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滘中學

北滘中學

北滘中學,創辦於1959年,為鎮屬完全中學。45載風雨春秋,桃李芬芳,香飄遐邇;人才輩出,倍受青睞。1992年易地重建新校舍,為當時全區校園環境最靚,設施最為齊全的學校之一。1994年,晉升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行列。順德區北滘中學是一所鎮屬完全中學。校園占地面積達5.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82萬平方米。學校建有標準運動場,功能齊全的教學場館和教學實驗大樓,有可容納近1300人的禮堂和藏書10萬多冊的圖書館。北滘中學是一所名副其實的具有南粵特色的花園式現代化學校。

基本信息

中學介紹

北滘中學 北滘中學

北中現有40個教學班,2398名學生,148名教職工。各學科專任教師136人,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高級教師有18人,中學一級教師有73人。還有30多名教師被授予“南粵優秀教師”、“廣東省優秀班主任”“順德市優秀教師及優秀班主任”、“順德市學科帶頭人”、“北滘名師”等榮譽稱號。1994年被命名為第一批“廣東省一級學校”。 北中全力以赴抓好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建設,構建現代化教學平台。1999年,鎮政府投資90餘萬元,進行北中校園網第一期工程建設,建成2個電腦室(其中一個由順德浦項公司捐建,計約55萬元),4個多媒體教室,8個教室和辦公室網路。2002年,鎮政府又投資300餘萬元,進行校園網第二期工程建設。現在,北中校園內的49個教室都安裝了多媒體顯示61英寸背投電視,千兆光纖網約400個信息點已分布到所有教室、辦公室和試驗場館,全體教學人員都配備了一台筆記本電腦。全校教師已100%通過廣東省教師計算機等級中級考試。到目前為止,全校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科覆蓋率率達100%,課時覆蓋率達40%以上。符合省一級學校標準。教師製作的課件和電教論文多次獲國家和省市的獎勵。 

信息技術設備的不斷升級和完善,信息技術課程的全面普及,促進了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北中的高考已連續多年取得驕人成績,考生上省大專線以上人數一直穩居區鎮屬完中首位,具有良好的社會聲譽。2003年的高考,北中考入重點本科線人數達38人,一般本科線以上人數達163人,再執全區鎮屬完中牛耳,考試質量又有新的突破。近年來,北中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的學科競賽均取得了良好成績,獲國家級獎勵的有126人次,2003年全國高中物理競賽,該校囊括順德區前三名,其中第一名段興贇同學作為順德區唯一代表,參加全國競賽,榮獲全國二等獎;獲省級獎勵的有173人次,獲市區級獎勵的有200多人次;該校藝術節的文藝匯演節目已連續多年獲得市的一等獎;該校還向各類高校的體育專業輸送了近20名優秀高中畢業生,素質教育碩果纍纍。到2003年10月,北中已連續十年被評為順德區“先進學校”;還曾獲得佛山市“文明學校”,順德區“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中學三風

校風:文明 團結 奮發 進取

教風:敬業 愛生 奉獻 創新

學風:嚴謹 勤奮 靈活 創造

教學常規要求

前言

為了落實上級的教學工作意見和學校的工作計畫,使教學常規工作規範化,制度化,保證正常教學秩序,培養良好的教風,提高教學質量,依據該校實際,特制定本常規,要求全體任課教師遵照執行。

備課

⒈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教師必須正確理解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深入鑽研教材,適當查閱參考資料,瞻前顧後,在上課前認真備好課。

⒉備課要做到“五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練習、備實驗(或電教和教具)。

⒊每節課必須要有教案,教案詳略可因學科、因人而異,但至少必須具備以下組成部分:課題、教學目的要求、重點難點、主要教學過程、課堂小結、作業布置。提倡寫課後小記。三年以下教齡的教師要有4個教案提前量,其他教師要有2個提前量,沒有教案不得上堂講課,不準原封不動地照搬陳舊教案授課。

