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二十九中

南京二十九中

國家級示範高中,省級重點高中,始創於1945年。現已發展成為南京二十九中教育集團,由江蘇教育學院附屬高級中學(原二十九中高中部)、南京二十九初級中學和致遠中學組成。南京二十九初級中學分為玉泉校區、石城校區。高中部為龍江校區。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原江蘇教育學院附屬高級中學)地處省會首善之區——鼓樓區。西瀕長江,東臨秦淮,憑依石頭城,毗鄰清涼山,周邊高校、省級機關林立,人文底蘊深厚。建校70年,學校厚積薄發,跨越發展。近年來取得的辦學業績,可用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的詩句來形容:“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可謂一飛沖天,振翮雲霄,聲徹九皋。二十九中人懷著遠大的教育理想,用汗水和智慧,青春和激情,抒寫著教育的畫意詩情,不斷的將第一和唯一寫在學校的旗幟之上。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南京二十九中創辦於1945年。現已發展成為南京二十九中教育集團,由江蘇教育學院附屬高級中學(原二十九中高中部)、南京二十九初級中學和致遠中學組成。南京二十九初級中學分為 玉泉校區(初一1-18班、初二1-18班)和石城校區(初一19-22班、初二19-21班和初三1-18班)兩個校區。現有56個教學班,2746名學生。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已形成了“團結、文明、勤奮、嚴謹”的校風,“敬業、愛生、求實、創新”的教風和“嚴、實、勤、活”的學風。學校一向以“校風正、質量高, 學生素質全、能力強”而受到社會讚譽。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二十九中的國中是最棒的。

江蘇教育學院附屬高級中學創建於1945年,始名私立石城中學,新中國成立後由人民政府接管,1956年命名為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1960年更名為江蘇教育學院附屬中學,1999年學校再次更名為江蘇教育學院附屬高級中學。2003年8月,經南京市人民政府同意和鼓樓區人民政府批准,江蘇教育學院附屬高級中學組建南京二十九中教育集團,分為龍江高中部、玉泉國中部、石城國中部、鳳凰國中部四個校區。學校現有155個班級、6542名學生、517名教職工,是全省辦學規模最大的中學之一;高中部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國中部為江蘇省示範國中。

學校被國家、省、市授予全國優秀家長學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綠色學校、江蘇省模範學校、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江蘇省“教師回報社會”先進集體、江蘇省巾幗示範崗先進集體、江蘇省教育系統模範職工之家、南京市黨建工作創新先進集體、南京市教育發展有功單位、南京“十五”教育發展先進單位、南京市先進師德群體等榮譽稱號,四次蟬聯“江蘇省文明單位”稱號,2006—2007年,連續兩次獲得南京市高考績效評估最高獎項“綜合獎”。

近年來,全校師生員工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效益。

學校有一個團結協作,勤勉敬業的領導班子。班子成員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民眾威信高。校長孫漢洲是全國勞模、教授級高級教師、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有著近二十年的學校領導工作經驗;黨委書記吳溫泉是省、市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南京市首屆行知獎獲得者;副校長們也都年富力強,思想覺悟高,業務素質好,可以獨當一面。學校黨政主要領導勤勉敬業,相互支持,堅持用領導幹部廉潔公正的人格力量來凝聚人心,用共產黨員勤勉敬業的模範行為來贏得人心,用教職工群體團結和諧的人際關係來激勵人心,用黨政工團多辦實事的真情實意來溫暖人心,使學校發展有了重要保障。

學校有一支結構合理、德能兼備的教師隊伍。多年來,學校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形成了一支名師薈萃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目前,全校有全國勞模1人、省勞模1人、市勞模1人、特級教師5人、教授級高級教師2人、全國、省優秀教育工作者5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2人、名校長1人、名教師2人、市學科帶頭人11人、市優秀青年教師37人、區學科帶頭人22人。該校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9.5%,具有碩士學位教師22名,在職攻讀碩士學位19人,研究生課程班結業22人。具有中高級技術職務的教師占78.48%,圖書館、校醫室、實驗室工作人員基本上具有中級以上職稱。大多數教師能兼教一門以上的選修課程,80%以上的教師具有高中循環教學的經歷;有一定比例的教師能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勝任雙語教學;有一定數量的教師在省、市教育教學比賽中獲獎;大部分學科的教師在市、區範圍內有一定影響,能對外開設示範課、觀摩課,具有開發課程的能力。

