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電子音樂節

北京電子音樂節

北京電子音樂節 北京最大型的露天電子音樂盛會。每年5月在798舉辦,在煙囪與舊廠房擠壓出的一片空地上,伴隨著電子樂的起伏,體驗著後工業時代下的集體興奮與暈眩。

簡介

北京電子音樂節 北京電子音樂節

5月23日,北京電子音樂節即將在798拉開帷幕歡迎大家參加大party。3個舞台 15小時 28名藝術家 10000人參加 46000平方米露天廣場—— 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電音盛會 在此次的相約北京演出中,有一個項目是絕對特殊的,這就是5月23日在北京798廠區舉辦的“序”2009北京電子音樂會。這一活動將在5月23日下午一直持續到深夜,共有3個舞台,進行15小時,將有28位DJ及視覺藝術家參與,占用46000平方米的露天廣場,主辦方預計將有10000人參加這一活動。

電音盛會

在這一活動中主辦方特意提到了一個概念就是融合與拓展。這包括著多層意思,包括北京國際化形象塑造、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的外延以及打造北京人生活文化消費上的時尚氣質等等。 在國際上,歐洲的柏林、蘇黎世,美國的底特律、邁阿密都有大型露天的電子音樂節,每次的電子音樂節都能吸引上百萬人參加。這種音樂節歷時10數年而不衰,成為這些大都市的重要標誌性形象。各國年輕人如朝聖一般湧入,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都盡情隨著強大的電子音樂跳舞狂歡,這不僅是電子音樂領域的熱點,而且也帶動了旅遊業以及城市知名度,特別是時尚氣質的塑造,比如,過去的柏林給人比較保守的感覺,而現在,柏林通過一系列努力,包括柏林電子音樂節,使自身成為最有文化創意精神的城市之一。 北京作為一個國際化都市,除了固有的皇城文化積澱之外,也必須具有國際化所必備的元素。就北京而言,以文化創意產業作為突破,必須通過一些具體的活動去宣傳,去塑造這一形象,並且讓北京人真正認同這一概念,真正生活在這一概念之中。在798舉辦的這一電子派對就是一個很靠譜的活動。
北京過去一直有一個誤區,很藝術、很前衛的文化一直很活躍,但只能局限在一個小圈子裡,精英的封閉性過強。缺乏一種能影響整個城市文化消費的動力,文化對真正的市民階層影響有限。導致一頭熱,一頭冷;一方面文化很尖端,另一方面文化又沒有基礎。在這方面,北京與上海是有差距的。
此次,操作“序”2009北京電子音樂會的“針刺療法”小組,匯聚了北京多名一直活躍於電子音樂領域的DJ,他們舉辦的活動大小百場以上,但大多仍然是小型的內部圈子裡的活動,除了一些外國人、時尚北京年輕人以外,一直沒有更大的客群群。此次,他們的項目被“相約北京”選中,意味著他們可以通過“相約北京”這一城市文化活動的平台,面向整個城市,推廣時尚的大型露天電子派對的概念。他們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去看熱鬧,去體驗,最終開心、快樂地沉浸其中。  事實上,一些傳統的文化機構也在尋找新的文化創意。“相約北京”選擇在798廠區舉辦這一萬人活動就是一個最好的案例。在北京,演出市場需要更有創意性的拓展。比如,從劇院到大型露天廣場活動,從觀眾單純的接受到觀眾參與互動等等。無論是大型露天音樂節,還是大型露天電子音樂派對活動,都是北京演出市場近期乃至未來的重要增長點,是北京演出市場與創意文化概念最好的結合。也是塑造北京文化年輕、充滿活力與創意的最佳手段之一。
此次的“序”2009北京電子音樂會,會給年輕人一個非常與眾不同的體驗。