⒋兩人以上一個備課組的,設備課組長。要經常開集體備課,在每學期開始前和每一單元教學開始之前,都要進行集體備課,其他時間至少兩周進行一次集體備課,主要是學習教學大綱、課程標準和教學理論,研究教學進度、教學內容、確定教學重點和突破教學難點的方法。備課組內各位教師要基本做到“六統一”:統一教學內容,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學重點,統一教學要求,統一基本作業,統一單元測驗。

⒌充分利用電腦進行教學,每個教師每學期上傳的電子教案數不少於8個,科長做好審核。

⒍教師在上班時間應專心做好教學工作,不做與教學無關的事(如上班時間不準非體育教師進行體育活動、非音樂教師聽歌曲、用電腦打遊戲、上網看與教學無關的資料等),依時上下班,有要事離開學校的要辦好請假手續。

講課

⒈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工作的主戰場在課堂,課程表具有“法律”的性質,教師必須嚴格按照課程表上課,要保證上課時間,上課鈴(正式)響,教師必須進入教室,不遲到,不中途離開教室,不拖堂,不提早下課,不隨意調課,有要事要調課的必須事先辦好手續,缺課要儘快補課。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未經學校領導同意,任何人不得停課。

⒉講課一定要實行啟發式,反對滿堂“灌”。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時刻牢記不僅要教“懂”學生,更重要的是要指導學生“會學”。

講課是否實行啟發式,有以下標準:

⑴看能否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⑵看能否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發展思維能力;

⑶看能否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和歸納綜合;

⑷看能否適當提問、設問,活躍課堂氣氛;

⑸看能否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⒊面向全體學生,課堂教學深度、廣度和難度以中等水平的學生為基點,適當兼顧優生和差生。

⒋課堂教學要求做到“五要五反對”:

⑴要講到點子上,反對離開主題泛泛而談;

⑵要講思路,反對只講結論;

⑶要講規律,反對死記硬背;

⑷要講得生動、形象、具體,反對語言的簡單重複;

⑸要重視課堂小結,反對心中無數“講到哪裡哪裡算”。

⒌要充分使用各種教具、掛圖和各種電化教學手段,多媒體計算機技術上課的課時覆蓋率要達到50%(體藝除外)。

⒍重視實驗。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的開出率要達到100%,要注意安全。教師的實驗操作必須規範化。

⒎上課前要“復備”。以進一步熟悉教案,並作修改,還必須準備好教學用具(如作業本、教具、電教設備等)

⒏堅持教書育人,充分發揮教材的思想性,寓思想教育於教學過程中。上課要管好課堂紀律,檢查課室清潔、學生佩戴校卡、穿著校服和出勤等情況。

⒐尊重學生人格,對學生不要冷嘲熱諷,不準體罰和變相體罰,未經學校領導同意,不能擅自對學生進行停課處理。

⒑教師應穿著整潔,儀表端莊。教態要自然大方、親切和藹,聲音要清晰洪亮,讓每位學生都能聽清,語言要準確精煉,提倡使用國語。要緊扣內容,不做與教學無關的事,不說與教學無關的話,保證課堂容量。教師上課要關閉手機(或設定振動、無聲狀態),嚴禁在學生教育教學活動場所吸菸。

⒒板書要清楚、有條理。用字要規範,不要使用繁體字和不規範的簡化字,字型工整、大小適當。

⒓重視教學衛生,注意糾正學生不良的坐、寫姿勢,隨堂教師要負責督促學生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和督促學生到操場做廣播操。

聽課

⒈聽課是教學研究、教學檢查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是教師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重要途徑。

⒉每學期聽課節數的最低要求是:

教學行政領導:20節;其他行政領導、科長和三年教齡以內的教師:15節;其他教師:10節。

⒊教師聽課要有聽課記錄和評課意見。每學期由科組和學校登記檢查1—2次。

⒋聽課形式可分為公開課、教研課、匯報課、試教課和隨堂課。

公開課和匯報課由教導處和教研室組織。教研課由學科組組織,每人每學年至少承擔1次。

⒌除隨堂課外,聽完其它幾種形式的課後,應由科組組織評議。

作業

⒈布置和批改作業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作用是在第一時間鞏固教學效果,加強基礎訓練,使學生學會運用知識,提高解題能力。使教師能迅速了解學生對新授知識的領會、接受、掌握、運用的程度,並據此採取必要的應對措施。

