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城牆與城門

北京的城牆與城門

《北京的城牆與城門》一部介紹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城牆與城門的里程碑式著作。挖掘城牆與城門中蘊含的歷史[漢語詞語]傳統與韻味,50餘幅城門精細手繪圖紙,100餘幅城牆城門真實老照片,以原書一版一印為底本,首次完整收錄英文原版全部圖片。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北京的城牆與城門 北京的城牆與城門
本書真實還原了20世紀20年代時遺存的 北京城牆與城門。作者通過實地走訪考察,被這些宏偉古蹟的壯美所折服,也因其衰敗的現狀而嘆息。

除了在描寫中投入藝術史家的浪漫與情懷,喜仁龍還堅持嚴謹的研究方法:挖掘中國歷史文獻中對城牆城門的繁雜記載,勘測丈量每一段城牆、每一座城樓的尺寸,觀察記錄城牆、城門及周邊街市鄉野的現狀,實景拍攝城牆城門的照片,精細繪製城門各種角度的建築細節圖,使這本考察手記在文學性、科學性、歷史性等方面達到了極高的水準。

目錄

出版前言

中文版新序 李孝聰

中文版序 侯仁之

英文版自序

第一章

中國北方築牆城市概述

第二章

北京舊址上的早期城市

第三章

北京的內城城牆

第四章

北京內城城牆的內側壁

第五章

北京內城城牆的外側壁

第六章

外城的城牆

第七章

內城的城門

第八章

外城的城門

作者簡介

喜仁龍(1879—1966),瑞典藝術史學家。曾供職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國家博物館、斯德哥爾摩大學等機構,美國耶魯大學、哈佛大學訪問學者。1918年到日本講學,並於1920—1921年旅居中國,開始密切關注東方藝術與建築。1956年獲得第一屆查爾斯·朗·弗利爾獎章。日本《岩波西洋人名詞典·增補版》(1981)稱其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西方中國繪畫研究的集大成者。

叢書信息

汗青堂(共8冊),這套叢書還有《東大爸爸寫給我的日本史2》、《東大爸爸寫給我的日本史》、《絲綢之路新史》、《BBC世界史》、《來自納粹地獄的報告》等。

圖書評價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對於考察北京城牆與城門所付出的辛勤勞動,這在我們自己的專家中恐怕也是很少見的。而他自己從實地考察中所激發出來的一種真摯的感情,在字裡行間也就充分地流露出來。他高度評價這組歷史紀念物,同時也為它的年久失修而傷心。在考察中,他的觀測細緻、記載不厭其詳,這是十分可貴的。——侯仁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

(新版本)經過細緻完整的重譯,修正了前一版中譯本的一些錯訛,保存了比較清晰的當年拍攝北京城牆和城門的照片,特別是補充了作者原書中有關中國西安、青州城牆和城門的部分照片。本書中譯本的重新出版再次喚醒人們對昔日北京城的印象。——李孝聰,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本書是至今為止,最詳實、最細緻、最嚴謹、最完整的一部介紹北京城牆城門及配套設施的書籍。——劉陽,北京史地民俗學會副會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