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西北戰區糧食補給地理

北宋西北戰區糧食補給地理

《北宋西北戰區糧食補給地理》,作 者: 程龍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6-1 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北宋西北戰區糧食補給地理 北宋西北戰區糧食補給地理
中原王朝與草原民族的衝突與矛盾幾乎貫穿了整箇中國歷史,這是一場農耕與游與遊牧生活方式的激烈而持久的較量。
通讀這一精湛的著述,可以看到,程龍博士的研究範圍、視角和方法,已經徹底超越了傳統研究領域的限制,充分體現了中國歷史軍事地理研究在當代的發展方向,從這一意義上講,也代表了這一分支學科在當今的最高水平。雖然亦由堡寨入手,但卻更多的著眼於其在屯田、運糧等後勤補給功能的探討。而且由地理學的角度,結合軍事、政治等諸多方面,討論堡寨的地理位置、外部形態等。

本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引論
第一節本課題研究的學術框架與內容
第二節本研究的學術意義與創新
第三節研究現狀
第二章宋夏戰爭的歷史背景與北宋西北戰區的地理環境第三章北宋後勤補給的保護體系——堡寨
第一節對傳統觀點的質疑
一來自歷史事實的疑問
二堡寨地理位置的所謂“要”和“險”
三堡寨的守軍規模和軍事行動
第二節北宋西北堡寨軍事功能演化諸階段
一萌芽期:從北宋建立到至道二年(996年)
二起步期:至道二年(996年)到慶曆初年(1041年)
三過渡期:康定、慶曆初至治平末年(1067年)
四定型期:治平末(1067年)至北宋末年
第四章北宋西北堡寨的外部形態與地理位置
第一節北宋西北沿邊堡寨的數量、規模與地理位置
一北宋西北沿邊堡寨的數量
二北宋西北沿邊堡寨的規模
三北宋西北沿邊堡寨的地理位置
第二節北宋西北沿邊堡寨的形態
第五章北宋西北戰區的兵力部署與演變
第一節北宋西北戰區禁軍的數量及分布
第二節北宋西北戰區廂軍的數量及分布
第三節北宋西北戰區鄉軍的數量及分布
第四節北宋西北戰區蕃兵的數量及分布
第六章北宋西北邊界的屯田
第一節北宋西北屯田的興起
一靈州之戰與北宋西北屯田的出現
二靈州之戰後西北屯田的分布與擴展
第二節西北屯田與康定、慶曆時期宋夏戰爭的互動關係一西北屯田對戰爭進程以及戰場選擇的影響
二戰爭對屯田發展的影響
三慶曆以後西北屯田分布及變化規律
第三節宋夏西北屯田發展的地域差異
一宋夏西部邊界的拓展與熙河路屯田
二宋夏東部邊界屯田發展的滯緩
三屯田擴展區域差異的原因分析
第七章北宋西北沿邊的糧食運輸
第一節關中地區對陝西沿邊四路的糧食運輸
一慶曆以前關中地區向沿邊諸路的糧食運輸
二慶曆以後關中地區向沿邊諸路的糧食運輸
三北宋朝臣拓展陝西糧食供給區及調整運輸方案的構想與實踐第二節河東地區對麟府路及鄘延路的糧食運輸
一慶曆以前河東對麟府及琅延路的糧食運輸
二慶曆以後河東糧食運輸的變化
第三節涇原、秦鳳路對熙河路的糧食運輸
第四節糧食運輸的方式、代價與效果
一糧食運輸的方式
二糧食運輸的代價
三糧食運輸的效果
第八章入中和糴與西北宋軍的後勤補給
第一節西北入中的出現與實施方法
一靈州之戰與入中法在西北地區的出現
二西北入中的具體實施辦法
第二節解鹽的引入與人中價格的新變化
一解鹽的引入
二入中價格地域差異的新變化
三入申糧食來源地的變化
第三節北宋初期的和糴
第四節人中與和糴的融合
第五節人中和糴在熙河路的形成與發展
一入中和糴在熙河後勤補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熙河路糴本來源地的變化
三熙河路入中和糴的地域分布
四熙河路的和糴與交子
第六節其他諸路的人中和糴活動
一秦鳳路的入中和糴
二□延路的入中和糴
三河東路的入中和糴
四環慶、涇原路的入中和糴
第九章北宋對夏作戰中的引兵就糧
第一節關於“引兵就糧”的相關說明
一就糧兵與“就糧禁軍”的區別
二引兵就糧與更戍、上番制度的區別
第二節慶曆以前西北沿邊的就糧形勢
第三節慶曆以後西北各路的就糧形勢
一陝西四路的就糧情況
二麟府路的就糧情況
三熙河路的就糧情況
第四節北宋西北就糧制度的完善與就糧的負面影響
一北宋西北就糧制度的完善
二就糧措施的負面影響
第十章宋軍入夏作戰中的糧食補給
第一節宋夏靈州之戰的糧食補給
一戰前軍政形勢與宋軍糧食補給
二靈州之戰與宋軍糧食補給
第二節元豐四年宋夏之戰的後勤補給
一戰前後勤準備
二戰役進程中的糧食補給問題
三攻城戰鬥的失敗
第十一章後勤補給與北宋政府對西北戰場的規劃
第一節宋軍後勤補給與陝西四安撫使路的劃分兼論環慶、涇原路治所的遷移一陝西四路的劃分
二關於涇原、環慶都部署略治所遷移的爭論
第二節後勤補給與北宋西北戰場的圈層結構
一極邊
二次邊
結語
附表北宋西北堡寨統計表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