⒉凡布置作業,老師都要會做,努力做到教師先做一遍,作業的形式可以是堂上練習,課後書面作業、提問口頭回答,社會調查等。課後書面作業是作業的主要形式,內容要精選,難易搭配要適當,份量要適度。

⒊教師應要求學生認真、獨立完成作業,格式要規範,書寫要工整,完成要及時,一般要求當天完成或在本學科的下一個課時前完成。教育學生不要抄襲作業。

⒋基於因材施教的原則,作業可分為必做和選做兩類。選做題側重於能力訓練,難度可增大,讓學有餘力的學生也能“吃得飽”。

⒌教師必須及時收繳、批改、發還學生的作業。每次作業通過科代表全數收繳,做好登記。教師最好能全批,也可輪流批改每次1/2,不得少於1/4。批改後的作業應儘早發還學生,如無特殊理由,收後一周仍未批改發還給學生的視為失職。

⒍作業批改後,要針對批改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在班上評講或進行個別輔導。

⒎必須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每節課布置的課外書面作業的平均份量控制在以下範圍內(以中等水平學生完成作業所需時間計算)。

國中:數學30分鐘,語文、英語、物理、化學25分鐘,政治、歷史、地理、生物15分鐘,每日作業總量不超過90分鐘。

高中:數學35分鐘,語文、英語、物理、化學30分鐘,政治、歷史、地理、生物15分鐘。每日作業總量不超過120分鐘。

輔導和值班

⒈輔導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輔助手段,是實行因材施教的重要形式。可分為集體輔導和個別輔導。

⒉早讀午讀課是語文和英語的專用時間,用於指導學生朗讀和閱讀,或聽力訓練。任課教師必須下班指導,班主任協助。

⒊教師下班輔導最少每周一次,巡堂答疑和重點輔導相結合。晚修值班時,必須在教室座班,記錄考勤情況及維持紀律秩序,處理偶發事件,不得離崗。原則上晚修不準測驗和講課,應由學生自己支配時間。值班教師要及時在校園網簽到。

⒋輔導學生要熱情、誠懇、耐心,不要諷刺、挖苦。要既輔導知識又授以方法,必要時輔以思想教育。

⒌單元測驗和考試前一天,該科教師必須下班輔導答疑。

複習考試

⒈每單元教學結束後和期中、期末考試前,都要安排適當的課時進行複習。

⒉複習課要向學生說明考試(測驗)範圍、題型、時間、考查重點。要把教學內容、知識結構加以整理歸納,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系統結構,突出重點,解決難點。還要指導學生掌握記憶方法和解題技巧。教師不得在考試前以任何形式泄漏或暗示試題內容。

⒊單元測驗範圍為該單元內容,由備課組統一命題和評分標準,各班隨堂或統一進行測驗,任課教師自行改卷。

⒋期中考試範圍為前半學期所教內容。由備課組統一命題和評分標準,經科組長審閱,全校統一安排時間考試,提倡流水批改。

⒌期末考試範圍為全學期所教內容。除參加區統考的級、科按上級有關規定執行外,由備課組命題,制訂評分標準,在考試前兩周交科組長審閱,科組長或學校可更換部分題目。考試後由同級任課教師流水作業改卷,交叉覆核。

學年考試範圍為全年所教內容,命題、改卷辦法與學期考試相同。

⒍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每周的單元測驗國中不得超過三科,高中不得超過四科,任課教師應把測驗時間提前報級組長,由級組長統籌平衡。

⒎為確保教學質量,培養優良學風,要嚴肅考試紀律,端正考風。教師要嚴格遵守《監考教師守則》和執行《考試規則》,在考前30分鐘到教導處領取試卷,考前20分鐘進入試室,考試中途不能看書報,不能打瞌睡,不能改卷,不能離開試室,要關閉手機,非監考老師原則上不得進入試室巡視(有勘誤訂正除外)。學生實行不同年級混合編排試室座位考試,嚴禁作弊。

