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設計

勘察設計

勘察設計是工程建設的重要環節,勘察設計的好壞不僅影響建設工程的投資效益和質量安全,其技術水平和指導思想對城市建設的發展也會產生重大影響。勘察設計行業營業收入從2001年的719億元增長至2010年的9547億元,增長超過了12.3倍,年均增長達到了33.3%;勘察設計行業生產效率也大幅提高,人均產值從2001年的10萬元/人增長至2010年的68萬元/人,增長了近6倍,年均增長23.7%。勘察設計在工程建設中起到龍頭作用,作為提高工程項目投資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最重要因素,城市建設勘察設計又是為所屬地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撐的具有地緣特徵的開放性的動態系統,融入城市建設活動和社會之中,依託建設活動和社會的發展而發展。

基本內容

勘察設計是工程建設的重要環節,勘察設計的好壞不僅影響建設工程的投資效益和質量安全,其技術水平和指導思想對城市建設的發展也會產生重大影響。

勘察設計在工程建設中起到龍頭作用,作為提高工程項目投資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最重要因素,城市建設勘察設計又是為所屬地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撐的具有地緣特徵的開放性的動態系統,融入城市建設活動和社會之中,依託建設活動和社會的發展而發展。

1)行業的市場化程度已明顯提高

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從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部分勘察設計單位作為“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試點單位,開始逐步推行“自收自支、自負盈虧”的自主經營改革,但由於當時勘察設計行業市場競爭不充分,市場化程度並不高。

1998年,建設部提出設計單位的生產經營模式要按照國際通行的工程公司、工程諮詢設計公司、專業設計事務所等模式進行改造,在體制、功能、作用和設計程式與手段方面逐步與國際市場接軌。國家相繼頒布了《建築法》、《招投標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行業法律法規,為行業的市場化提供了政策基礎。此後,區域分隔、專業分隔、行業分隔逐步被打破,一些原來屬於“壟斷”系統的設計單位先後進行改制,市場化程度逐步提高。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勘察設計行業的市場容量迅速擴大,參與市場競爭的主體數量也不斷增加。中國加入WTO後,外資勘察設計公司也逐漸以不同方式參與國內的市場競爭。隨著投資結構逐步多元化,為適應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我國建設項目引入了工程諮詢、招標投標、工程監理、工程總承包等新模式,勘察設計行業逐步與國際接軌。為促進市場公平競爭,國內相關法律、法規、政策不斷完善,市場化程度較以前有了明顯提高。

(2)行業競爭態勢

目前,勘察設計行業到了一個重要的“重整、分化”時期,行業正處在戰略轉型階段,發展面臨拐點,機遇與挑戰並存。

從業務區域看,一是有實力的大中型勘察設計單位正在加緊實施跨區域、跨行業、跨國界的市場擴張,進入國際市場的步伐在加快;二是長期受各種地方保護或靠部門壟斷生存的勘察設計企業面臨生存和發展困難,業務出現萎縮。

從業務形態看,服務對象、服務內容及服務方式日益多元化,不少勘察設計企業從“專業化、一體化”設計到“設計、工程總承包、項目管理、BOT”等多種業態轉變,出現了工程公司、工程諮詢公司、項目管理公司、技術勞務公司等不同業務形態的企業。

從競爭要素看,在新的競爭格局下,對特色人才、高端人才的競爭加劇,同時競爭的內容進一步深化,競爭的焦點不再是以單純的技術或人才取勝,管理、資本運作與技術、人才水平等綜合能力正成為行業競爭的關鍵要素。

從業務定位上看,過去我國勘察設計單位基本上按照地區、行業布局。隨著行業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區域或行業分割的格局被打破,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勘察設計單位正面臨細分業務定位和價值鏈上下游整合的問題。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生存和發展,必須明確發展定位,構築自己的獨特競爭優勢,實現從“同質化”向“特色化”的轉變。

