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億個掌聲

十億個掌聲

“十億個掌聲”是國人贈予亞洲歌后鄧麗君的最高評價,是華人社會對於鄧麗君小姐的慣用稱呼之一,鄧麗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是一位在亞洲地區和全球華人社會極具影響力的台灣音樂藝術家,亦是20世紀後半葉最富盛名的日本歌壇巨星之一。生前演藝足跡遍及台灣、香港、日本、東南亞、美國等地,發表國語、日語、英語、粵語、閩南語、印尼語等歌曲1000餘首,對華語樂壇尤其是大陸流行樂壇的啟蒙與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也為開創日本演歌流行化新曲風和促進亞洲各地區音樂文化間的相互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此外,“十億個掌聲”亦是鄧麗君“1983年15周年巡迴演唱會”(台北站演出)別名。

詞語由來

《十億個掌聲》演唱會出版物封面圖《十億個掌聲》演唱會出版物封面圖

鄧麗君自14歲踏入歌壇以後,很快得到了華人社會,日本地區以及亞洲眾多人士的喜愛和肯定。並與1976年成為首位舉行個人演唱會的港台女歌手。80年代前

後,在亞洲擁有大批歌迷的鄧麗君先後受邀於洛杉磯音樂中心、美國林肯中心、拉斯維加斯凱撒皇宮舉行個人演唱會的鄧麗君,成為首位登上國際舞台的華人歌手。1983年5月,鄧麗君順利成為港台及東南亞地區首位突破500萬唱片銷量的華語歌手,1983年下半年,為答謝歌迷多年厚愛,鄧麗君親自籌劃了以香港為首站的“鄧麗君15周年巡迴演唱會”,成為華人歌手最早的巡迴演唱會紀錄。香港方面特邀鄧麗君作為首位女歌手入駐剛剛落成的香港體育館(紅磡體育館)作為此次巡演首站的演出場地。

1984年1月,在香港成功演出數場的鄧麗君帶著自己龐大的日本樂隊來到了台北中華體育館,並將此館作為此次巡演台北站的演出場地。在台北站演唱會的研討會上,有人提議為本場演唱會重新命名,可直到演出日期臨近這個名字仍舊沒有確定。就在演唱會開始前夕,本場演唱會的主持人田文仲無意中說了一句:這次演唱會不僅有海外多家媒體的全程播報,還有台灣一百二十餘家電台向大陸億萬同胞同步傳送廣播信號,真可謂有著十億個掌聲啊!沒想到正是他的這句無心之語,解決了工總人員多日裡來的命名問題,日後,台灣電視公司在出版台北站演唱會的相關出版物時,便啟用了“十億個掌聲”這個名字。此後“十億個掌聲”這一稱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同時得到了海內外眾多華人的認可,成為了國人對於鄧麗君小姐本人的慣用稱呼之一。而“十億個掌聲”作為一種對於藝人本身的肯定和讚許,也成為了華語樂壇僅鄧麗君一人能夠享有的莫大榮譽。

演唱會介紹

簡介

《十億個掌聲》演唱會入場券存根《十億個掌聲》演唱會入場券存根

“十億個掌聲”作為鄧麗君“15周年巡迴演唱會”

中的台北一站,於1984年1月7日及1月8日演出兩場,是鄧麗君最成功的演唱會之一。芳年30歲,正處於人生事業巔峰的鄧麗君以她動人的歌喉,大膽的造型和出色的舞台表現,帶給了觀眾一場聽覺和視覺盛宴。包括英國電視公司在內的的多家海內外電台,以及美國《紐約時報》的記者對整場演唱會進行了轉播和全程報導。正如主持人田文仲開場詞中說到的一樣——“鄧麗君小姐的歌曲不僅受到了國內朋友的喜愛,也得到了國際上的肯定,這不單是她個人的殊榮,也是我們華夏之光”。多年後美國出版了《百年歌壇巨星》一書,鄧麗君作為書中唯一介紹的亞洲歌手得到了極高評價,書中用極大篇幅介紹了本次演唱會,書中提到:鄧麗君為了保持在亞洲樂壇的領先地位,不惜重金邀請美國舞蹈人員及亞洲頂級樂團,而她以爆炸頭在舞台上又唱又跳的表演時,無疑讓台下的觀眾看花了眼睛。

總評

“十億個掌聲”演唱會是華人歌手20世紀最經典的演唱會之一。鄧麗君15周年巡迴演唱會作為華語歌手首次真正意義上的巡迴演唱會,對於華語樂壇演唱會有著重要的開拓性意義。

