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立體快巴

“立體快巴”行駛速度每小時約60至80公里,較一般公交快。 發展“立體快巴”無需占用新的道路資源。 對此,“立體快巴”的專利人宋有洲介紹,這些問題在設計初期已有考慮。

設計

 汽車鑽進快巴肚子
立體快巴長什麼樣?它猶如裝了“高蹺”的公車,上面可載千餘人,下面鏤空,小汽車在其“肚子”下可自由穿行
發明者――深圳華世未來泊車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宋有洲介紹,每輛“立體快巴”分為4節,每節長10米。車體底層高度為2.2米,總高度4.4-4.5米,車身“增肥”至兩條車道寬,這樣車體下面空間就能並行兩輛小汽車,“快巴其實就是空中‘劈腿’的小捷運或者輕軌”。
“立體快巴”行駛速度每小時約60至80公里,較一般公交快。它可與設在路邊的公交站或天橋對接,無論是直行、停站,都不會影響底下汽車的通過。
電腦模擬路面效果顯示,快巴在行駛時如同公路上移動的隧道,小汽車在其下層兩個車道通過,兩者互不干擾,避免了公車和小汽車爭道的情況。

造價

 發展“立體快巴”無需占用新的道路資源。“路上最多的車是私家車,但最矮的車也是私家車,城市立交橋底的高度大約是4.5至5.5米,‘立體快巴’就是利用了2米以上、4.5米以下的空間。”宋有洲說,一般巴士和快速公交系統(BRT)占用路面資源多,而捷運投資成本高、建設時間長,“立體快巴”剛好能避免以上缺點,並能令塞車情況減少20%至30%。
這種零排放的“立體快巴”是我國完全自主創新、全世界獨有的產品。每公里造價約5000萬元人民幣,較捷運每公里造價5億至8億低了九成,一年可建40公里,而建同樣里程的捷運則需3年。
“最為重要的是,快巴比捷運和輕軌靈活。”宋有洲介紹,快巴的車廂是可以卸載的,在非高峰期,可以只開一節或者兩節車廂,發車間隔時間也可以自由調整。
為了讓充電方便,沿途還設定了充電樁,車輛行駛時只要接觸就能充上電。此外,夜間不使用時,“立體快巴”可停泊在車站,不需另占停車場,也不影響下方車輛繼續通過。

測試

安全性能已獲認可
這項發明在今年的北京科博會上首度公開亮相後一炮走紅,還登上了《紐約時報》8月18日的封面。美國網友驚呼:“美國創新能力走下坡路、已被中國‘打敗’。”
但同時,也有網友擔心,如此新穎的設計,能否在現實操作中成為可能,如何確保乘客和其他車輛的安全,如何與門頭溝區現有道路和交通系統接駁。
對此,“立體快巴”的專利人宋有洲介紹,這些問題在設計初期已有考慮。
今年6月份,本市交通部門還召開立體快巴專題座談會,就立體快巴項目的機車、道路管理、運營組織、應急方案等問題進行了廣泛討論。
近日,關於車輛設計、性能、道路設定等可行性、安全性問題,已通過上海交通大學專業項目組的測試。
門頭溝區科委主任張文波表示,“只要有一項測試指標不合格,立體快巴就不可能上線運行,測試的順利通過,意味著立體快巴即將成為現實。”昨天,可行性研究報告已交付南車集團,由其開始設計、製造首輛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