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義務教育

十二年義務教育

十二年義務教育,是指將高中教育納入到義務教育範圍之內從而推行十二年義務教育,中國浙江、廣東、河北多地都嘗試了高中免費教育,取得很好反響。但主要還集中在沿海等發達地區,沒有大範圍普及。2017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代表熱議十二年義務教育。有政協委員提議要在全國普及十二年義務教育,對此,社會各方意見不一,有學者認為時機尚不成熟,有學者認為中國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因此,關於在全國普及十二年義務教育的提案還在進一步論證之中。

基本信息

提案

(圖)十二年義務教育十二年義務教育

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在湘全國政協委員、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校長、湖南大學會計學院博士生導師伍中信提交《關於加強對高中貧困生扶助,逐步實施十二年制義務教育》的提案,呼籲建立高中貧困學生援助保障機制。

“義務教育只到國中階段,因為相對九年義務教育高中收費較高,一些貧困家庭的學生特別是農村學生國中畢業後無法進入高中學習。”伍中信急呼,在總結深圳珠海浙江等地十二年義務教育經驗的基礎上,儘快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十二年制義務教育制度。

在伍中信看來,中國已有足夠的財力來推行十二年制義務教育。伍中信認為,通過法律保障高中階段的教育,讓農村和城市孩子享受到平等的教育,相對消除了教育不公。同時,可以提高中國中青年勞動者的整體素質。“現代經濟科技的發展,對勞動者文化素質的要求,起碼得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伍中信委員說。

2017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朱列玉和賀優琳均建議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讓義務教育延長至12年;“建議將學前三年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提案也得到許多全國政協委員附議。投資未來、投資一個國家的戰略發展,成為代表委員們的共同關切。

贊成觀點

四條理由

(圖)十二年義務教育教育法

一是中國已具備推行十二年制義務教育的經濟實力。2007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246619億元,比上年增長11.4%,經濟總量排名全球第四,已經有足夠的財力來推行十二年制義務教育;

二是中國已在深圳、珠海、浙江等地進行了十二年制義務教育的試點,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

三是可以通過法律保障高中階段的教育無論農村還是城市孩子都可以享受到,這就相對消除了教育不公的問題;

四是可以整體提高中國中青年勞動者素質。現代經濟科技的發展,對勞動者文化素質的要求,起碼得具有高中文化程度。

實現條件

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已經具備一定的規模和水平。但中國的教育投入不到GDP的4%,低於世界平均5%的水平。必須拋棄以目前財力有限,只能先發展經濟再發展教育這樣的觀點,增加教育投資。

農村義務教育的師資狀況匱乏是現實,但一方面通過政府的大力支持,促進教育公平,落實好城鄉免費義務教育政策,最佳化教育結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使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另一方面,社會的人力資源基礎雄厚。很多大學畢業生將會去農村支教,他們會與農村教師一起為提高農村教育水平而努力。

實行十二年義務教育在城市、農村也可以有所區別。不妨考慮重點將農村高中建成綜合性的高中,增加大量的職業教育選修課程。使農村學生在高中階段,既能夠學到走升學道路的知識,同時也能夠學到就業的技能。這樣他們就可以省下三年的學費,為家庭減輕了負擔,學生畢業時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上大學或者是就業。

反對意見

(圖)十二年義務教育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對政府、家長、學生都有強制性。對於將學生接受義務教育的年限由九年延長到十二年的觀點,全國政協委員、廈門市政協副主席莊威委員質疑其合理性,並提出了反對實行十二年義務教育的三條理由。

首先是財力不足。中國作為一個有13億人口的大國,免收學雜費也是近兩年才得以初步實現,還有不少地方財政為此承受頗大壓力,生均經費只能維持低水平的保障。

其次是農村義務教育的師資狀況普遍堪憂。不少農村學校現在仍然還有臨時代課教師,不論數量還是質量都亟待加強。

再其次是九年義務教育還未完全普及。現在進城務工人員越來越多,外來子弟還有相當大比例未能進入公辦學校,只能就讀民辦國小、國中,在那裡他們仍然要交學雜費;在局部偏遠、落後的農村地區“普九”任務仍很艱巨的情況下,提出十二年義務教育,勢必會加劇本來就已經存在的教育不公平。

政府行為

(圖)十二年義務教育農村地區教育條件

義務教育延長有兩種方案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透露,正在廣泛徵集意見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將在2009年8月公布。提案的方向有兩個,一是向上普及高中教育,另一個則是往下,多增加一年學前教育。

孫雲曉又提及,中國還有27個縣仍未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任務。教育投入經費仍然不足,現在的目標是國家投入的教育經費要不少於GDP的4%。

陝西省吳起縣已經試行

2006年6月,陝西省吳起縣出台了《關於創建人民滿意教育工程的實施意見》,實現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今後縣財政每年拿出1000萬元專項資金,實行免費職業教育,以增強教育富民的功能。並從2006年秋季起,將免費教育的範圍由城鄉九年義務教育擴大到城鄉十二年教育,將高中教育納入免費範圍。同時在十二年義務教育階段設立助學金和優秀學生獎學金制度。

北京2010年有望實施12年義務教育,如何延伸待論證

2001年8月北京市政府頒發的《貫徹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決定的意見》中首次提出“分期分批逐步實現十二年義務教育”。為此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專門成立課題組對北京市實施十二年義務教育進行了可行性論證,形成了《2010年北京實施十二年義務教育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研究表明,北京市到2010年實施十二年高中義務教育基本是可行的。

不過北京市教委表示,實施12年義務教育,是向上延伸至高中,還是向下延伸至幼稚園的問題,社會各界有不同見解,還需要專家、學者作更深入的研究和論證。

學者聲音

張成浩:12年義務教育時機未成熟

(圖)十二年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數據分析

目前中國9年義務教育還未完全普及。據2003年數據統計,全國尚有四百多個縣未“普九”。中國教育部部長周濟指出,中國中西部仍有百分之八的地區沒有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而且這部分地區又是非常困難的地區。像這些地區,9年義務教育還未普及,何談12年義務教育?這只會加大地區間、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從而使城鄉間的貧富差距再次拉大。

晏揚:“12年義務教育”值得期待 

在歐美已開發國家,早已實行了“12年義務教育”,即使在古巴這樣經濟並不發達的國家,也實行了“12年義務教育”。中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例只有3.41%,而教育經費比例的世界平均水平為5.2%(其中低收入國家為3.6%、高收入國家為5.5%)。如果中國的教育經費比例能夠達到世界平均水平,那么實行“12年義務教育”就有了經費保障,就完全有可能。

凌云:十二年制義務教育須緩行

考慮到中國的現狀,短期內要實現12年義教育幾乎是不可能的。教育反映了社會發展的進程,它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撮而就。它必須與國情、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一致。在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率先試行十二制教育,但不宜全國範圍內推行。與此同時,國家要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加強教育基礎設施的建設。尤其是對教育不發達的地區的投入和幫助,讓義務教育名符其實;教育相對發達的地區也應積極支援和幫助教育不發達地區,實現教育公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