有什麼好玩的

首先是環境,此次活動選擇了798廠區內部的751D—Park時尚設計廣場,用上世紀50年代標誌性的工業文明的大型廠房與鍋爐與21世紀最時尚、最高科技的電子音樂與電子視覺藝術相結合,再加上上萬時尚年輕人參與,這種跨越時空的酷感讓主辦方非常得意,認為這是眾多電子音樂節中最有歷史感的選址。
在當天,共有三個舞台,從一入口的歡迎舞台以及旁邊的751車站的機車,鐵軌與強勁的電子音樂,一下就能點燃人們的現場熱情。
主會場高達5米的舞台與超大的LED螢幕,依託巨型冷卻塔占據廣場半空,如變形金剛的龍門吊、巨型液化氣罐、脫硫塔、線型陣列的大功率音箱,這一切都將令人感到工業與電子碰撞所產生的強大現場震撼,這也是一般夜店電子派對根本提供不了的特殊體驗。
白天,人們可以曬太陽,比拼時尚裝扮,享受春末北京的好天氣,就如同聚友遊園一般。而到了晚上,隨著日光暗下,韓國燈光師精心設計的現場燈光將把炫酷的光影投射到周邊巨大的廠區,巨型液化氣罐、塔吊等仿佛也具有了時尚、夢幻的感覺,之後,瑞士的、日本的、北京的視覺藝術大師們將在轟鳴的電子音樂中大顯創意,讓上萬人感受全新的震撼眼球的視覺刺激。使視覺、聽覺完美統一,並共同刺激神經,令你從平日麻木單調的生活中走出,自由、自然地擺脫束縛,你會發現或尋找到久違的激情與活力,真正釋放與解壓,並與上萬人共同相互影響。這將是一個真正的盛會或是節日,你會覺得自己是一個愛音樂、愛藝術、愛表達、愛生活的人,而周圍人的也是如此。
除此之外,這一活動還會有一個品牌展示區,這也是一個很時尚的概念。在這裡,雲集了與電音文化相關的眾多品牌,如各種電腦、MP3、混音台、合成器。人們可以拷貝這次活動的主題曲,觀看全球各大電子音樂盛會的龐大現場,嘗試做一個DJ等等。
如果,你想玩得更晚,還會有一個巨大廠房的電子派對可以讓你更加快樂去玩到深夜。
在整個15個小時的活動中,主辦方將邀請眾多明星、模特、時尚界嘉賓到場。廣場內還有一個美食廣場,不斷為你補充能量,讓你能跳得更盡興、更持久。
對於這樣一個很時尚、很新潮的活動,自然也會吸引到大批時尚人群,大家除了跳舞、交友外,拍拍照,看看熱鬧,趕趕時髦也是不錯的選擇。  北京除了春節的廟會外,的確太缺少一些適合年輕人,特別是所謂白領,時尚人群的酷文化活動。像這種大型露天電子派對,而且是15個小時被稱為“白+黑”的大型派對,在全中國也是絕無僅有的一次。
於這一與常規演出活動不同的大型電子音樂活動,門票價格與一般演出也沒法比。先期預售只有120至150元,當天也只要200元。這一大型時尚活動的門票比一般小劇場話劇的票價還低,而且,可以玩15個小時,這也是很合理的,對於一般年輕人都能承受的價位。無論是迷笛音樂節,還是此次的電子音樂會,合理的門票也是真正能匯集大量年輕人的重要因素之一。

