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統一北方

北齊衰象

北齊的鮮卑化和西胡化風氣十分重。集中表現在對占統治地位的鮮卑人和鮮卑化人對漢人和漢化人的排斥與殺害,之所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是北齊統治集團是出自反漢化的六鎮軍人。
南北朝

而且出現一種“西胡化”的傾向,也就是統治集團沉迷於西域胡人的歌舞娛樂當中,意志消沉。也使得相當多胡人因為歌舞伎藝得以得到高官厚祿,甚至與太后通姦。整個國家處於貪腐橫行的狀態的狀態。

太建北伐

周武帝掌握大權後,始有討伐北齊之議。先是在建德元年(572年)遣使南方陳朝,以期聯合進攻北齊,陳宣帝表示同意,但要把樊、鄧州讓給陳朝,北周使者杜杲認為城池應該從北齊地盤那裡取得。之後雙方多次通信,達成協定,建德二年(即太建四年, 573年)陳朝派出以吳明徹黃法氍為主帥,以十萬部隊進攻北齊,吳明徹所部由秦郡出發,黃法氍由歷陽出發。
周武帝

四月,黃法氍部將復廣達在大峴(今天安徽含山東北)與北齊軍接戰,擊敗北齊軍。又吳明徹部將程文季率敢死隊,除掉州護城河的障木柵後,大軍包圍秦州。北齊派出軍隊救援歷陽,被黃法氍所部所敗,北齊又調遣府儀同三司尉破胡、長孫洪略帶兵救援秦州。吳明徹派出猛將巴山太守蕭摩訶單騎馳馬沖陣齊軍,斬殺北齊軍前隊善射者西域胡及大力者十餘人,陳軍乘機進攻,北齊軍大敗,陳軍斬獲不可勝計,尉破胡逃走,長孫洪略戰死。北齊派出王琳赴壽陽(今安徽壽縣),組織軍隊抵抗陳軍。
五月,黃法氍所部擊破歷陽,進軍合肥,合肥望旗請降,秦州隨後亦降。
六月,黃法氍攻克合州,程文季攻克涇州,吳明徹也進破仁州
七月,吳明徹所部運動至峽口,攻克其北岸城,南岸守軍皆棄城而走,陳軍很快攻占仁州。隨後吳明徹軍夜襲壽陽守軍,北齊巴陵王王琳統領的守軍大敗而逃,只得退守相國城及金城。
十月,吳明徹開始進攻壽陽,於肥水築壩,引水灌城。城中苦於潮濕,士兵多數腹瀉,手腳浮腫,死者十之六七。北齊調遣行台右僕射皮景和等率軍數十萬救援壽陽,援軍在距壽陽30里即紮營。陳軍諸將見到北齊軍軍隊數量眾多產生了畏懼,問吳明徹:“堅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審明公計將安出?”吳明徹回答:“兵貴在速,而彼結營不進,自挫其鋒,吾知其不敢戰,明矣”。吳明徹軍隨後發起猛攻,一鼓作氣攻克壽陽,俘王琳、王貴顯、扶風王可朱渾孝裕、尚書盧潛、左丞李騊駼等,這些送到建康。北齊軍的駝馬和輜重盡為陳軍所得。王琳善撫士卒,甚得軍心,被俘齊軍見王琳後皆歔欷不能仰視。吳明徹見後,為防兵變,派人斬殺王琳。
太建北伐至此結束,陳軍攻陷北齊數十城,淮南之地被陳朝所占。