⒏測驗、考試後,教師要在成績統計和質量分析的基礎上,針對學生存在問題及時評講。

⒐每學期科組及教師的教學工作計畫、總結,以及期中期末考試的考試分析、學生成績等均採用電腦錄入。

科組長職責

科組長是學科的帶頭人,要認真學習教育方針,學習教育、教學的理論,鑽研教學大綱,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思想認識水平。具體職責如下:

⒈根據上級各部門及學校學年和學期工作計畫,制訂科組的學期和學年工作計畫;組織本科組教師鑽研國家頒布的課程計畫、教學大綱、考試大綱、教材和教輔資料,指導各備課組及教師制訂每學期教學計畫和課時計畫。

⒉檢查本科各備課組和教師的教學情況,包括檢查教案、教學進度、完成情況、教師常規教學“備、批、講、輔”等的情況。評估本科組的教學質量給予指導,並向學校匯報。

⒊按要求組織本學科各年級期中、期末(學年)考試的命題,審閱其科學性、覆蓋率,對通過率和難度進行預測,有責任對題目中欠科學性之處進行修改,對部分題目進行改動或更換。考試後進行質量分析和試卷分析,對改進教學,提高質量提出指導性意見。

⒋規劃和組織好與本科組相關的活動課程和學科競賽活動。

⒌根據學校的實際,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大力開展有益於學科教學和具實效性的教學科研活動。組織全科教學教研觀摩活動,每學期不少於兩次。完成學校規定的聽課任務,每學期對本科教師普遍聽課至少一次。聽課後要與被聽課教師交換意見,對教法上存在的問題要及時指正,對學科缺陷或違反學校要求的要向學校匯報。

⒍組織好每次科組活動,對每次科組活動的情況及時向學校反映。

⒎組織好本科的學期小結交流工作,審閱本科教師的教學工作小結。鼓勵和引導本科組教師開展教學反思,撰寫教學論文及教學隨筆等。

⒏推動科組電教多媒體教學,審閱科員的電子教案及課件,辦好科組網頁,做好科組校園網信息交流工作。

⒐安排好本科組辦公室及所負責的場館的清潔工作。做好本科組教學資料整理、保存工作。領導所屬實驗室、器材室及設施的管理、維護和建設工作。

⒑關心科組教師業務進修,特別是要關心青年教師思想上、業務上的成長,發揮以老帶新的作用,依靠骨幹教師,加強學科教改和教師的培養工作。做好新教師的轉正定級、專業課的評級鑑定工作。

⒒創建和諧科組。關心本科組教師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及健康情況,有問題及時向學校反映。

⒓協助教務處做好本科組的教輔資料征訂工作。

⒔協助學校做好教學安全工作。

備課組長職責

⒈根據學校學年和學期工作計畫,制訂本學科年級教學計畫。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鑽研教學大綱和教材,明確教學進度、測驗、實驗(演示)專題課的安排,要落實到周課時。

⒉協助科組長制訂和落實本年級與學科相關的活動課計畫及競賽組活動計畫,確定專題、課時及負責老師。

⒊主持同年級教師的集體備課,檢查教學進度,了解和分析教與學的情況,提出解決存在問題的方法。研究單元教學的重點、難點、方法,把好質量關。

⒋與同科組教師一起研究單元測驗題和段考、期考、模擬考等的試題。對段考以上的考試要按學校及科組要求,確定命題原則、題型結構、份量、覆蓋率、評分標準等。題目命好,要交科組長審閱並與命題人一起修改訂正後才付印。

