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單元實施手冊

卒中單元實施手冊

《卒中單元實施手冊》是2008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立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不僅適用於從事康復臨床工作的醫務人員,也可作為高等醫學院校高年級康復專業學生學習參考。本書從臨床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出發,重點介紹了在卒中單元實施中如何合理、有效地套用針灸、推拿、傳統運動等中醫康複方法,圍繞障礙促進功能恢復。 卒中單元是多學科團隊合作,對腦卒中患者進行全面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肢體康復、語言訓練、心理康復和健康教育等)以改善預後、保留和提高功能的一種組織化管理模式。卒中單元體現的是對適宜技術的選擇,而不是簡單地疊加套用各種治療方法。本書的特色就在於強調康複方法的協同和優選,在眾多的治療方法中選擇出有效的方法,發揮其協同作用,避免無序的套用狀態。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卒中單元簡介

第二節 卒中單元的建立與運作

第三節 卒中單元的相關理論

第二章 卒中單元常用的康複評定

第一節 身體結構和功能水平的評定

第二節 活動水平的康複評定

第三節 參與水平(殘障)的康複評測

第三章 卒中單元的實施

第一節 急性期卒中單元的實施

第二節 軟癱期卒中單元的實施

第三節 痙攣期卒中單元的實施

第四節 相對恢復期卒中單元的實施

第四章 其他障礙的康復治療

第一節 吞咽功能障礙的康復治療

第二節 語言障礙的康復治療

第三節 認知功能障礙的康復治療

第四節 抑鬱症的康復治療

第五節 肩痛的康復治療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節 卒中單元簡介

一、卒中單元的概念

卒中單元(stroke unit,SU)是多學科團隊合作,對卒中患者進行全面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肢體康復、語言訓練、心理康復和健康教育等),以改善預後、保留和提高功能的一種組織化管理模式。除康復醫師和內科醫師外,SU還應有物理治療師、作業治療師、語言訓練師和社會工作者等。

患者進入SU後,除了常規的體格檢查及病史詢問外,要求於24小時內進行各項必要的檢查,並由卒中小組成員共同參與康複評定,制定康復治療計畫;強調患者早期活動,心理醫師積極引導和心理支持,讓患者主動配合治療,盡力預防腦卒中後可能產生的各種併發症。在比較完善的卒中單元中,還指導患者及家屬共同參與康復治療計畫,為患者出院後在家裡自我訓練以及為轉院到社區醫療中心、護理院進行積極的準備。因此,廣義的卒中單元可理解為把卒中患者的管理延續到出院後的家庭醫療與社區醫療,形成卒中管理的社會系統工程。

二、卒中單元的模式

卒中單元的治療包括急性期治療、康復治療、預防等部分,模式尚未完全統一,常見的卒中單元模式有以下幾種:

(一)卒中小組(stroke team)

即移動卒中單元,對於因條件限制收住在卒中病房的患者,組織一組能為其提供所需服務的醫療隊伍,開展靈活、及時的服務。

(二)專門卒中單元(dedicated stroke unit)

只管理卒中患者的疾病特異性卒中單元。

1.急性/康復聯合卒中單元(combined acute/rehabilitationstroke unit) 收治急性期患者,為其提供數周的服務,一般不超過6周。對患者的治療分為急性期治療和早期運動康復,突出急性期的治療。

2.急性卒中單元(acute stroke unit,ASU) 收治急性卒中患者(發病1周內),為其提供康復的服務,包括急性卒中評估和卒中康復的功能。對患者進行快速、有針對性的檢查和評定,以確定是否有必要住院及康復計畫的實施。

3.卒中康復單元(stroke rehabilitation unit,SRU) 收治發病1周之後的患者,為其提供數周的服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