陣容強大高手雲集

為本次音樂會注入源源不盡能量的是由“針刺療法”特邀的四位國際一線大牌DJ加上國內頂尖電音團體組成的超豪華陣容。德國Techno的中堅分子,ChrisLiebing,這位老將在1990年就已經開始入行。不論在觀眾票選或專業雜誌評比都深受好評,曾擊敗PaulvanDyk獲德國舞曲大獎“最佳DJ”。
國家喻戶曉的電子組合M.A.N.D.Y.的成員之一Phililpp的到來讓人雀躍,M.A.N.D.Y.的專輯《BodyLanguage》讓他們在全歐洲名聲大振,並被評選為“lbiza島季度最佳專輯”及“2005年《DJ雜誌》年度最佳專輯”。2006年,M.A.N.D.Y.發行了《AtTheControls》雙張CD,一舉將各類獎項收入囊中,包括《ResidentAdvisor》雜誌、BBC電台EssentialMix、英國《Mixmag》雜誌的“年度最佳合輯”。
Italoboyz這個MarcoDonato和FedericoMarton二人組合自從新千年的開始來到英國,便成為了當地極簡風格電子音樂不可缺少的力量之一。 ShinNishimura,日本中生代DJ的代表性人物,現在日本電音界的關鍵人物之一,他的第一張世界範圍的mixCD在當時大熱。超過10張重量級的作品的發行令其成為現在日本電子音樂幾大廠牌之一。
外國DJ人人實力不凡,本土電音團隊也是個個不容小視。由承辦團體“針刺療法”的五位DJ,協同來自其他團體及俱樂部的十多位頂尖DJ,在現場主舞台和歡迎舞台輪番上陣,在10小時內頻繁加送,高潮迭起,絕無冷場。
如此眾多的高手雲集,在中國電子音樂發展到今天還是史無前例。10個小時的露天廣場演出過後,全部DJ將會帶著他們有如神秘的潘多拉盒子的唱片包移師廣場邊超大工業廠房,與餘興未消的人群共歡至凌晨4點……

第一次親密接觸

目及電子音樂文化發達地域,從一次次的遊街活動,到一次次固定的電子音樂節,身在東方的我們一直都翹首期待一個屬於自己的電子音樂盛會,而去年INTRO 2009破天荒的填補了這一空白。 或許北京已經習慣了大小Party的輪番轟炸,或許北京已經習慣了讓年輕人在電子音樂的節奏中釋放自己的激情,但是北京電子音樂思潮第一次在真正意義上與世界同步,是INTRO 2009北京電子音樂節。
時間和空間的坐標鎖定了2009年5月23日北京798藝術區的751 D-Park時尚設計廣場,3個舞台,15小時,20名藝術家,10000參與者,46000平米露天廣場,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電子音樂盛會,這也是北京成為世界電子音樂重鎮的重要見證。 從下午1點開始至次日凌晨,電子節奏聲此起彼伏的跌宕在偌大的區域。來自德國的人氣DJ組合M.A.N.D.Y的成員Philip、Techno教父Chris Liebing、現居英國的義大利組合Italoboyz、日本新生代DJ翹楚Shin Nishimura聯合奏響了INTRO的國際之聲,而瑞士頂尖視覺藝術家Dimitri及2008年DJmag全球票選最佳VJ中的第五名4youreye組合也在此呈現了一場與電子音樂息息相關的視覺盛宴。Shin Nishimura硬派的東瀛電子之聲,Chris Liebing響徹整個廣場的激情科技力量,M.A.N.D.Y成員Philip的化學迷幻之音或是Italoboyz激情揮灑的時尚號角都讓Intro呈現出了最先鋒、最時尚的電顫文化景觀。
同時,此次活動的承辦方,國內先鋒電子音樂團隊針刺療法(Acupuncture Records)也集結了活躍於全國範圍內的SOS、White Rabbit、BaiCai、Undace、愚公移山、濟南灰姑娘俱樂部等團隊的十多位本土DJ,在萬人廣場上輪番上陣,讓來自中國科技舞曲的聲光幻影成為當天最精彩的亮點之一,也為中國的電子音樂走向世界邁出了從未嘗試的一步。這一場電子音樂節讓眾多國外媒體聚焦中國,也為中國電子音樂人和世界上最前衛的電子音樂世界搭上了一個有效溝通的橋樑。
除了極致的電子音樂演出,INTRO 2009同時搭建了一個電子音樂及相關產業的國際交流平台,匯集了中外DJ、VJ、廠牌代表、國際音樂節製作人、電子音樂專業媒體、DJ設備廠商、俱樂部經營者等行業相關人士。在活動當天同時進行的“電子音樂論壇”上,中外研討嘉賓及媒體濟濟一堂,就電子音樂產業在各領域的發展開展了深入的對話。在電子音樂產業已日趨成熟的歐洲和北美,大型電子音樂節亦被視為行業交流盛會和未來趨勢的引導者,而INTRO 2009也為這一概念在中國的發展奠定了雛形。而“INTRO 2009”的公益性文化推廣不僅在演出當天,布滿整個5月份的“INTRO外場”公益性文化推廣活動在周末假日於北京798藝術區、南鑼鼓巷、三里屯、工體等地分別展開。 “針刺療法”同時聯手德國官方文化機構“歌德學院”與全球頂級電子音樂節“C/O POP”德國科隆音樂節,引進三部首次在中國亮相的電子音樂主題電影,免費向公眾放映,使公眾更好的了解到電子音樂風靡全球的文化背景。
NTRO 2009讓所有渴望感受電子音樂傳達的愛與和平的人們看到了希望,也讓電子音樂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寫下了屬於自己的深刻意義。那一天,讓人畢生難忘,多少個激動不安的靈魂在祖國的心臟,首都北京的電子音樂之中看到了這種最有時代感的音樂帶給我們的精彩。那一夜,北京難眠,全世界都關注著這個古老而又前衛的城市,全世界都在為北京喝彩,因為中國人做出了中國第一屆電子音樂節,跨出了中國電子音樂節歷史上的第一步。在高潮褪去之後,人們已經開始期待2010年的第二屆INTRO。