⒌按級組或科組的要求,對重要的考試或測驗組織同組教師流水作業、評卷,作出小結和質量分析。並協助科、級組長做好成績的登記和輸入校園網成績管理系統的工作。

⒍規劃和組織好本級組的學科課件製作和上傳工作。

⒎配合教務處及科組,選好、用好教輔資料。

⒏配合科組長,做好對常規教學情況的檢查、督促工作。

⒐配合學校和科組,參與和組織教學科研活動。組織本備課組的觀摩、聽課活動,提高業務水平。

教師儀表規範

⒈每周星期一上午及學校重大活動時,按規定統一穿著校服。

⒉上班工作期間體現職業特點,衣著整齊大方,不能過於休閒化,不準穿奇裝異服,不準穿拖鞋,不穿露膝短褲,不留長指甲。體育教師上課時間穿運動衣褲,不能穿皮鞋。

⒊工作期間女教師不穿超短裙,不穿低胸、露背裝,不穿太透明的服裝,不穿超過5cm的細高跟鞋。男教師不穿背心,不穿無領衫。

⒋男教師不留長髮,不蓄長鬍須。女教師不染彩發,不留誇張髮型,不化濃妝,不塗指甲。

⒌總的原則是全體教職工要做到儀表整潔、文雅、端莊、大方。

德育管理架構

北滘中學 北滘中學

安全應急預案

前言

為了貫徹落實《順德區學校安全工作意見》及順德區教育局《落實措施,重點整治,進一步加強我區學校安全工作》精神,及時、妥善地處置學校突發安全事故,建立“信息暢通、反應快捷、處置有方、責任明確”的學校突發安全事故應急機制,保障師生生命與財產安全,建設和諧校園,保障學校正常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政策,結合該校實際特制定本工作預案。

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立學校安全應急處理機制,迅速、及時、積極的開展各項處置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損失,有效保障師生及學校生命財產安全,切實維護教育穩定和社會安定。

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黎永祥,負責全校安全工作。

副組長:楊立新,負責教育教學、實驗室、圖書館、體育活動安全工作。

陳敬銳,負責交通、游泳、禁毒、宿舍安全工作。

鄭耀中,負責用電、消防、衛生、治安、防雷安全工作。

組 員:黃浩文,協助黎永祥工作。

陳作林、覃進文,協助楊立新工作。

馮燕冰、夏先登,協助陳敬銳工作。

現場指揮

正常工作日突發事件的指揮由校長負總責,副校長、行政各負其責,協調各部門統一行動。

非正常工作日突發事件的指揮實行三級值班制度,即校部級幹部值班、教學主任級幹部值班、教職工值班。

突發事件逐層報告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緊急情況報告制度,嚴格落實值班人員,確保全全緊急情況信息報送渠道暢通、運轉有序。

學校發生安全緊急情況報告程式:值班人員—校長(110、120、119)—鎮政府、教育組、區教育局

上報時做到及時、準確、全面、不漏報、不虛報。報告內容為: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事故的簡要情況,死亡人數、受傷人數、估計直接經濟損失等。

各類事故應急預案

(一)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⑴打“119”電話報警,同時報告上級教育部門和鎮政府。

⑵採取切斷電源、煤氣等緊急安全措施,避免繼發性危害。

⑶學校有關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要在第一時間親臨現場組織教職員工開展救人和滅火工作。並在消防隊伍到現場後,主動提供有關信息,配合消防隊伍組織救人和滅火搶險。

⑷全力組織人員疏散和自救工作,按照平時消防演練逃生的線路迅速疏散。配合有關醫療部門和醫療機構妥善安置傷病員。採取有效的隔離措施,防止大火蔓延。

⑸及時採取人員疏散、封鎖現場、轉移重要財物等必要措施,注意人員、財產安全。

⑹劃出警戒範圍,嚴禁其他車輛和夫關人員進入著火現場,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傷亡,同時也為火災消滅後的調查起火原因提供有力證據。

⑺如有傷者要及時送往醫院救治,如學生受傷,要及時通知家長。解決好師生等受災人員的安居問題。

⑻配合消防部門調查事故原因,維持秩序。

(二)食物中毒應急預案

⑴發現師生有類似食物中毒症狀時,應迅速送學校醫療室進行初診,同時撥打“120”電話或送醫院進行處理。

⑵迅速向上級部門及衛生防疫部門報告。

⑶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應活動。

⑷負責保護好現場,封存一切剩餘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設備、保護好中毒現場和食品留樣,防止人為地破壞現場,等候衛生執法部門處理。

⑸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師生名單,並檢查他們的身體狀況。對已確定患病師生送醫院治療。

