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授課

一部課堂實錄,初版後竟然立即暢銷海峽兩岸,成為馬英九先生巡視台北書市時的首購之書,而參加課程的各位學生,全都成為社會各界競相招聘的對象——這就是本書創造的奇蹟。文化史家潘之剛教授說:“此為平生所見最有高度、最有裁斷,又最有趣味的中國文化史。環顧身旁,從中學生到老學者都愛不釋手。”本書是作者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歷史系、哲學系、藝術學院的部分學生開設了一門課程,內容是中華文化史。本書前半部分,是北京大學學生、台灣大學學生與余秋雨先生之間迅如雷電的“閃問”、“閃答”,涉及當代社會大量艱澀的話題。但一來一往之間,卻顯得那么乾脆、痛快、幽默,充滿了閱讀愉悅,被評論家譽為“高速運動狀態下撞擊出來的文化哲學”。這本新版,比以前的版本又增加了很多全新的內容。

基本介紹

副標題: 中華文化四十七講

作者: 余秋雨

出版社: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2-11-20

頁數: 316

定價: 32.80元

內容簡介

余秋雨先生曾用一年時間,為北大中文系、歷史系、哲學系、藝術學院的部分學生講授中華文化史,課程整理出版後在兩岸大受歡迎。2012年,這部中華文化史由余先生全新增訂並題名為《北大授課》。

全書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是北大學生、台大學生與余秋雨先生之間迅如雷電的“閃問”、“閃答”,涉及當代社會大量艱澀的話題。一來 一往之間,乾脆、痛快、幽默,充滿閱讀愉悅。後半部分,則為紮實的四十七堂文化史課程,書中保留課堂討論的形式,將師生之間對中華文化的思考與對話原貌呈現,既可聆聽中華文化的源遠流脈,亦能在不同思維方式的精彩碰撞中感受中華文化綿延新生的魅力。

這是一場回溯中華文化的激盪之旅,也是一場誠摯有趣的智慧對談。正如余秋雨先生在自序中所說,文化可以滋潤生命,生命也可以滋潤文化。中華文化的前途,就看有多少年輕而又美好的生命來滋潤它。

書籍目錄

參與課程的北大學生(部分) 001

參與對話的台大學生(部分) 005

第一部分 閃問

北大的閃問 002

巨人的性格和脾氣 002

可疑的“精神價值” 004

“枯燥文本”和“戲謔文本” 010

語言能力訓練班 013

文化的定義 015

評判社會言論 021

“掏糨糊” 027

台大的閃問 033

兩岸文化 033

一些誤解 039

文化走向 042

一句話問題 044

第二部分 課程

第一課 童年的歌聲 050

第二課 文明的咒語 054

第三課 那裡沒有路標 058

第四課 文明的胎記 062

第五課 稷下學宮和雅典學院 067

第六課 人類文明的早期分工 074

第七課 世界性的老子 079

第八課 讓我解釋幾句 085

第九課 尋找真實的孔子 093

第十課 一路冷遇成就的偉大 102

第十一課 黃昏晚風蕭瑟 108

第十二課 君子的修身與治國 114

第十三課 關於下一項記憶的爭論 120

第十四課 一個讓我們慚愧的名字 126

第十五課 中國會不會因他而走另一條路 133

第十六課 諸子百家中文學品質最高的人 140

第十七課 一個難解的世界奇蹟 147

第十八課 長江推舉他出場 155

第十九課 生活在別處 159

第二十課 何為詩人 166

第二十一課 《二十四史》的起點 170

第二十二課 漢武帝的大地遇到了司馬遷的目光 176

第二十三課 《史記》的敘事魅力 182

第二十四課 失落了的文筆 186

第二十五課 混亂和美麗同在 192

第二十六課 如果換了文學眼光,三國地圖就完全改變了 197

第二十七課 中國歷史上最奇特的一群文人 204

第二十八課 一座默默無聲的高峰 212

第二十九課 光耀千古的三百二十四個字 218

第三十課 第一個知名畫家 223

第三十一課 因謙恭而參與偉大 227

第三十二課 涼州風範 231

第三十三課 中華文化為什麼會接納佛教 234

第三十四課 文明的制高點 239

第三十五課 盛唐是一種心態 245

第三十六課 詩人排序 251

第三十七課 頂峰對弈 255

第三十八課 沒有人救他們 258

第三十九課 多記一個名字 261

第四十課 夕陽下的詩意 266

第四十一課 精雅大匯集 273

第四十二課 一群疲憊的文學大師 279

第四十三課 九十年的塵埃 285

第四十四課 文化專制下的沉悶 291

第四十五課 五百年斯文所寄 297

第四十六課 遠方的目光 304

第四十七課 太不容易了 30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