學校具有良好的辦學環境,一流的辦學設施。學校地理環境優美:東瀕秦淮,西鄰長江。學校人文環境優越:學校周圍機關、高校住宅密布,居民們關心、支持教育,古道熱腸。教育教學設施齊全,配置先進,有先進的圖書館、實驗室、微機室、校園網……校舍建築宏偉,活動場地寬敞,有400米塑膠跑道、體育館、人造草坪、標準足球場……

學校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積極推進課程改革,踐行“崇德、篤志、勤學、力行”的校訓,“團結、文明、勤奮、嚴謹”的校風,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品學兼優、身心健康、個性優良、特長明顯、素質全面發展的現代文明人。經過60餘年辦學實踐的積澱,該校已在五個方面形成了辦學特色:

辦學特色

學校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積極推進課程改革,踐行“崇德、篤志、勤學、力行”的校訓,“團結、文明、勤奮、嚴謹”的校風,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品學兼優、身心健康、個性優良、特長明顯、素質全面發展的現代文明人。經過60餘年辦學實踐的積澱,該校已在五個方面形成了辦學特色:

1. 體育特色。武術、排球、跆拳道等項目是該校傳統項目,在省內外乃至全國都具有相當的知名度。1996年該校被命名為“江蘇省體育後備人才試點學校”,2002年被命名為“南京市中學生武術訓練中心”,多次參加全國、省、市、區各級比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03年,江蘇省青少年武術比賽獲4塊金牌、6塊銀牌,南京市青少年武術比賽獲11塊金牌。2005年8月第九屆全國中學生武術套路比賽獲2金2銀1銅,兩個第七名,三個第八名。 2006年,江蘇省十六屆運動會武術套路比賽團體總分第一,金牌數第一。2007年,江蘇省武術套路比賽團體總分第一,金牌數第一。2004年,全國太極拳錦標賽3人獲一級運動員稱號。在中韓國際跆拳道錦標賽中獲57公斤以上級第一名。江蘇省第十二屆中學生排球賽獲省團體第三名。2005年全國沙灘排球賽,獲全國第三名。2006年省十六屆運動會排球比賽團體亞軍。2007年該校惠若琪同學入選國家女排。

2. 藝術特色。該校非常關注體育傳統文化教育。舞龍舞獅隊代表學校、省市教育系統經常在大型活動中表演,深受領導好評。2007年該校高三學生韓飛雪參加高考音樂專業考試,取得了全省第一名的佳績。民樂團、藝術團成員先後獲得全國青少年藝術成果展竹笛一等獎、中國德藝雙馨大賽二胡銀獎、全國首屆少兒藝術大賽江蘇賽區舞蹈一等獎、全國揚琴比賽一等獎。

3. 科技特色。機器人創作是該校特色之一。該校機器人創作小組參加全國、省、市大賽中獲得省級獎項23個,市級獎項8個。2005—2006年,參加南京市第四屆中國小機器人大賽,獲團體一等獎、優秀組織獎。在省“海中杯”、“藍纓杯”、“洪中杯”機器人大賽中分獲一、二、三等獎若干。該校魏忠祥同學獲2007年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8月8日,在人民大會堂參加王兆國、陳至立等中央領導人出席的頒獎儀式。

4. 教科研特色。學校把教育科研看作教育的第一生產力,在“八五”、“九五”、“十五”的15年中,教育科研在辦學中發揮了先導作用。該校現有“十一五”國家級課題2項,省級課題5項,市級課題10項。近年來,該校教師出版專著20餘本,發表論文438篇,獲獎196人次。

5. 開放教育特色。該校與美國、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和我國的香港、台灣等多所中學結成了友好學校,每年定期互訪,使師生體驗到多元文化,擴大了教育視野。該校還與北京、上海、新疆、廣西等許多兄弟學校建立了友好關係,互相交流,取長補短。

總結多年開拓奮進的辦學業績,全校師生員工十分珍惜今天的輝煌成果,更加充滿書寫瑰麗詩篇的豪情。2007年2月,學校召開了七屆一次教代會,提出了進一步打造“文化內涵深厚、教育質量一流、名師骨幹眾多、辦學特色鮮明”的名校,努力爭創江蘇省五星級高中的發展願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