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廬秀峰

匡廬秀峰

匡廬秀峰,位於廬山南麓,鄱陽湖之濱的江西星子縣。匡廬,又稱為匡山或廬山。匡廬秀峰由香爐、鶴鳴、雙劍、姐妹、文殊、龜背諸峰組成。

基本概述

匡廬秀峰匡廬秀峰
匡廬秀峰,位於廬山南麓,鄱陽湖之濱的江西星子縣。匡廬,又稱為匡山廬山。匡廬秀峰由香爐鶴鳴雙劍姐妹文殊龜背諸峰組成。香爐峰如紫煙繚繞,鶴鳴峰形似鳴鶴飛翔,雙劍峰勢如芙蓉插天,姐妹峰態同娟娟秀女,文殊峰似尖錐屹立,龜背峰脊如行龜遇雲。這些山峰,千姿百態,玲瓏秀麗,層巒流翠風光旖旎,聚盡山南之美。雲霧在山間飄渺繚繞,如系在山頸上的縷縷輕,使巍峨淡藍的山巒,在晨霧中,飄忽躲閃,崢嶸偶露。

秀峰美景

“廬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名不虛傳。記載南唐中李璟少年時曾經在此築台讀書,繼帝位後在讀書台舊址建寺,取開國光兆之意,名為開元寺。清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南巡,手書“秀峰寺”匾賜寺僧超淵,引後改名為秀峰寺,俗稱“秀峰”,為匡廬五大叢林之一。秀峰不但峰秀,而且瀑秀、峽秀、潭秀、林秀、石秀、寺秀、諸秀匯集,各施其妍。

歷史足跡

匡廬秀峰峽壁之上歷代摩岩大字題刻瀑布,其中以宋代的書法家米芾所書“第一山”和“青玉峽”六字最為珍貴,僅一“山”字,就可躺一人。不遠之處,還有廬山溫泉玉簾泉等。秀峰寺不但古木參天,建築挺拔,風景優美,而且古蹟繁多。唐中主李璟讀書台,清代康熙南巡時所辟的雙桂堂,以及聰明泉浴仙池等,被列入團家級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達144處,自唐氨今的歷代摩岩石刻,更是中國古代書法家的露天展覽,為我國古代書畫藝術中不可多得的瑰寶。

瀑布

雄奇壯美的瀑布從雲端飛起急下,在落差150米縱身於九疊谷底時,中途兩次一頭撞在兀突的岩石上,濺起一束束水花,如煙如霧,翻滾輾轉,噴珠濺玉,聚而復散,散而復聚,舉行悲壯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典禮。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寫的就是匡廬秀峰的黃岩瀑布

相關詞條

匡山 廬山

參考文獻

http://www.aucca.com/lushan1.ht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