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刀泉·漢唐藝術文化村

卓刀泉·漢唐藝術文化村

山上總體建築面積6900平方米。 b地面一樓大框架建築面積8800平方米。 a地面一樓大框架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

項目概況

簡介

 卓刀泉·漢唐藝術文化村位於武漢市洪山區卓刀泉南路與珞瑜路交匯處(卓刀泉寺旁),背依白虎精“幻化”的伏虎山,
卓刀泉·漢唐藝術文化村卓刀泉·漢唐藝術文化村
臨千年古剎卓刀泉寺,面朝5A級旅遊景區——東湖。
 卓刀泉·漢唐藝術文化村是一個多方跨界的合作項目,也是洪山區政府和武漢市近年來大力支持的文化創意產業項目。該項目整體室內設計面積為52200平方米,項目公共空間區域面積為15000平方米。全部建築設計將由行業頂尖設計團隊——日本MAO一級建築事務所和上海HKG建築設計公司完成,同時邀請中國最頂級古村落保護和還原專家宋微健老師,設計打造漢唐藝術文化村園林景觀。建成後將打造成為新型洪山區乃至武漢市城市文化地標。

物業情況

1室內建築
①一期建築面積30700平方米,其中:
a山上:
二層樓仿古建築群2塊,建築面積為2400平方米及2000平方米;
一層6米高村落式建築群1塊,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
山上總體建築面積6900平方米。
b地面一樓大框架建築面積8800平方米。
c地下一層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其中5000平方米為停車場。
卓刀泉·漢唐藝術文化村卓刀泉·漢唐藝術文化村

②二期建築面積9000平方米,其中:
a地面一樓大框架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
b獨棟建築5000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三層)。
③周邊商業配套建築面積12500平方米,其中:
a寺院周邊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
b現林科院宿舍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
c酒店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
d禪房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帶2個院落)。
項目整體室內設計面積為52200平方米。
卓刀泉·漢唐藝術文化村

2室外建築
①廣場面積為7000平方米。
②其他綠化及公共空地區域面積為8000平方米。
項目公共空間區域面積為15000平方米。

項目定位

 卓刀泉·漢唐藝術文化村以“文化、旅遊、藝術、美學”為品牌定位,致力於打造成為亞洲第一高端精品文化產業綜合體。
 卓刀泉漢唐藝術文化村,顛覆國內目前的古玩市場內容和環境的嚴重不符,二萬平方的中國傳統村落的還原設計,小橋流水,竹柏滿布,
卓刀泉·漢唐藝術文化村卓刀泉·漢唐藝術文化村
青石板路,蘆葦叢生。五千平方的中式院牆包圍的蘇式園林,假山盆景,樓台亭閣,連廊環繞,一步一景。五萬平方的室內將是古典中式設計的典範,復原中式古典傳統設計的優雅和品質。四月開始招商,將引進武漢及全國最精良的古玩、文玩、藝術品、工藝品、字畫等,並有一萬平方的高端私房餐館、禪食素菜、中式設計型酒店、高端茶館、足浴等商業配套。打造追求品質和藝術內容的商業,也是我們去認知中國傳統藝術和手工藝的價值的地方。
 建成後將策劃豐富的主題文化活動,邀請國內外名家大師、古玩藏家、專家學者前來參加。每年度組織承辦古玩行業發展交流會,2-3場大型古玩藏品拍賣會、交易會,努力發展成為行業專業領域的活動舉辦地。同時每季度將配合洪山區及武漢市文化產業活動的規劃,舉辦大型的主題展覽,如茶展、漆器展、瓷器展等。每月度還會有各類圍繞中國傳統美學而展開的講座、雅集、品鑑會、沙龍等文化交流活動。極大地豐富武漢市民精神文化需求,吸引大批遊客聚集此地。
 卓刀泉·漢唐藝術文化村將塑造洪山區優秀文化產業品牌形象,刺激本地區文化產業發展。最終建設成為武漢城市文化品牌,培養、發展和繁榮古玩市場,打造武漢文化經濟建設的亮麗名片。

項目前景

 項目建成後將吸引500多家國內外優質商家入駐,年遊客量有望達到百萬,預期古玩交易量1-2億。將洪山區卓刀泉商圈打造成為武漢市乃至國內頂尖古玩大師、文化學者、文化投資商聚集地,營造濃厚城市人文氛圍,帶動武漢文化產業,尤其古玩行業迅猛發展,成為武漢市古玩市場發展的風向標。

卓刀泉·漢唐藝術文化村的“一天”

 卓刀泉·漢唐藝術文化村坐落在一片山水之間,一面是關羽刀下的“白虎”幻化成的“伏虎山”,一面是開闊的大美東湖,一條條曲徑通幽的石頭小路,帶你走進林蔭庇佑的古樸村落,和復古典雅的古玩小店。
文化

清晨,卓刀泉·漢唐藝術文化村還籠罩在朦朧的霧氣之中,老先生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推開了一扇鏤空雕的木門,一天的悠閒時光就要開始了。燒了一壺水,就著沸騰的水汽,泡一壺鐵觀音,水汽在陽光下升騰,整個鋪子清香四溢。在老先生斜對面,老畫家晨練回來,順勢坐下和老先生一同品茗。幾杯清茶入口,他起身輕輕地推開店門,磨墨、洗筆,鋪上宣紙,開始了一天的創作……

 伏虎山上的猴子,隨處可遇的鸚鵡,卓刀泉寺里修行的和尚,都是他畫裡悠閒的身影。慕名而來的遊客們,喜歡不停的把鏡頭對準他,書畫家的畫意瞬間也被定格成了許多鏡頭裡的詩意。
 此時,“靈秀齋”的老闆正在店裡做著一天營業的準備工作,“印度小葉紫檀”、“東非黑黃檀”、“海南黃花梨”……安靜地躺在歲月的櫥窗里,從“靈秀齋”散發出的奇異香味,吸引著“淘寶者”前來探尋究竟。
 下午2點,是“瑰麗彩寶精品展”的開展第一天,接下來整整一周的時間,各類珠寶:紅藍寶石、碧璽、鑽石、翡翠等都將在這都市村落,閃耀它們的光輝。寶石愛好者們,早早地來到這裡,在藝術村的原始村落里閒逛,等待著下午“瑰麗彩寶精品展”的開幕。

文化
一天的時光去半,太陽已掛在伏虎山頭的樹梢上準備羞澀的離去。在“百家爭鳴”廳,中國文物學會交流中心首席顧問、央視CCTV-4《國寶檔案》鑒寶專家正在為大家做一場《青銅器鑑賞》講座,各路青銅器愛好者們,一邊記著筆記,一邊在老專家的帶領下驚嘆於一座又一座的青銅器厚重的美。
夕陽西下,在撞鐘聲里,夜色漸漸拉下幕布,“村”里漸漸亮起了一盞盞昏黃的燈。在漢唐藝術文化村“修行”的人們,打開身上的感官,感受著大東湖飄過來的“水”的氣息,聆聽著雀鳥歸山發出的鳴叫,聞著茶碗裡殘餘的淡淡茶香,閉上眼睛,在一千八百古寺的暮鼓聲中,忘卻一切紛擾,和繁忙的都市保持一個距離,體味一份孤獨的清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