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羅

包羅

【詞語】包羅 【注音】bāo luó 【釋義】包括(指大範圍) 【出處】故墨畫看似只有一色,其實包羅三原色,及包羅世界上所有的顏色。(人教版七年級下18課《竹影》豐子愷) 【附加】通俗化、包容大範圍內涵。 【近義詞】包含|包括|蘊涵 【造句】民間藝術~甚廣,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完的。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詞語】

包羅

【注音】

bāo luó

【釋義】

包括(指大範圍)

【出處】

包羅包羅

故墨畫中看似只有一色,其實包羅三原色,即包羅世界上所有的顏色。(人教版七年級下18課《竹影》豐子愷)

【附加】

通俗化、包容大範圍內涵。

【近義詞】

包含|包括|蘊涵

【造句】

民間藝術~甚廣,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完的。

基本解釋

[cover;embrace;include] 包含;包括(指大範圍)。

包羅萬象。

引證解釋

指包容;容納。

漢 趙岐 《題辭》:“著書七篇……包羅天地,揆敘萬類,仁義道德,性命禍福,粲然靡所不載。” 宋 陳亮 《題喻季直文編》:“其文蔚茂馳騁,蓋將包羅眾體,而一字不苟,讀之亹亹而無厭也。”《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老太師學問淵博,有包羅天地之抱負。”高士其 《天的進行曲》:“天包羅著一切,包羅著所有的星雲,包羅著所有的恆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