在X線透視下一目了然,大大地提高了手術的精度,安全得到了保障。因為它的臨床運用,手術大夫就都成了“火眼金睛”,什麼細微病變都無處藏身了。不僅如此,手術室麻醉設備、手術器械也都是專業骨科才具備的。

醫院醫資

南京八一醫院十分重視人才隊伍建設,通過採取內引外聯、多種渠道培養的途徑,使一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醫學人才成為醫院專家群的骨幹力量。現有高級職稱人員72名,中級職稱人員122人。有12名專家因有特殊貢獻被國家和軍隊年終獎享受特殊律貼。高素質的專家隊伍增強了醫院的科研力量,近年來,醫院的醫療成果先後榮獲國際金獎2項、國際銀獎2項、二等獎52項,三等獎74項,獲國家專利28項,發表醫學論文819篇,名列解放軍部隊前茅。

醫院歷程

1947年1月,醫院組建,命名為華東野戰軍衛生部直屬醫院。

1949年3月,醫院更名為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後勤部衛生部直屬醫院。

南京八一醫院南京八一醫院

1950年4月,醫院遷入現址,改名為華東軍區後勤部衛生部直屬醫院。

1954年3月,醫院正式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一醫院。

2011年,醫院已經走過64個春秋,與共和國共成長。

醫院特色

醫院建有面積2萬平方米的門診,內科樓、外科樓、肝病樓共有1100張床位,設39個臨床和醫技科室,擁有全軍腫瘤中心、全軍肝病中心、南京軍區計畫生育優生優育技術中心、肝移植中心、鼾症治療中心、超聲介入診斷中心等優勢學科。建有微創外科中心、肺癌診療中心、兒童哮喘中心等近10個院級重點科室。技術力量雄厚,擁有百餘名高級專家和20餘名碩、博導師。醫院擁有先進的檢查和治療設備,如PET-CT、多層螺旋CT、ECT、核磁共振、DSA、直線加速器、螺旋斷層放療、伽馬刀、光子刀、TTM、四維彩色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球技術儀、血液透析儀、血液過濾儀、人工肝治療儀、多電極射頻治療儀、準分子雷射治療儀、先進的ICU、CCU監護設備等,總價值超過3億元,為臨床醫療、教學、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全軍腫瘤中心以肺部及消化道腫瘤的早期診斷和綜合治療為主攻方向,肺癌早期診斷雙相立體定位儀獲國家發明專利、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對肺部1cm 左右微小病灶一次穿刺成功率達90%以上,為國際先進水平。在胃腸腫瘤、肝膽胰腫瘤、乳腺腫瘤、甲狀腺腫瘤等疾病的診斷和外科治療方面取得顯著成就,腫瘤患者的長期存活率及帶瘤存活率在國內長期處於先進水平。套用化療、分子靶向治療、生物治療、中醫藥治療及微波熱療,結合手術與放療等,進行有計畫、規範化的綜合治療各種晚期腫瘤,尤其是個體化地套用骨吸收抑制劑、內照射和我國特有的中藥製劑治療骨轉移癌1500餘例,療效顯著。套用FOLFOX方案化療聯合三氧化二砷治療中晚期肝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了生存期。同時與國際抗癌組織合作,開展了針對肺癌、腸癌、肝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頭頸部鱗癌等抗腫瘤藥物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62項,國內多中心臨床研究34項。放療科在軍內國內較早開展光子刀治療,近年又利用新引進的CT-模擬定位和治療計畫系統開展了先進的三維適形放療技術,取得了良好的腫瘤臨床治療效果。全軍肝病中心研製出國家一類新藥“促肝細胞生長因子”,獲國家發明專利和金獎、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運用注射用促肝細胞生成素、人工肝體外支持系統等綜合治療重型病毒性肝炎,療效顯著,治療存活率由 30%提高到69.2%,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採用人工肝體外支持系統治療急慢性重症肝病共406例次,對重型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伴高膽紅素血症患者的血 清膽紅素有明顯的降低作用,凝血酶原活動度有明顯提高,對ALP、GGT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對腎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軍區計畫生育優生優育技術中心在圍產期保健,妊娠肝內膽汁鬱積症治療,婦科腫瘤手術、化療等方面技術優勢明顯。對難治性哮喘採用特異性脫敏療法和免疫療法,中藥治療更年期綜合症和月經不調、套用Y/AG雷射治療小兒血管瘤等方面均取得顯著療效。醫院成立了肝臟移植中心、微創外科中心、肺癌診療中心、鼾症中心、兒童哮喘中心,積極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在醫院內外成功完成各種術式臨床肝移植20

