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花魔芋

北川花魔芋

北川花魔芋,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魔芋是北川的傳統產品,歷以加工成芋角,行銷省內外。魔芋用途廣,有80—100倍的澎漲力,粘著性強,有可逆等特點。既是保健食品,又是輕工業重要原料,遠銷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 2010年12月3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北川花魔芋”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產品特點

魔芋,又作磨芋、鬼芋,中國古代又稱妖芋。魔芋是有益的鹼性食品,具有補鈣、降血糖、降血脂、降壓、排毒、養顏、減肥、清腸、開胃、防癌等功效,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和醫學價值,被譽為“魔力食品”、“神奇食品”、“健康食品”,也被聯合國衛生組織確定為“十大保健食品”之一。

北川花魔芋 北川花魔芋

北川花魔芋精粉提取回收率達55—60%,大大超過其它同類品種;主要質量指標——粘度,達2萬PPM—2.5萬PPM(國標為1.8萬PPM—2.2萬PPM);葡甘露聚糖含量超過其它品種4—5%,溶液透明度可達80%。

產地環境

位置面積

北川羌族自治縣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東接江油市,南鄰安縣,西靠茂縣,北抵松潘、平武,介於北緯31°35′—31°38′02″,東經104°26′15″—104°29′10″之間,總面積3084平方千米。

地質地貌

北川全境皆山,峰巒起伏,溝壑縱橫,山脈大致以白什、外白為界,其西屬岷山山脈,其東屬龍門山脈,境內插旗山的最高峰海拔4769米,最低點香水渡海拔540米,相對高差4229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平均每千米海拔遞降46米。

水系水文

北川縣境內河流屬涪江水系,其中通口河、安昌河、平通河為涪江一級支流,嘉陵江二級支流;白草河、青片河為通口河一級支流;在全縣的各支流中,面積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0個流域,5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4個流域。年均降水量28.76億立方米,年均地表徑流量23.26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5.6億立方米,客水徑流量18.08億立方米,減去重複水流量,年均水資源總量為25.96億立方米。

氣候資源

縣境熱量資源能滿足農作物生長需要。積溫隨海拔升高而減少。年均0℃以上10℃以下、10℃以上積溫: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河谷地帶分別為5356℃和4600℃;海拔800—1400米的低山和低中山帶分別為4160℃和3200℃;海拔1400—2100米的低中山帶分別為2480℃和1800℃;海拔2100—3000米的低中山帶和中山帶分別為1800℃和1340℃。海拔3000米以上的中山、高山頂部和山原,年均氣溫分別為1.8℃,和10℃以上積溫僅657℃。年均無霜期為125—282天。年均日照時數為939.1—1111.5小時,日照率為21—25%。太陽總輻射平均每立方厘米76.5—83.3大卡。

北川花魔芋 北川花魔芋

北川縣由於其特殊的地域特點,具備了魔芋生長的最佳生態資源優勢。

歷史淵源

北川花魔芋的種植始於明朝,是長期以來由於魔芋特殊的雜合性而形成的獨特品種。

2017年,綿陽市出台了《綿陽市現代農業六大重點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0年)》和《綿陽市現代農業十大主導產品行動方案(2017—2020年)》,將優質魔芋列為十大主導產品。

2018年,北川縣結合脫貧攻堅,開展魔芋種植技術培訓,推廣玉米-魔芋、林-魔芋、果-魔芋間套種植,在全縣新發展魔芋種植6000餘畝。其中,在陳家壩通寶村建設魔芋種芋繁育基地500畝,帶動周邊農戶建設魔芋標準化生產基地2000畝。

生產情況

2010年,北川花魔芋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後,種植面積已達3.5萬畝。魔芋精粉產量占中國總產量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2011年,花魔芋精粉產量達6000餘噸,年產值達到4億元。

2015年,北川縣魔芋年報統計面積為1.79萬畝,產量1.85萬噸,栽培方式主要為玉米-魔芋間套種植,幼林地、果園種植面積很少。有6家魔芋加工企業,占地面積133.4畝,其中魔芋加工廠房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資產總額2.468億元,年生產魔芋精粉能力6100噸,生產魔芋食品能力4000噸。

北川花魔芋 北川花魔芋

2017年,北川縣魔芋種植面積5.4萬畝,較2016年增加4000畝,產量增至6.12噸。新發展魔芋加工企業1家,年生產魔芋能力達到14萬噸、綜合產值達到23億元。

產品榮譽

2010年12月3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北川花魔芋”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14年,北川縣被全國魔芋協會確定為全國九大魔芋產業重點基地縣。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北川花魔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地範圍為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花魔芋。

(二)立地條件

海拔800米至2500米,土壤類型為黃壤、黃棕壤、暗棕壤、亞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土壤質地為沙壤土;土壤耕層厚度≥30厘米,有機質含量≥3%,土壤pH值6.5至7.5。

北川花魔芋 北川花魔芋

(三)栽培管理

1.繁殖:採用無性繁殖,種芋重量≥100克。

2.種植:在3月底至4月上旬,開溝施以農家肥後放種芋,覆土厚度8厘米至10厘米,種植密度≤8.2萬/公頃。

3.施肥:每年施農家肥4.5萬千克/公頃以上。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採收

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選晴天或土壤乾燥時收挖。

(五)魔芋乾片(條)工藝流程

1.機械加工流程:鮮魔芋→凹坑清理→機械清洗去皮→精清理→提升→切片→乾燥→乾片分級→包裝。

2.土法加工流程:鮮魔芋→凹坑清理→清洗去皮→精清理→切片→烘乾→乾片分級→包裝。

3.關鍵質量控制:乾燥烘乾溫度控制在50℃至80℃之間;機械加工烘乾時間控制在110至120分鐘,土法加工烘乾時間控制在48至50小時。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鮮芋:顏色光鮮,葉柄脫落處光滑,球莖呈橢圓或圓球狀。

(2)乾片(條):色白、表皮手感細膩、質地緻密。

2.理化指標:

(1)鮮芋:水份<80%。球莖≥500克,葡甘聚糖≥5.5%。

(2)乾製品。:水份≤15%,葡甘聚糖≥37%。

3.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北川花魔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北川花魔芋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