北周起兵

建德四年(575年)七月,周武帝和齊王憲及內史王誼謀劃伐齊,又派遣納言盧韞三次問計於安州總管於翼。周武帝召集大臣於大德殿上通知伐北齊的計畫,隨後周武帝下詔伐齊。委任柱國陳王宇文純、滎陽司馬消難、鄭公達奚震為前三軍總管,越王盛、周昌公侯莫陳崇、趙王招為後三軍總管。齊王宇文憲率領二萬軍隊向黎陽進發,隨公楊堅、廣寧公薛迥率領水軍三萬自渭水入黃河,梁公侯莫陳芮統帥二萬軍隊守太行道,申公李穆帥統領三萬軍隊守河陽道,常山公於翼帥眾二萬出陳、汝。總計12萬人。
八月,北周六路大軍開入北齊境內,軍紀嚴明,所到之處對百姓秋毫無犯。又周武帝所部六萬進逼河陰,攻破外城,北齊軍退保內城。又宇文憲所部攻占武濟,兵鋒指向洛口。周武帝見河陰難下,轉而率軍進攻金鏞城,但遇到守城軍隊頑強抵抗,無法攻下。
九月,被齊右丞高阿那肱自晉陽帶兵救援洛陽,北周軍此時因為舊攻金鏞城不下,加上周武帝生病,主動撤軍。
此次出征周武帝曾與手下大臣討論出兵計畫,宇文弼認為北齊雖然失道,但是還有能幹的大臣在,而且”今之用兵,須擇其地。河陽衝要,精兵所聚,盡力攻圍,恐難得志。所以他認為應該取小道偷襲晉州,周武帝不聽。建德五年(576年),北周再次大舉伐齊,周武帝吸取教訓採用這條計。
十月四日,周武帝調遣軍隊伐齊,以越王宇文盛、杞公宇文亮、隨公楊堅統帶右三軍,譙王儉、大將軍竇泰、廣化公丘崇統帶左三軍,齊王宇文憲、陳王宇文純統帶前軍。周武帝的計畫是進攻晉州,以圖吸引北齊主力來救援後進行決戰,打敗對方後再進逼北齊的首都鄴。
北周軍軍至晉州,屯駐在汾曲。周武帝先調遣齊王宇文憲統帶精騎二萬守雀鼠谷,陳王宇文純步騎二萬守千里徑,鄭公達奚震步騎一萬守統軍川,大將軍韓明步騎五千守齊子嶺,焉氏公尹升步騎五千守鼓鍾鎮,涼城公辛韶步騎五千守蒲津關,趙王宇文招步騎一萬自華谷攻北齊汾州諸城,柱國宇文盛步騎一萬守汾水關。又調遣內史王誼監督諸軍攻平陽城,周武帝每日從汾曲到平陽城下督戰。北齊行台僕射海昌王尉相貴負責帶兵防守平陽城。圍城不久,防守北城的晉州刺史崔景嵩,在夜晚遣使請降於北周,王軌帶領眾回響,打開北城門。當天天還沒有亮,北周將領段文振,持槊和數十人率先登城,和景嵩同至尉相貴住處劫持了他。守軍得知訊息後士氣崩潰,無心抵抗,晉州被北周攻克,俘虜相貴及甲士八千人。
此時,齊主和馮小憐在天池打獵,晉州的告急文書,從太陽升起到中午不停送來。右丞相高阿那肱卻說:“大家正為樂,邊鄙小小交兵,乃是常事,何急奏聞!”至傍晚,晉州使者再至,說:“平陽已陷”,高阿那肱才把晉州危機訊息告訴。高緯聽到後馬上起身,但馮小憐懇請北齊後主再下一盤棋,高緯答應,延誤了發兵時間。
十月二十五日,高緯親率大軍救援平陽,到達時平陽已被攻下,遂晝夜猛攻平陽,北周守城將領晉州刺史梁士彥領兵一萬與之展開激烈的戰鬥,北齊軍曾經挖地道進攻,但是被北周軍拿木頭塞住無法攻克。
十二月初三,周武帝所部與宇文憲所部會合,救援平陽。初六,周武帝部隊到達平陽與北齊軍對陣。此時齊軍東翼稍稍後退,馮小憐慘叫:“軍敗矣!”錄尚書事城陽王穆提婆也應聲:“大家去!大家去!”高緯居然立即帶著淑妃逃奔高梁橋。開府儀同三司奚長勸高緯:“半進半退,戰之常體。今兵眾全整,未有虧傷,陛下舍此安之!馬足一動,人情駭亂,不可復振。願速還安慰之!”武衛張常山自高緯身也勸諫說:“軍尋收訖,甚完整。圍城兵亦不動。至尊宜回。不信臣言,乞將內參往視。”高緯聽後停止逃跑。但穆提婆拉著齊主手肘說:“此言難信。”高緯聽後又和馮淑妃向北逃走。北齊軍知道皇帝逃跑後士氣崩潰,被北周軍大敗,死者萬餘人,軍資器械被丟棄滿地都是。只有安德王高延宗全軍而退。
十二月十三日,北周軍軍至晉陽。十四日,高延宗稱帝,大赦天下。十二月十七日,北周軍擊敗北齊軍,攻破晉陽。
建德五年(577年)一月十八日,北周軍達到鄴,圍困鄴城。隨後擊敗北齊軍,攻占鄴城,高緯帶數百騎逃亡。後被北周將領尉遲勤捉獲,送至鄴城。
二月,北齊其餘抵抗力量陸續被消滅,北周統一北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