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元祥造像

北魏王元祥造像全稱“魏太和十八年北海王元祥為母子平安造彌勒像記”。造像記高88厘米,寬42厘米,是元詳隨北魏孝文帝南伐遷都至洛陽的歷史實錄。造像記書法精美,是著名的龍門二十品之一。
碑文中“維太和之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皇帝親御六旌,南伐蕭逆”這一歷史事件,指的就是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後繼續進攻南齊的故事。當時元祥隨帝御駕親征,在伊闕外母子告別,依依難分,為此,元祥“伊川立願”,為“母子平安”而開龕造像,前後歷時近四年。
造像龕位於洛陽龍門石窟古陽洞北壁,長樂王丘靈亮夫人尉遲造像龕上方。龕高138厘米,寬102厘米,深17厘米,在古陽洞中屬於中型洞窟。龕內主佛為交腳彌勒。兩側脅侍菩薩皆雙手合十侍立。圓拱形龕楣內刻十五天人持花繩。
北海王元詳是北魏獻文帝的第七個兒子,是孝文帝同父異母兄弟,太和十八年(494年)隨孝文帝南征,為散騎常侍,後高祖(孝文帝)臨崩,顧命祥為司空輔政,深受孝文帝器重。
釋文:
維太和之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皇帝親御六旌,南伐蕭逆。軍國二容,別於洛汭。行留雨音,分於闕外。太妃以聖善之規,戒途戒旅,弟子以資孝之心,戈言奉淚。其日,太妃還家,伊川立願母子平安,造彌勒像一區以置於此。至廿二年九月廿三日,法容克就。因即造齋,鐫石表心,奉申前志,永願母子長飡化年,眷屬內外終始榮期,一切群生鹹同其福。維太魏太和廿二九年九月廿三日侍中、護軍將軍、北海王元詳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