南京八一醫院南京八一醫院

0餘例,肝腎聯合移植1例,急診肝移植10例,親體肝移植10餘例(含成人-成人右半肝移植2例),手術成功率100%。良性肝病移植後1年存活率達到95%以上,3年存活率80%以上,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已成為華東地區主要肝臟移植基地,是全國首批通過國家衛生部資格認證、獲得肝移植資格許可證的中心之一。在安全地進行4000餘例腹腔鏡治療的基礎上,拓展了肝臟、結腸、小腸、直腸、甲狀腺的微創外科手術,尤其是微創甲狀腺手術創傷小、恢復快,兼具美容效果,受到患者歡迎。1999年建立了國內最早、最大的耳鼻喉科網站和鼾症中心網站,運用低溫等離子技術、阻鼾器、呼吸機等治療各類鼾症患者2000餘例,療效滿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兒童哮喘中心對支氣管哮喘(包括過敏性咳嗽)、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花粉症及各種皮膚過敏症進行變應原檢測(點刺法、體外過敏原檢測),查找過敏原,並按照國際哮喘組織指定的GINA方案進行綜合治療及特異性脫敏免疫治療,取得較好療效。同時醫院還開展了電視胸腔鏡+氬氦刀靶向治療胸腺癌、心臟瓣膜置換+右下肺腫瘤根治同期手術、巨大氣管腫瘤切除+隆突重建術,其中心肺聯合手術國內尚未見報導。醫院現為南京醫科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安徽醫科大學、江蘇大學等10多所院校的教學任務和碩士、博士生培養任務。是南京軍區博士後流動站和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先後獲國家發明四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及省級二等獎23項,醫院創辦的《臨床腫瘤學雜誌》現為國家核心期刊雜誌。

近年來,在社會各界的關懷下,八一醫院的建設發展又有了新的突破,醫院多次被評為全軍和軍區先進醫院,榮立集體三等功。多次獲得國家、軍隊和省、市的行業表彰,獲得江蘇省和南京市醫保AAA級誠信醫院稱號

特色突出,長足發展:

現代化的設備、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為醫院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與之相伴而來的是醫療技術的長足發展和進步。該先後開展了冠狀動脈造影、心臟血管支架術、腦血管疾病造影、融栓、支架介入治療技術、體內伽瑪刀治療腫瘤技術、腹腔鏡診療技術、鼻內窺鏡治療技術、顱腦腫瘤外科技術、內窺鏡下消化系統疾病診療技術、骨性畸形矯治術等多項高新技術,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醫院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心內科、消化內科、骨科、泌尿外科、肝膽外科、耳鼻喉頭頸外科、眼科、婦產科、腫瘤科是重點科室,在行業內及人民民眾中享有良好的聲譽。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自建院以來,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定地走科技興院、質量建院的道路,全面建設不斷邁上新的台階。醫院黨委“一班人”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積極把握時代的脈搏,適應醫療市場的新、新需求,狠抓以深化改革、質量建院、科技興院、更新觀念為主要內容的四項工程建設,不斷創新管理機制和服務理念,大興名醫、名科、名院戰略,形成了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良好格局。

人性關懷,全程服務:

南京解放軍81骨科醫院權威骨病治療中心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充分尊重病人的人格尊嚴和就醫權利,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讓來院的患者隨時、隨處感受到人性化服務帶來的方便。門診各樓層都設有導診員,醫療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對住院患者實行全程優質服務。特別是急救中心24小時向民眾提供免費接診服務,受到民眾的歡迎。

南京解放軍八一骨科醫院全體醫護人員以“以人為本、誠信服務、官兵信賴、百姓放心”為辦院理念:

以一流的技術、一流的服務、一流的信譽贏得了廣大官兵和人民民眾的廣泛讚譽。醫院先後被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授予“愛嬰醫院”稱號.

被國家民委評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解放軍醫院總部評為“科技進步先進單位”,被江蘇省政府評為“駐軍愛民醫院”和“雙擁共建先進單位”.