(3)國內企業在高端市場的競爭面臨嚴峻挑戰

按照勘察設計業務的市場分布,設計是上游市場,工程總承包是高端市場。許多國外工程總承包企業和設計事務所在我國建設工程的上游市場和高端市場贏得了許多項目,並取得了豐厚的利潤;而低端市場(包括工程施工圖設計和專業工程的施工)則主要由國內企業完成,收入水平較低。

目前,我國勘察設計行業WTO過渡保護期已過,市場按承諾實現對外開放。許多國外工程公司將利用自己在工程總承包方面的業務優勢和資金優勢,進入我國市場,直接參與市場競爭。這將進一步推動我國勘察設計行業提高設計技術水平、工程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術水平,加快與國際接軌步伐,但同時也將使國內企業面臨與國際跨國公司同台競爭的嚴峻挑戰。如果我國大型標誌性工程都採用外國的方案,引進外國技術、被外國企業總承包,將不僅使我國工程總承包市場為外國企業瓜分,危及我國勘察設計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還會進一步加深我國重大工程裝置對國外技術的依賴程度,影響我國重大裝備國產化進程。我國工程承包企業必須勇敢地迎接這種挑戰,既要採取強有力措施搶占工程設計的這個上游市場,又要下氣力搶占工程總承包這個高端市場。

發展

《中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

顯示,2010年,工程勘察設計行業業務形態和客戶需求繼續呈現多樣化趨勢,工程勘察設計單位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開創新的業務模式和領域,實現了勘察設計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勘察設計行業營業收入從2001年的719億元增長至2010年的9547億元,增長超過了12.3倍,年均增長達到了33.3%;勘察設計行業生產效率也大幅提高,人均產值從2001年的10萬元/人增長至2010年的68萬元/人,增長了近6倍,年均增長23.7%。

覆核施工圖紙

1. 覆核施工圖紙主要依據

(1) 國家有關法律、法規。

(2) 鐵道部有關規章和規範性檔案。

(3) 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等。

(4) 設計檔案。

施工圖審核主要內容

1. 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執行情況。

2. 各專業設計是否滿足運營安全和正常運行要求。

3. 施工圖檔案編制內容、深度和質量是否達到《鐵路建設項目預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設計檔案編制辦法》(TB10504- 2007)規定和有關規範、規程要求。

4. 工程措施、工點技術措施、特殊結構計算、施工過渡措施、安全措施、施工組織方案。

5. 防火、節能、環保、水保、消防、建築抗震措施。

6. 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7. 工程數量、設備和材料數量、用地數量,審核拆遷數量,並與契約數量進行對比。

8. 標準圖及通用參考圖選用。

9. 設計圖表及說明是否滿足施工需要。

施工圖最佳化工作要點

1. 檢查路基防護結構形式、基底處理方法、土石方調配等是否得當,抽查路基斷面面積,檢查路基填料是否符合規範,抽查填料土石比例、運距情況,檢查綠化方案是否符合鐵道部要求。

2. 檢查橋樑墩台形式是否達到全線一致或標段一致,墩台基礎設計是否合理,基坑開挖(圍堰)防護是否安全得當,橋渡方案是否滿足防洪、通航等要求,跨河跨路橋樑施工方案是否因地制宜,工程數量是否匹配。

3. 檢查隧道工程措施,特別是不良地質工程措施是否與地質條件對,斜井或橫洞、防排水等設計是否科學合理,施工安全設計是否到位,排水設施、防水板是否與水文情況對,急預警系統是否完善。