⑹及時通知家長並做好家長和家屬的工作。

⑺校醫室要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經過,可疑食品、中毒人數,並預測發展趨勢。

⑻積極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做好診治、調查事故、處理等工作。

(三)傳染病疫情應急預案

⑴在校學生或教職員工發現傳染病,立即上報上級部門和疾控中心。

⑵在校外,學生或教職工一旦出現非典、風疹、流腦、麻疹、流感等傳染性疾病,應及時就醫,不得帶病上學、上班。經醫院診斷排除傳染病後才能回校上課、上班。

⑶在校內發現傳染病的學生或教職工,學校應急小組領導立即親臨現場指揮,要求傳染病者立即戴防護口罩、手套,在第一時間內利用學校隔離室進行隔離觀察,並馬上打“120”電話,送定點傳染病醫院診治。

⑷通知學生家長或教職工家屬,由家長或家屬陪同去醫院,護送人員都要穿好防護服,戴口罩、手套。

⑸學校領導發現傳染病人後,迅速向全體師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採取的防護措施,讓廣大師生了解情況,安定人心,維護學校穩定。

⑹對傳染病病人所在班級教室或辦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場所進行消毒,對與傳染病人密切接觸的學生、教職工進行隔離觀察,並做好人員登記。防止疫情擴散,迅速切斷感染源。

⑺傳染病人在醫院接受治療時,禁止任何同學、同事前往探望。

⑻如傳染病烈性感染,請示政府和教育部門,決定是否實行全校停課。並採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⑼密切配合疾控中心進行疫情處理和流行病學調查,對傳染病人到過的場所、接觸過的人員,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員、鄰居同事、同學進行隨訪,並採取必要的隔離觀察措施。

(四)雷電災害應急預案

⑴發生雷電災害時,迅速向上級部門和防雷主管部門報告。

⑵對造成人員損害應立即送醫院救治。及時通知家屬或家長。

⑶標記現場位置,協助主管部門對雷電災害進行調查與鑑定。

⑷檢查設備或建築物損壞情況,並及時修理。

(五)校園交通事故應急預案

⑴交通事故發生後立即報警。領導小組成員和相關人員要立即趕赴事故現場,根據需要通知急救、醫療、消防等部門。

⑵報告上級部門。

⑶採取措施保護現場,有效控制肇事者,尋找證人。

⑷組織有關人員開展搶救。若交警在場,積極協助交警開展工作。若交警不在場,則由校醫室和相關人員對受傷師生立即採取救護措施,進行止血、包紮傷口,組織車輛立刻把受傷師生送到就近醫院搶救。

⑸通知家長和家屬,協助學生家長和教職工親屬及時與保險公司聯繫,做好保險賠付工作。

⑹配合交警等部門做好善後工作。

(五)晚上突遇停電應急預案

⑴過道、樓梯口的應急燈自動開啟,電工和值班門衛開啟學校備用其它照明用具。

⑵參加晚修的學生必須坐在課室的原來座位,不得喧譁、起鬨或走動。值班教師負責組織、管理好本班學生。

⑶值日行政迅速組織相關人員查明停電原因,並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⑷若停電20分鐘後未能恢復正常供電,則晚自修暫停,值日行政利用校園臨時廣播系統發出疏散信號,值班老師負責指揮學生按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順序進行疏散、離校。值班老師關好教室電源。

⑸如正值下課、就寢前,學生在走廊、樓梯、浴室、廁所等,則要學生在原地站立,等自己的眼睛已適應黑暗時,再慢慢回教室或寢室,堅決阻止學生在此時搶跑,追逐,推搡。

⑹晚自修學生沒有離校之前,學校的行政運轉照常進行。

⑺為確保學校教學工作中的電力供給,學校配備後備電源能保持30分鐘提供學校廣播電力。

⑻電工做好供電設備的檢修,將情況向學校匯報。

(六)樓梯間擁擠踩踏事故應急預案

⑴學校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要在第一時間親臨第一線指揮,迅速開展現場疏導和救護工作,並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⑵組織學校醫護人員對受傷者進行人工呼吸、止血等應急搶救處置,儘快向醫療急救部門120報告求援,將傷病員送往醫院搶救,妥善安置傷病員。必要時請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支援幫助。