此次演唱會無論在舞台模式,表演形式,以及創新價值上看,都帶給華語樂壇極大的衝擊,對於以後的華語演唱會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這也是鄧麗君繼1976年首次將樂隊和舞台表演融入華人演唱會及1982年將燈光舞美、服裝造型融入演唱會後,對於華人演唱會做出的又一重要貢獻。“十億個掌聲”也成為了最早在台灣本土舉行的大型演唱會。而自80年代開始有意衝破傳統,尋求突破的的鄧麗君也成為了最早將“勁歌熱舞”帶到華人演唱會的開拓者,她此次演唱會中的爆炸頭,緊身衣,超短裙以及西式舞步也成為了她打破固有形象的開始。除她本人大膽創新的演唱風格外,她積極與台下觀眾的互動、握手的舉動也使演唱會不再拘於以往嚴肅、傳統的表演形式,使觀眾從此不僅要聽演唱會,更要看演唱會,一時間成為港台歌手紛紛效仿的對象。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聲勢浩大的巡演結束後,野心勃勃的鄧麗君便將事業重心移至海外市場,專注拓展日本歌唱事業,宣布不再舉行商業演唱會。因此,作為鄧麗君華人區最後一場演唱會的“十億個掌聲”也成為了她最重要的演出紀錄之一。

演唱曲目

15周年巡迴演唱會15周年巡迴演唱會

上半場:

1.漫步人生路(粵語)

2.獨上西樓

3.夜來香

4.南海姑娘/難忘初戀的情人/千言萬語/我怎能離開你/愛的你呀何處尋

5.但願人長久

6.甜蜜蜜/我要對你說/月亮代表我的心/在水一方/原鄉情濃/奈何/水上人/雲河/原鄉人/甜蜜蜜

7.Every Breath You Take

8.Beat It

下半場:

早年日新版《十億個掌聲》演唱會VCD實物圖早年日新版《十億個掌聲》演唱會VCD實物圖

1.小城故事

2.郊道

3.幾多愁

4.梅花

5.我和你/淚的小雨/誰來愛我/絲絲小雨/你我相伴左右

6.Fire

7.難忘的愛人(閩南語)

8.祖母的話(閩南語)

9.賣肉粽(閩南語)

10.Flash Dance

早年日新版《十億個掌聲》演唱會VCD實物圖早年日新版《十億個掌聲》演唱會VCD實物圖

點唱部分:

1.夜來香

2.海韻

3.路邊的野花不要採

4.你怎么說

5.再見!我的愛人

返場:

1.何日君再來

2.中華民族頌

推薦曲目

1.《漫步人生路》

開場曲目《漫步人生路》出自鄧麗君83年發行的同名專輯《漫步人生路》,由鄭國江作詞,根據日本創作女歌手中島美雪1980年發表的單曲《ひとり上手》改編。歌詞積極開朗,曲調明快有力,是鄧麗君最為經典的粵語代表作品之一。

2.《獨上西樓》

出自鄧麗君83年的經典詩詞專輯《淡淡幽情》,是由台灣著名音樂人劉家昌根據南唐後主李煜原詞《相見歡》譜曲的詩詞作品。整首作品透著淡淡的幽怨和哀愁,尤其是其中的一段口白,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3.《夜來香》

這是一首有著歐美風格,倫巴節奏、舞曲樣式的“舊上海”老歌,作者是現代著名作曲家黎錦光先生。鄧麗君七十年代末的翻唱為這首經典作品注入了新的活力。鄧麗君在演唱這首作品是不僅保留了舊上海的餘韻,也將現代舞步融入其中,十分具有觀賞性。

4.《但願人長久》

又是一首出自《淡淡幽情》的作品,作曲為台灣音樂人梁弘志,歌詞出自詞人蘇軾的《水調歌頭》。是《淡淡幽情》中傳唱度最高的作品之一。鄧麗君的現場演繹感情充沛,收放自如,淒冷孤獨的同時又顯得大氣恢宏。

5.《Every Breath You Take》

作者是警察樂隊的靈魂人物斯汀,1983年一經推出便在歐美地區大受歡迎。同年,鄧麗君在自己的演唱會上翻唱了這首風靡歐美的流行作品。鄧麗君的緊身舞衣造型也成為了這首歌曲的一大亮點。

6.《Beat It》

同樣是一首英文歌,翻唱自麥可傑克遜的經典同名曲,鄧麗君顛復形象的表演值得一看。

7.《小城故事》

鄧麗君七十年代的經典作品,旗袍裝扮獨具韻味。

8.《郊道》

鄧麗君罕見的黃梅調錶演,唱腔透亮,可圈可點。

9.《Fire》

與兩位女聲和音同台完成的英文作品。

10.《難忘的愛人》

很具地方特色的閩南語歌曲。

11.《何日君再來》

改編自舊上海時期的作品,成為鄧麗君的七十年代的代表作品之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