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力經濟

概念

勢力經濟是企業生產要素的增加對市場權力放大的過程效應,而規模經濟是產品產量的增加產生的單位產品成本降低的過程效應。

內容

所謂“勢力經濟”,就是對市場控制能力強大的經濟,“勢力經濟”的“臨界點”體現在經濟影響力達到對某一區域市場的絕對壟斷地位。勢力,就是起操控作用、對它所作用的對象不可或缺的那種力量。打個比方,有兩個人,一個人生了一個兒子,是個官員;另一個人生了十個兒子,都是平民,家裡辦個事,這十個兒子到外面求爺爺、拜奶奶,卻無濟於事。而前一個人的兒子,只要一個電話,事情就辦妥了。這就是勢力的作用。有規模沒勢力,兒子再多也沒用。美國憑什麼在世界上頤指氣使、橫行霸道?並不是它人多,也不是它在世界上擁有多大領土,而在於它滲透全球每個角落的經濟勢力、軍事勢力、文化勢力和科技勢力,也就是它對世界的控制力、影響力和輻射力。這種力量最核心、最基礎的還在於它的經濟勢力。澳大利亞並沒有軍事勢力,相當於中國三分之二面積的陸地國土和比中國大得多的海洋國土的保衛,僅僅只靠3萬軍隊,更談不上去侵略別的國家。但在能源緊缺日益成為經濟發展最大瓶頸的今天,它卻具有控制全球採礦業的能耐。它有兩大礦業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礦業集團。其中,必和必拓公司在全球合作夥伴超過90個,員工約3.5萬人,勢力遍及世界各地,2001年英國老牌的比利登公司也被它兼併,其主要產品有煤、鐵礦砂、銅、鋁、鎳、石油、液化天然氣、鎂、鑽石等。公司市值現在已高達882.74億美元,雄踞澳大企業公司之首。力拓礦業公司市值523億美元,是全球第二大採礦業集團,僅次於必和必拓公司。該公司的營業銷售收入來源遍布全球:北美占28%,歐洲占23%,日本占22%,澳新占4%,中國占5%,其他亞洲國家為14%。另外,無論是在農產品生產、加工技術方面,還是在生物技術、基因技術等許多高科技領域,澳大利亞都居世界領先地位。一個擁有這樣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經濟勢力的國家,誰能小看它?因此,認定並追求“勢力經濟”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必然選擇。

勢力經濟與企業的規模有一定聯繫,但沒有必然的聯繫。一般說來,在傳統經濟模式下,企業規模大勢力也大。但在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異的今天,企業規模的大小並不影響其成為跨國公司。一個擁有上萬人的企業可能僅是一個工廠,一個僅有八九個人的企業卻可能是一個勢力強大的跨國公司。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生產規模大小是由市場規模大小決定的,並不是由它擁有多大廠房、多大地皮等人財物資源多少決定的。只有市場規模大而不只是生產規模大,經濟勢力才大。在規模經濟時代,企業講究的是成本最低化。而勢力經濟時代,講究的是對市場的控制力和對行業的領導力。如今,傳統的“規模經濟”正在為“勢力經濟”所取代,企業追求的應是“勢力”而不是“規模”。中小企業更應該追求勢力經濟,在行業內做強、做精,把握市場的控制權,實現對整個行業的領導。規模經濟是做大,勢力經濟是做強;規模經濟是量的積累,勢力經濟是質的飛躍。所謂“做大”,是經營規模要做大,而不是生產規模的盲目擴大。按照經濟學原理,隨著生產的邊際成本增加和邊際效益遞減,企業規模過大和市場飽和之後,規模越大可能越不經濟。

張玉傑認為,世界正在進入一個資源整合的時代,“勢力經濟”正在代替“規模經營”成為經營運營模式的 主流。“企業規模的大小並不影響其成為跨國公司,一個擁有上萬人的企業可能僅是一個工廠,一個僅有八九個人的企業卻可能是一個跨國公司”。傳統的“規模經濟”已經為“勢力經濟”所取代,企業追求的應是“勢力”而不是“規模”;在過去規模經濟時代,講的是成本最低化,而現在則處於勢力經濟時代,企業講究的是對市場的控制力和對行業的領導力。勢力經濟與企業的規模沒有必然的聯繫,中小企業更應該講究勢力經濟,在行業內做強、做精,把握市場的控制權,實現對整個行業的領導。所謂“做大”,是經營規模要做大,而不是生產規模的盲目擴大;做強,可以是企業本身做強,也可以是品牌做強。走“勢力經濟”之路,我們的理念也應實現轉變。從生產產品為主導演變為生產品牌為主導,從執行標準演變為製造標準為主導,從有什麼賣什麼轉為市場需要什麼造什麼,從追求勞動生產率發展為追求知識生產率和資本生產率,從習慣於政治運動方式的經濟管理模式向長期穩定的戰略目標控制的經濟管理模式轉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