高速電音之旅

為本次音樂會注入源源不盡能量的是由“針刺療法”特邀的多位國際一線大牌DJ加上國內頂尖電音團體組成的超豪華陣容。
Robag Wruhme曾是德國著名電子音樂組合Wighnomy Brothers的一員。作為一個製作人,從Backcatalog到Kopfniker,再到Polytik,他發行的諸多張黑膠唱片都被世界稱道。而他本人對於Minimal House和Tech House的敏感觸覺更是影響了英國著名俱樂部Fabric的經營者對Fabric音樂的把握,同時也讓BBC電台節目主持人Giles Peterson獲益匪淺。Robag Wruhme是現代Minimal House/Tech House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宗師級人物,而其個人低調的行事作風卻更讓痴迷於他的fans趨之若鶩。
具有“電子音樂人中的搖滾明星”綽號的巴黎三人樂隊dOP已經是現在全世界最優秀的live樂隊之一。由Clement Zemtsov控制程式與節奏,Damien Van de Sande演奏鍵盤,並由Lelli擔任樂隊其他的表演。成軍3年時間創作出多首精彩單曲,他們的混音作品也被Will Saul、DJ T等選入混音列表之中。而他們融合了Reggae、Hip Hop等多種風格在其中的Live現場極具感染力,總是呈現出非同凡響的演出效果。
而來自法國的Oxia,從15歲時就已開始接觸電子音樂,少年天才的他在大學期間就主持學校的電台節目,而1995年在自創廠牌Ozone下發表了第一張EP便大受好評,之後更建立了Goodlife廠牌以挖掘更多的法國優秀電子音樂。從2004年“Lost Memory”開始,Oxia幾乎首首作品均在舞池大熱,創造了一系列現代經典。2008年Oxia在著名音樂網站Beatport被評選為最佳混音DJ的第二名以及最佳Techno DJ的第三名,至今獲獎無數。2009年,Oxia更將音樂視角轉向8-Bit的範疇,以開拓另一片天空。
石野卓球,Takkyu Ishino作為日本電子樂壇的教父級人物,曾連續三年參加德國著名的Love Parade。身為Denki Groove的核心分子,他將J-Pop文化和Techno音樂相融合,是將有日本特色的電子音樂推廣到全世界的人。同時他也參與許多國際絕對一線大牌DJ的單曲混音,從Jeff Miles、Derrick May到Ken Ishii,都曾邀請他製作過Remix作品。而他為《攻殼機動隊》的PS遊戲版本所策劃的配樂專輯《Ghost in the Shell》同樣深受Techno愛好者的愛戴。音樂之外,石野卓球所主導的一年一度的WIRE,更是全亞洲規模最大的室內rave party。
外國DJ人人實力不凡,本土電音團隊也是個個不容小視。由活動發起方“針刺療法”(Acupuncture Records)的五位電音好手,Weng Weng,ELVIS.T,X.L.F.,Pancake Lee和Terry Tu協同來自其他團體及俱樂部的數十位頂尖DJ,在現場主舞台、歡迎舞台及現場舞台輪番上陣,持續不斷的電子 beat,在10小時內頻繁加送,高潮迭起,絕無冷場。
如此眾多的高手雲集,在中國電子音樂發展到今天還是史無前例。10個小時的露天廣場演出過後,全部DJ將會帶著他們有如神秘的潘多拉盒子的唱片包移師市內多家專業俱樂部的指定after party場地,或是back to back,或是即興合作,與餘興未消的人群共歡至清晨6點…
無論是喜愛工體周邊,三里屯商圈夜店的時尚玩家派對動物,還是喜歡漫步於後海水畔徜徉在南鑼鼓巷的文藝小資藝術青年,在陽光之下,在最純粹的電子音樂律動中,放鬆身心自由舞蹈吧!INTRO 2010提供了給你盡情玩樂的理由,跳舞這一人類最古老的圖騰文化,將在電子音樂強勁科技的節拍下再次張揚!