⑶迅速通知受傷人員親屬,及時向師生和親屬通報有關情況,確保師生和親屬情緒穩定。

(七)大型群體活動的公共安全事故處置措施

大型比賽以及運動會等活動前,對身體有問題的學生要勸其退出活動。課外體育活動及群體活動前老師要提醒身體不適的同學到場外休息,如果在學生運動會上或課外體育活動及群體活動時發生問題,應急措施是:

⑴活動組織者和安全管理工作負責人要維護現場秩序,根據室內、室外不同情況組織師生有序疏散,保護學生生命安全,盡力避免繼發性災害。

⑵學校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要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親臨一線,靠前指揮,組織疏導、搶救傷員。要在第一時間向當地公安機關和教育主管部門報告。

⑶發生局部損傷、輕微損傷或少量出血,馬上送學校醫務室處理或送學校附近的醫院處理。

⑷發生嚴重損傷大量出血,或者出現昏迷休克,首先與校醫聯繫,對傷員做及時診斷處理,同時報告110、120請求急救,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傷員送到大醫院。

⑸及時通知家長或其監護人,以便及時作出救治決定,並做好安慰工作。

⑹保護現場、了解事故發生經過,調查事故原因,做好有關記錄並保護現場,採集有關證據,以利於對事故的調查處理。

(八)實驗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⑴出現事故後,現場人員立即切斷所有相關的水、電、氣、等,對有有毒、有害氣體的房間,應及時打開窗戶通風,解救被困人員,使受傷人員迅速脫離險境。

⑵立即報告校長辦公室,應急小組成員在第一時間內趕到現場。

⑶在第一時間內向校衛生室發出求救信息,並撥120,醫務人員在最短時間內到達事故現場,採取有效的救護措施,待120到達或用其它方式急送醫院。在醫務人員到達事故現場之前,其他在場人員應主動採取必要的施救方法,儘量減少人員傷亡。

⑷保護現場,現場場老師向學校領導做出書面事故報告,學校領導組織人員進行事故調查,根據事故原因,限期整改,避免事故的再次發生。

(九)突發自然災害(汛台、地震、氣象等)事件應急預案

⑴事故發生時要保持鎮靜,沉著應對,立即向上級部門匯報情況。

⑵根據事故性質向公安、交警、消防、衛生防疫、交通管理等部門緊急求援。

⑶學校廣播(或現場老師)指揮組織施救及學生自救,努力將人員傷亡減少到最低程度。

⑷安全小組要立即趕赴事故現場,聽取事故情況匯報,召集領導小組應急處理會議,採取應急措施迅速抽調搶險隊伍、物資,協同有關部門搶險救災,全力組織搶救,維持秩序,疏散師生到安全區域,對受傷人員展開救援救護。

⑸保護現場,監控險情,關注事態發展。

⑹配合有關部門調查取證,做好傷患人員的慰問工作,並及時與傷患人員家屬取得聯繫,做好對家屬的安撫解釋工作。

⑺校醫室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發生。

⑻安全小組負責災後的善後處置工作,及時調查災情損失情況,傷亡人員情況,並形成書面材料上報,做好受傷人員的救治和災後現場處理、恢復正常教學秩序及重建等工作。配合有關部門進行事故的調查處理,做好事故的善後撫恤及處理工作,並與保險公司等單位取得聯繫,依法處理,協調賠償,努力維護學校和社會的穩定。

(十)其他突如其來的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⑴如社會人員到校對學生造成傷害時,學生要及時向班主任或學校報告,其他同學要採取積極措施進行制止或疏散。

⑵班主任和學校接到報告後,立即組織人員進行制止,並撥打110報警。

⑶對傷者應及時送醫院就診。

⑷及時上報教育部門。

⑸迅速配合公安部門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並做好有關材料的收集。

⑹通知受傷者的家長或家屬。

⑺妥善處理事故。

善後處理

學校要切實做好死難、受傷學生家長的安撫、慰問工作,消除各種不安全因素,維護學校穩定。

對傷亡學生的賠償要依據《民法通則》、《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執行。

調查與結案

學校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按照屬地為主、分級負責的原則和緊急事件的等級,對突發緊急情況及時展開調查,查清事實,查明原因,限期報結。

事故的調查處理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依法處置的原則,任何人不得干涉事故的調查處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