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軸路

南中軸路

南中軸路,位於中國北京市,是一條貫穿北京南城的高標準交通幹線,因為天安門廣場和紫禁城的原因,北京的中軸線分為北中軸和南中軸。北中軸從地安門向北,經鼓樓、北辰路,達奧體中心;南中軸從前門向南經天橋、永定門,達三營門。2015年12月,天橋地區南中軸路南段在完成了路面鋪油和劃線工作後正式通車,由此也實現了西城區南北中軸線道路的全線貫通。南中軸和104國道重合,南段全長291米、寬80米,作為城市主幹路,此次打通為天橋演藝區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市政、交通條件,也為觀演觀眾提供了極大便利。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南中軸路南中軸路
北京老城區(二環路以內)的城市道路是棋盤式的格局,橫平豎直。
東西方向的道路有長安街(復興門建國門)、平安大街(東四十條豁口至車公莊)、廣安大街(廣安門至廣渠門)。
南北方向的道路有中軸線,從玉蜓橋到雍和宮的東線和開陽橋到積水潭橋的西線。東線路過方莊、紅橋、崇文門、東單、東四、北新橋和雍和宮;西線路過菜市口、宣武門、西單、西四、新街口。
因為天安門廣場和紫禁城的原因,北京的中軸線分為北中軸和南中軸。北中軸從地安門向北,經鼓樓、北辰路,達奧體中心;南中軸從前門向南經天橋、永定門,達三營門。南中軸和104國道重合。

歷史沿革

北京中軸線是指明、清北京城的中軸線,北京的城市規劃具有以宮城為中心左右對稱的特點。北京的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長約7.8公里。從南往北依次為,永定門,前門箭樓,正陽門,中華門,天安門,端門,午門,紫禁城,神武門,景山,地安門,後門橋,鼓樓和鐘樓。從這條中軸線的南端永定門起,就有天壇、先農壇;太廟、社稷壇;東華門、西華門;安定門,德勝門以中軸線為軸對稱分布。中國著名建築大師梁思成先生曾經說:“北京的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線的建立而產生。”永定門、中華門、地安門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拆毀,而永定門城樓是重新修建的。

建設發展

北京豐臺區規劃局和相關街鄉研究制定南中軸線發展規劃,規劃建議搬遷南苑機場,以打通南中軸路。由此,北京市中軸線將從永定門南延10公里。
城南地區商業配套服務設施一直是短板,豐臺區每5.1萬人才擁有一個規模零售商業設施,而西城這個數字是3.9萬。根據《豐臺區商業發展規劃(2013-2020)》正式發布,未來7年,豐臺區將構築“三區、八圈、多街、多點”的商業網路體系,其中,在南中軸沿線將建設不少於50萬平方米的高端商業設施;為進一步發展社區商業,新建商品房、保障房項目商業配套面積不低於總建築面積的10%,零售、餐飲、休閒服務面積比控制為約5比4比1,並以現代信息平台為依託,逐步探索“零距離”社區商業服務新模式。
根據規劃,豐臺區將建設麗澤、南中軸、總部基地三個多體綜合商業中心。其中,南中軸商業集聚區將結合南中軸高端商務定位和第二機場國家門戶地理優勢,打造城南最高端的國際性商業聚集區,沿軸線臨街建設不少於50萬平方米的高端商業設施,重點提供進口商品、奢侈品、高端商品。2015年12月1日,天橋地區南中軸路南段在完成了路面鋪油和劃線工作後正式通車,由此也實現了西城區南北中軸線道路的全線貫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