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損傷怎么治療

半月板損傷怎么治療

半月板損傷怎么治療,作者為高亮,山東醫療健康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簡介內容

《半月板損傷怎么治療》

半月板損傷多由扭轉外力引起,當一腿承重,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時,身體及股部猛然內鏇,內側半月板在股骨髁與脛骨之間,受到鏇轉壓力,而致半月板撕裂。扭傷時膝關節屈曲程度愈大,則撕裂部位愈靠後,外側半月板損傷的機制相同,但作用力的方向相反,破裂的半月板如部分滑入關節間,使關節活動發生機械障礙,妨礙關節伸屈活動,形成“交鎖”。半月板損傷可發生在半月板的前角、后角、中部或邊緣部。損傷的形狀可為橫裂、縱裂、水平裂或不規則形,甚至破碎成關節內游離體。分類有:邊緣撕裂,橫行撕裂,縱行撕裂,水平撕裂以及前后角撕裂。嚴重創傷病例的,半月板,十字韌帶和側副韌帶可同時損傷。在中醫屬筋傷,其主要由於勞累、外傷、感染等原因致機體免疫力低下,臟腑功能虧虛,風、寒、濕邪氣乘虛侵入機體凝滯關節、經絡而致以。

作者簡介

高亮,黨員,醫學博士,陝西骨科醫院主治醫生,主要從事骨關節的臨床研究及中醫治療半月板的實驗研究,高教授有著20多年的臨床經驗,對半月板損傷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深受患者的一致好評。

圖書部分內容

一、易患人群

本病多見於青年,在從事劇烈運動和特殊職業的人員中,如球類運動員、礦工以及搬運工等,半月板損傷的機率更高。

二、危害

1、關節疼痛
膝關節在某一體位時發生疼痛,當改變體位後,疼痛即可消失。
2、肌肉萎縮
股四頭肌為主。由於半月板的損傷,膝關節活動受限,日久肌肉產生了廢用性萎縮;肌肉萎縮越嚴重,下肢無力現象亦越明顯。
3、行走不便
半月板因長期磨損或急性損傷而破裂後,即部分或完全喪失了其原有的功能,甚至在關節內形成干擾,出現關節交鎖、彈響,影響膝關節的正常運動,造成行走不便的困擾。

三、症狀

1、關節腫脹
多見於急性損傷階段。如損傷時間較長,則關節腫脹多不甚明顯。
2、關節疼痛
膝關節在某一體位時發生疼痛,當改變體位後,疼痛即可消失。
3、關節交鎖、彈響
多發生於走路過程中。破裂移位的半月板游離於關節間隙中,妨礙了膝關節的正常活動,如同一把鎖突然被鎖住一樣不能活動,稱為關節“交鎖”,其發出的聲響即為“關節彈響”。“交鎖”發生後在原地稍作膝關節運動,又忽然聽到一次彈響,隨即關節恢復了正常的活動,這一現象被稱為“開鎖”。
4、肌肉萎縮和乏力
以股四頭肌為主。由於半月板的損傷,膝關節活動受限,日久肌肉產生了廢用性萎縮;肌肉萎縮越嚴重,下肢乏力現象亦越明顯。
5、關節不穩定感
走路時常有一種膝關節不穩定的感覺,尤其是走高低不平的道路,或上下樓梯台階時最為明顯。

四、治療辦法

半月板屬纖維軟骨組織,本身沒有血液供應,所以損傷後恢復很慢,給治療帶來很大困難。治療半月板損傷的方法很多,理療按摩可以改善局部循環,促進營養供給使症狀暫時得到緩解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手術創傷大、風險高、併發症多一般不予考慮。
1、西藥治療
療法:此方法可用於止痛和抗炎,但並不能制止病理過程發展。
缺點:很多西藥產品含有激素或止痛的成分,對身體副作用很大,不可長期服用。
2、手術治療
療法:手術療法主要針對半月板嚴重撕裂,無法下地行走的患者。
缺點:手術有很大的風險,很多手術後的患者症狀並沒有減輕甚至更重,給後續治療帶來更大難度,所以輕度患者採用手術治療時需謹慎。
3、物理治療
療法:可進行按摩和功能康復鍛鍊,恢復已喪失的關節運動,但要避免太用力。
缺點:僅作為輔助療法,不能取得治癒效果。
4.專家建議
半月板損傷屬中醫“筋傷”範疇,主要由於勞累、外傷、感染等原因致機體免疫力低下,臟腑功能虧虛,風、寒、濕、邪乘虛侵入機體凝滯關節、經絡而致。平時體力勞動和運動後,可揉抹小駁骨草按摩膏,有助於舒緩膝關節疲勞及勞損,護養半月板、滑膜等關節組織。

五、日常注意事項

1.早期診斷處理及時,沒有較大的血腫,症狀不嚴重,如無膝關節“卡”、“交鎖”的現象,股四頭肌無萎縮現象,中老年人患者或者醫生根據MRI判斷患者不用手術的,可以不用手術。這部分人中有些人能像正常人一樣參加體育運動,但也要在一年半至兩年以後。
2.運動員或體育愛好者還想繼續玩體育,一般會建議手術,但是手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要高昂的費用外,恢復過程也要個人進行科學康復鍛鍊。另外,不能不知道的是,手術本身是一次有規則的較大創傷,少數人術後會膝關節功能出現一定程度的受限。
3.損傷的半月板能否癒合,取決於受傷部位的血液循環狀態,半月板外周1/3部分有足夠的血管分布,因此,一般來說,半月板軟骨再生的時間要更長一些,這關鍵還得看個人吸收能力和軟骨再生能力。
4.除了注意運動姿勢和運動的強度外,要注意運動保護,如佩戴運動護具防止運動中的意外損傷。
5.日常生活中,凡事要有預見意外發生的可能性,充分利用身邊的工具幫助降低意外造成的半月板損傷風險。如上下公車或上下樓的時候,不要過於匆忙,可藉助扶手幫助穩定身體再邁步走,有職業習慣的人,最好每隔一段時間變換勞作的姿勢和稍事休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