連續五年被解放軍醫院總部衛生部評為“發表醫學論文先進單位”,被南京市政府評為“雙擁共建模範三連冠先進單位”。

全軍腫瘤中心

全軍腫瘤專科中心:

八一醫院腫瘤科成立於1974年,1978年起根據總部要求籌建全軍腫瘤專科中心,獲得批准正式命名和列編。全軍腫瘤專科中心現編制5個科室,實際展開9個行政單元,包括腫瘤內科的3個病區、腫瘤外科、腫瘤生物治療中心、心胸外科、腫瘤放療科、中心實驗科和《臨床腫瘤學》雜誌編輯部;與腫瘤中心緊密聯繫和合作的科室還有放射科、病理科、特診科以及檢驗科等。全軍腫瘤中心現有各類醫護技術人員共208名,各科室老、中、青三代團結協作,人才濟濟,已經形成合理的技術骨幹梯隊,潛力巨大;學科帶頭人年富力強,專業技術好,創新意識強,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專科設備齊全、配套合理,全院的醫療設備總值超過2.2億元,其中腫瘤中心的專科設備已經達到9千多萬元,能較好地滿足腫瘤的實驗研究及研究生教學工作所需。

全軍腫瘤中心專科特色明顯、主攻方向明確。曾經承擔了國家科技攻關項目、“863”計畫重點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軍隊重點課題等一系列科研項目,增強了學科的競爭力。中心的主要技術已經達到國家先進和軍隊領先水平,享有良好的學術信譽和專科吸引力。

全軍肝病中心

南京八一醫院肝病中心南京八一醫院肝病中心

南京八一醫院全軍肝病中心成立於2001年,又稱南京八一肝病醫院,是解放軍第八一醫院的特色分院。2008年12月被軍區總部批准為全軍肝病中心。

肝病中心以獨立的一站式服務模式運行,有單獨門輔診系統,三個內科病區,一個肝移植中心,有專門實驗室和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辦公室,展開床位125張,可收治各類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臟惡性病變以及各類感染性疾病,主要從事各型急慢性肝病治療、重症肝病救治,肝病外科手術、放化療和介入,肝臟移植,部隊傳染病流行病學調查和預防、其它傳染病防治,藥物臨床試驗和科研實驗等工作。

醫院成立了肝臟移植中心、微創外科中心、肺癌診療中心、鼾症中心、兒童哮喘中心,積極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在醫院內外成功完成了120餘例同種異體肝臟移植 、1例肝腎聯合移植手術、2007年2月完成首例親體肝移植,並對預防和治療肝癌肝移植術後轉移和復發進行研究。在安全地進行2000餘例腹腔鏡治療的基礎上,拓展了肝臟、結腸、小腸、直腸、甲狀腺的微創外科手術,尤其是微創甲狀腺手術創傷小、恢復快,兼具美容效果,受到患者歡迎。1999年建立了國內最早、最大的耳鼻喉科網站和鼾症中心網站,運用低溫等離子技術、阻鼾器、呼吸機等治療各類鼾症患者1000餘例,療效滿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兒童哮喘中心對支氣管哮喘(包括過敏性咳嗽)、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花粉症及各種皮膚過敏症進行變應原檢測(點刺法、體外過敏原檢測),查找過敏原,並按照國際哮喘組織指定的GINA方案進行綜合治療及特異性脫敏免疫治療,取得較好療效。同時醫院還開展了電視胸腔鏡+氬氦刀靶向治療胸腺癌、心臟瓣膜置換+右下肺腫瘤根治同期手術、巨大氣管腫瘤切除+隆突重建術,其中心肺聯合手術國內尚未見報導。

專家團隊

秦叔逵

秦叔逵 教授,主任醫師。現任解放軍八一醫院副院長、全軍腫瘤中心主任兼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主任。長期從事腫瘤內科臨床與科研工作,擅長消化系統腫瘤和骨轉移癌的藥物治療。曾發表論文370多篇,編寫專著42部;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4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及四等獎2項。多次榮獲軍隊“優秀中青年科技幹部”和“科技英才獎”,是江蘇省“中青年科技人才基金重點支持專家”、“優秀科技工作者”和“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和軍隊特殊津貼。兼任上海第二軍醫大學、杭州師範大學、南京東南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和安徽醫科大學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導師,南京軍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學術委員和導師。亞洲臨床腫瘤學會(ACOS)常務理事,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CACA)全國理事兼臨床腫瘤學協作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和癌症康復與姑息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解放軍全軍醫科委理事兼腫瘤學會常委,國家醫療保險藥品諮詢專家,國家SFDA和解放軍藥監局新藥評審專家,國家衛生部考試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希思科臨床腫瘤學研究基金會秘書長,中華醫學會江蘇省腫瘤學會副主任、江蘇省抗癌協會副理事長兼化療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科學會主任和南京軍區醫科委常委兼腫瘤學會主任等;系國家統計源期刊和核心雜誌《臨床腫瘤學雜誌》主編,《中國腫瘤臨床年鑑》、《白血病淋巴瘤》、《腫瘤臨床與研究》和《醫師報》副主編,《JCO(中文版)》、《中華腫瘤防治雜誌》、《中國癌症雜誌》、《腫瘤防治研究》、《中國腫瘤》、《國際腫瘤學雜誌》、《癌症進展》、《中國處方藥雜誌》及《Oncology Time中文版》編委。

