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行樂

當你老去的時候,虛名不屬於你自己,青春無價,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等到老來做園主,但那些是別人的東西了。這首詩是勸告人及時行樂並珍惜時光和青春——少年的美妙時代不可能久留,春日雖然遲遲未過,但已過之日卻不再回來。

作者簡介

雍陶,字國鈞,成都人(約公元八四四年前後在世)。工於詞賦。少貧,遭中亂後,播越羈旅,有詩云:“貧當多病日,閒過少年時。”大和八年陳寬榜進士及第,一時名輩,鹹偉其作。然恃才傲睨,薄於親黨。其舅雲安劉欽之下第,歸三峽,卻寄陶詩云:“山近衡陽雖少雁,水連巴蜀豈無魚“得詩頗愧赧,遂通向不絕。大中六年,授國子毛詩博士。與賈島殷堯藩、無可、徐凝、章孝標友善,以琴樽詩翰相娛,留長安中。大中末,出刺簡州,時名益重,自比謝宣城、柳吳興,國初諸人書奴耳。賓至,必佯佯挫辱投贄者少得通。秀才馮道明,時稱機捷,因罷舉請謁,給閽者曰:“與太守有故。”陶倒屣,及見,呵責曰:“與足下素昧平生,何故之有“馮曰:“誦公詩文,室邇人遠,何隔平生“吟陶詩數聯,如“立當青草人先見,行近白蓮魚未知。”又“閉門客到常如病,滿院花開未是貧。”又“江聲秋入峽,雨色夜侵樓“等句。陶多其慕己,厚贈遣之。自負如此。後為雅州刺史,郭外有情盡橋,乃分衿祖別之所。因送客,陶怪之,遂於上立候館,改名折柳橋,取古樂府《折楊柳》之義。題詩曰“従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呼為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它離恨一條條。”甚膾炙當時。竟辭榮,閒居廬岳,養疴傲世,與塵事日冥矣。有《唐志集》五卷,今傳。

原文

《勸行樂》
老去風光不屬身,
黃金莫惜買青春;
白頭縱作花園主,
醉折花枝是別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