4. 檢查站場綜合管線布置是否合理,設計是否達到規定深度,道碴來源是否落實,道岔鋪設方式是否合理,整道安排是否考慮;鋪軌基地(含制梁廠)設定方案是否合理。

5. 檢查牽引供電電源等級是否與實際需要匹配,變壓器接線方式是否合理,電桿和立柱規格和型號是否選型合理、全線統一。

6. 檢查通信信號是否做到與相鄰線互連互通,檢查主要設備生產市場供情況,通號設備與車載設備是否配套。

7. 檢查環保水保方案及措施,重點審查景觀保護與恢復,植被保護與恢復,自然保護區的保護,特殊保護項目,水、空氣、噪音等污染防治等。

檢查施工組織設計排定的工序、工期是否合理,工程措施是否得當;混凝土的砂、石料來源是否可靠,商品混凝土選用是否合理,自製混凝土設備是否考慮取棄土場、棄碴場、制梁廠、鋪架基地等位置和規模是否得當等。

勘察設計介紹

勘察分可行性研究,初勘,定測和補充定測4個部分。每個勘察階段都有他的目的,先確定建築的可行性,然後對地質水文情況做一個大致勘察,最後詳勘需要弄清楚每一個地層岩土情況,需要做原位實驗,土工實驗,確定地基承載力,進而採取合適的基礎形式和施工方法。

可行性研究

隨著人類社會進入知識經濟和資訊時代,整個社會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手段越來越倚重於各種以項目形式出現的開發和創新活動,使得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論證的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如今市場經濟時代,無論是項目業主還是項目承保商或承包企業在進行各種項目決策時都必須要經過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與論證,同時項目的貸款銀行與政府的經濟與環境保護部門等在對項目作出相應的決策時都要進行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只是研究論證的內容和方法隨著項目內容的不同有所不同。任何一個項目都始於可行性研究,一個項目方案到底是不是可行,只有通過調查研究做出判斷之後,才能做出決策。因此在做出項目投資決策之前,需要通過對項目有關經濟、社會等方面的條件和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分析,對各種可能的技術方案進行比較論證,並對項目完成後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進行預測和評價,以此來確定項目投資是否合理。項目可行性研究是項目投資決策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初勘

1查明場地地形、地貌、地質構造,查明岩土類別、層次、厚度及物理力學性質;

2查明各種岩溶洞隙的形態、分布範圍、規模、埋深、圍岩和岩溶充填物的性狀,提出岩溶洞隙的處理建議;

3查明地下水的類型、埋藏條件、對建築材料的侵蝕性,提供地下水位及其變化幅度及規律,人孔開挖後滲水速率,建議施工降水的措施;

4評價場地的穩定性及建築適宜性,提供設計所需岩土參數及基礎方案建議;提供樁基按兩類極限狀態進行設計所需用的岩土物理力學指標值。提供設計比較用的各種樁型的力學指標及其實施的可能性。勘探深度範圍內各土層的各項力學指標,探討該工程採用淺基礎的可能性。

5提供整治不良地質現象的地質資料、危害程度及建議。特別是涉及邊坡開挖的穩定的評價報告,並有明確的判斷、結論和防治方案。

6測試項目為:土樣:天然含水量、天然重度、比重、液限、塑限、常規壓縮試驗、直剪試驗。

7岩樣:塊體密度、飽和單軸抗壓強度、抗剪強度。測試項目滿足規範要求。

定測

1、是定出使用者的用地範圍及周邊環境

2、是測繪科根據當地土地管理部門提供的數據進行測繪

3、最後出土地定界圖紙,圖紙所注面積就屬和法使用範圍。

補充定測

工程地質勘察資料整理應首先將既有地質資料和本階段工程地質勘察資料一起匯總分析,出現差異,分析原因,作出判斷,然後按程式進行;

2 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編寫內容可參照定測階段工程地質勘察報告要求編寫,內容中應著重評價工程地質特徵、各類工程地質條件、施工中應注意的工程地質問題;

3 利用補充定測階段工程地質資料,補充、修改初步設計階段詳細工程地質圖和詳細工程地質縱斷面圖;

4 各類建築物、不良地質、特殊岩土工點資料編制,應符合有關規定;

5 勘探、測試資料及其他原始資料應分類整理,裝訂成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