汪茂榮

主任醫師、教授, 1962年12月生,安徽繁昌人,1984年畢業於皖南醫學院醫療系,獲學士學位。1986年解放軍軍醫進修學院(解放軍總醫院)攻讀消化內科肝病專業研究生,1989年畢業獲碩士學位。碩士畢業後即在八一醫院傳染科、南京軍區肝病研究所工作至今。2003年至2006年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健康科學中心(University of Colorado Health Sciences Center, UCHSC)學習和工作。二十多年來一直從事傳染病尤其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重型肝炎的臨床和科研工作。 現任全軍肝病中心主任、南京軍區肝病研究所所長、第八一醫院傳染科主任。全軍傳染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京軍區傳染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肝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南京市醫學會感染病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醫學會感染病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病江蘇分會委員、江蘇省醫院協會傳染病醫院分會委員、南京軍區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專家、南京市醫療事故鑑定專家、南京軍區醫學科委會高級職稱與科研成果評審專家;安徽醫科大學和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誌》、《實用肝臟病雜誌》、《東南國防醫學》、《國外醫學醫學地理學分冊》等雜誌編委,醫學參考報社肝臟病學頻道編委。 擅長科學診治各類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膽汁鬱積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藥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肝臟腫瘤及其它傳染病。在抗病毒治療及重型肝炎、晚期肝炎肝硬化等重型肝病的診斷和治療方面具有獨到的見解和豐富的經驗。 九五以來,先後主持和參與承擔了國家與軍隊近20項醫學科研課題。十一五期間,承擔國家、軍隊科研項目共10項。其中,主持國家十一五愛滋病、重大傳染病專項課題子課題2項,全軍科研攻關課題1項。獲得科研經費近200萬元。1993年作為主要人員研製出國家一類新藥──促肝細胞生長素, 1996年5月在國內較早開展了人工肝體外支持系統治療重型肝炎的臨床及科研工作。2003年至2006年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傳染病專業從事肝臟的臨床免疫研究以及糖尿病的基礎研究。2006年主持工作以來,帶領科室陸續開展了多項新技術:肝纖維四項檢查、巨細胞病毒定量檢測、1896位基因變異株的檢測和B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檢測、流式細胞儀T細胞亞群研究;引進了一台羅氏(ROCHE)電化學發光儀,開展了二對半定量檢測;彩色B超肝臟造影檢查、專科胃鏡檢查;2009年5月在全國較早引進了法國肝臟瞬時彈性掃瞄器,開展無創肝纖維化檢查,提高了診斷水平、減輕了患者痛苦,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積極發揮臨床藥物試驗機構的重要作用,共參加國家臨床藥物試驗15項,在研國際、國內臨床藥物試驗項目共7項。本中心已成功完成肝移植200餘例(包括6例親體肝移植,2例肝腎聯合移植),手術成功率100%、1年存活率為91%,達到國內先進水平。2009年3月在院黨委和全科同志們的積極努力下,成功申報了全軍肝病中心,使本學科的全面發展上了一個新台階。 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40餘篇,在國外SCI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5篇。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四等獎2項,軍隊醫療成果獎1項;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參編醫學著作4部。被評為南京軍區優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南京軍區聯勤部學習成才標兵,榮立“三等功”1次。南京軍區“122工程”全軍級學科帶頭人。

醫院地址

地址:南京市白下區楊公井三十四標34號

乘車路線:第八一醫院西大門公交站台楊公井(北)的線路: 游2路 15路 27路 31路 37路 60路 80路 306路 801路 802路 814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