動感時尚

在751北京時尚設計廣場迎來了“2010北京電子音樂節”,音樂節只持續一天,機會難得,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今晚就去看看吧!
老舊工業園區中,巨型煙囪和氣罐成為了“2010北京電子音樂節”最有特色的背景,與這種斑駁形成鮮明對比的動感舞台上,電子音樂人憑藉電子合成器、鍵盤等製造的強勁音響在這片空曠場地揮灑舞動,讓眾多電子音樂迷興奮不已。
2010年北京電子音樂節以愛,綠色為主題,30多位國內外的電子音樂高手,都會帶來即興演出和拿手絕活,讓音樂愛好者感受到充滿後工業時代的創意和當代科技動感的音樂氛圍。
不僅如此,觀眾還可以在體驗區,親身嘗試一下成為一名電子音樂人的樂趣。

酷玩落幕

中國規模最大的戶外電子音樂節“INTRO北京電子音樂節”在大山子751工廠D·PARK時尚設計廣場落幕。被燈光營造出魔幻效果的德式舊工業園環境、各國DJ長達9個小時不停地音樂放送、80平方米大的電子視頻牆,還有近萬精力無限、時尚活潑的觀眾,這些讓昨晚的“INTRO2010”成為北京最具活力的地方。而在751園區的主題活動結束後,眾多觀眾紛紛趕往三里屯附近的“節後派對”,還造成了長虹橋至三里屯一線長時間的“堵車盛景”。
雖然距第一屆電子音樂節只有8個月的時間,但INTRO的影響力已經大大超出各界的預料。據主辦方“針刺療法”團隊表示,在音樂節開始前,預售票就全部售光。安保團隊不得不採取以限時進場的方式來保證場內安全。本屆INTRO音樂節的選址依然確定在極具工業特色的原煤氣工廠751,巨型冷卻塔、龍門吊、大型煤氣罐、脫硫塔等工業設施與音樂節的融合給觀眾帶來了其他場地無可替代的視覺享受。本屆INTRO音樂節延續了公益路線,以“愛·綠色”為環保主題。這種利用老工業資源打造的新文化創意項目已經讓751園區成為中外觀眾心目中最酷最時尚的地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